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最后是怅然若失的回头。这是一部给文青的教育片,勇敢的文青会继续的勇敢,而想要退却的文青也可以安然去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各得其所。
  
  我很喜欢的是黄四宝拿着《热爱生活》这本书的样子,他们谈论梵高的样子,王彩玲说:“我不想在这座城市里发展爱情。”的样子,说“除了我,再也不会有别的女人这样了解你”的样子,与光头女生一起住在北京小旅馆的场景,以及那场错过后来的黄四宝。
  
  “唱得好的人多了。”
  所以呢,她不可能唱到巴黎歌剧院。
  
  
  钱钟书爷爷教导我们,年轻人啊,就不要把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成创作才华了!~!~
  
  
  所以我们最好的年华都被写进了各种试卷和练习本,那些发过的呆也都只是痴人说梦一样的浪费生命。
  
  我们没有胆量,也没有钱。
  
  眼看这季节就过了,我们对那些执着的人唏嘘感慨一番,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UPdate:(5.20)
  
  They say I am a dreamer
  
  不知道这部电影会像鱼刺一样卡在多人文艺青年的喉咙里,除了伤感叹息,我没有看到太多的表情。
  大家都是会心一笑,不再提。那些疯狂的小事,不用提,眼神里清晰地写着,表情里含蓄的表现出来。
  精神偶像缺失的今天,我们能够选择的确实不多,除却政治性的信仰,如今的我们都只好扑身向文艺,希求解脱。流行文化是一种,所谓的小众非主流又算一种,还有呢?还有呢?这样的问话太过苍白,也很无力。
  
  昨日与宁宁讨论的是民国年间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中思想激进的各路文人,辩论争鸣的那些年代,大家都为苍生福利而出谋划策,民主是一种信仰,共产是青年最纯洁的信仰。那真是好年代。钱穆的学识与寂寞,鲁迅的坚强与尖锐,梁实秋的理性与直白,蔡元培领导下的北大,不论世界多乱,至少校园、文化是净土,是我们可以栖息的处所,是温暖可依的,是可以为之流血牺牲的。
  
  好像扯远了,但看了立春,我想到的第一个,不是自己的文艺,而是信仰危机。
  我不像王彩玲,歌剧是她的信仰,是她所指望,是她甘愿付出一切去争取获得的精神标杆;我呢?反思,再反思,除了一些纯属兴趣之为,我没有做过任何牺牲,在理性的衡量下,一切都不值得。
  
  “所有致命错误都不是因为非理性的,而是因为人是有逻辑的。”
  
  我忽然很希望有那么一个信仰,让我在现实中受折磨,让我必须为了它牺牲这些那些,让我可以在这污浊的世界里有一块自己的净土。
  我又忽然很希望有那么一块净土,所有的年轻人可以不被压抑,所有的各种思想,不论是粗俗的高雅的实际的理想主义的都可以绽放。
  
  可惜没有。
  
  连滋生信仰的土地都没有了。大家都对一些一些话题避而不谈,谈起也是不欢而散,大家都认为某一类的事只是浪费时间,大家都在讨论房价、股票和生活有多艰难,大学成了废墟,社会大染缸早已打破,一切都乌七八糟了。读莎士比亚?会遭人笑话吧。还在期望自己是梵高?就那副德行?哟哟哟,还歌剧呢!班里一个男生是古典音乐达人,虽说大家都是很敬佩他,但偶而还是会对这爱好做一番调侃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王彩玲,以她的高傲,怕是要活不下去了吧。
  
  当然,这里把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和在了一起,乱的很,最后还是想说,尽管朦胧,我还是会寻着这种直觉走下去,我也知道,我不是孤单的一个。也不是像电影里的王彩玲他们是孤单的两个、三个。
  有这么一群人的,肯定有。
  
  the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立春(2007)

又名:And the Spring Comes

上映日期:2008-04-10(中国大陆) / 2007-10-23(罗马电影节)片长:105分钟

主演:蒋雯丽 / 张瑶 / 李光洁 / 董璇 / 焦刚 / 吴国华 / 张静初 / 

导演:顾长卫 / 编剧:李樯 Qiang Li

立春相关影评

笨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