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中国文艺青年必看的电影之一,也是顾长卫最好的电影作品。

长久以来,普通观众对《立春》这部优秀的文艺片存有三个理解误区:1,这部电影过分强调“怀才不遇”;2,这部电影过分美化西方艺术丑化国内大众;3,这部电影是个悲剧格调。

首先,这部电影里没有人“怀才不遇”。

歌剧爱好者王彩玲毛遂自荐,前去北京歌剧院面试,对方不要,她主动要求唱歌,刚唱了一句,对方便不耐烦地回说:“行了行了,知道你水平了,你去年就来过。”自学美术的黄四宝考了好几年美院,最后还是连初试都过不了,面对失败除了喝酒就是哭。芭蕾舞爱好者胡老师常年被小城百姓嘲笑为“二尾子”,心理不堪重负,自导自演一出“强奸未遂”为自己“正名”,被判了刑。

以上,可以轻松地得出结论:这些人都只是文艺爱好者,并非文艺工作者,他们不具备文艺工作者的实力。胡老师的舞技也许算得上专业,但他的心理素质远达不到专业的水准。世人理解错了梵高,以为梵高只是自我,殊不知梵高的成名,有两个必备条件:实力、自我。王彩玲和黄四宝缺得是实力,胡老师缺的是自我。

王彩玲是个丑女人,无人追求,她也不屑在小城市发生恋爱,因此成为单身老处女,有人说,王彩玲如果有女邻居那样的美貌,她早就成功了,这话幼稚,如果王彩玲长得漂亮,可能会得到黄四宝的喜欢并获得婚姻与家庭,但她的歌剧梦依然无法实现,她的“不平凡”依然无法实现。

电影并没有美化西方艺术丑化国内大众,编剧与导演只是讲述一个事实: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青年喜好的艺术形式大都是西方艺术,而国内大众对西方艺术的认知也刚刚起步而已,俗话就是:没这个消费环境,这个消费环境的形成,只能慢慢等待,等待老一辈人退出文化消费舞台。

王彩玲的人生是个悲剧吗?她有体面的教师工作,有不菲的存款,有健在的父母,有喜欢她追求她的男人,她只是不喜欢这些东西,她喜欢的东西她付出后无法得到,她的所有痛苦只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但王彩玲有一点比可怜的胡老师强,那就是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她渐渐地从偏执走向了务实,她向别人坦诚她以往所有虚荣的谎言,她领养了一个兔唇女孩,并给她起名字“凡”,她彻底放弃了令她痛苦的音乐,她卖起了肉。比王彩玲更早务实面对生活的,其实是那个追求她的叫做周瑜的大胖子,诗歌朗诵失败后,他便放弃了对文艺偏执型的追求,只做了一名爱好者与旁观者。

所以,站在偏执角度,这是个悲剧,站在生活角度,这是个迷途知返的故事。

影片开头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王彩玲说道:“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自己是被自己给感动了。”能够被王彩玲歌声感动的,除了那个周瑜,也只剩下了王彩玲自己,她拒绝周瑜,最终也拒绝了自己。

影片最初版本的结尾有一段情节,中年的王彩玲在广场遛狗,邂逅当年的女同学,她深情地望着远处对女同学说道:“过去的日子,就像一个跟我发生过一段情的男人,我知道他跟我发生过关系,但我忘了他长啥样了。”这个情节因为和主剧情不搭所以被砍掉了,但这段话是真的动人,我看电影时没怎么样,看到这段话差点哭出来。爱一个人、一件事,就算对方不爱自己,舍掉,是多么地难,多么地难,舍掉了,又是多么地心疼往事中的自己。

文艺是动人的,无论哪一种文艺,都是动人的,而生活,不全是动人的。《立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中国文艺青年众生相,不如说是王彩玲单纯的一生,或者,王彩玲们的一生。

这是一部文艺片,这是一部好电影,它讲的是一堆拧巴的伤心的事,可它是美的,因为爱本身就是美的。

舍掉,是多么地难,舍掉了,又是多么地心疼自己。










立春(2007)

又名:And the Spring Comes

上映日期:2008-04-10(中国大陆) / 2007-10-23(罗马电影节)片长:105分钟

主演:蒋雯丽 / 张瑶 / 李光洁 / 董璇 / 焦刚 / 吴国华 / 张静初 / 

导演:顾长卫 / 编剧:李樯 Qiang Li

立春相关影评

笨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