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件小事发生在我身上,估计每个人也都会经历到。但是事情都太小太常见,常见到不会费脑子去追究发生的原因便直接走了肾没走心。不料周末看了这个电影却一下子都联系了起来。

一件是一个曾经彼此有好感的人,分别美国东西两岸也有两年了,最近微信和朋友圈的对话变得越来越谈不拢。我发个帖推荐一部新剧,那边就评论 “看电视剧也要看这种,还真符合你的品味”;我分享个歌单就被说装文青;在她朋友圈底下夸一句,却换来个“居然说人话!快揭下你的面具”...一来二去最后被人盖棺定论说我俩社会价值观差了一个王宝强脸一样的鸿沟,最后扔下句“Bye Felicia”便再无交集了。(Bye Felicia,美国网络流行语,意为无关紧要的人无需再联络)

回想四年前我们同来美国求学,年纪虽然相差几岁,但彼时的社会属性都是学生,都在计较三餐的价钱,为毕业去留焦心。大家精神上相互扶持,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见到面打个招呼都能不自觉的笑出来。之后大家找到工作在不同的城市安定下来,生活轨迹愈发不同,没了面对面的沟通,就靠着朋友圈上的几张照片,几个转发,我变成了她眼中无比世俗一切靠利益驱动的资本主义走狗,她变成了自命清高,向往在资本主义社会振兴共产主义的NGO天使。但是我们又哪里会变了那么多呢?只是缺少了沟通,被用显露在外的最肤浅的信息贴了个廉价的标签罢了。你认定我是现实主义,我觉得你清高自负。但是给我们一下午的咖啡时间,肯定可以重新记起当初的对方。

另外一件是过年回家。开始工作以后,每年回家的时候都踌躇满志,觉得自己长大成人,经济独立,在自己的领域也有了立足之地,回去可以给母亲包个大红包,带她出去转转,总之可以是家里的主心骨,把前几十年的被保护的状态掉个个儿。可是回到家被叮嘱吃饭不能光吃肉要吃菜,早上起的晚点被拉窗帘的时候,立刻感觉被包了块尿布塞了个奶嘴儿,原本积攒起来的掌控感嗖的一下就消失了。

父母总会说一句话“不管你长多大,都是我的孩子”。话是没错,但是那种潜藏在字面背后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觉得跟父母相处的不是那么融洽。就比如我母亲,从我记事起她是大学教授,后来自己当了老板,都是教育人管人的角色。我印象中她总是正气凌然,说话字正腔圆气沉丹田,喜欢穿裤装披披肩,气场超强。从小父母离异,长大过程中一直听的是母亲说父亲的不是,这种单方面的信息灌输一直让我很困扰。等我十几岁开始形成自己的逻辑,尝试跟她理论,她总是能够避重就轻,偷换概念,最后用强大的气场压制住我的想法。父母那种无形的控制感强迫住我们不去追究原因,只是服从,有能力的就用最简单的逃避来解决问题。到最后亲人、家乡定格成远方温馨美好的一道灯光,仅供我们踽踽独行之时取暖。亲人和家一直在火车的终点站,在大洋的另一边,而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只是欠缺一条理解搭建起来的船。

你有多少叛逆来源于对长辈的顺从?又有多少叛逆转变成了你个性的一部分?这些个性中又有多少成了坏习惯,影响着你现在的工作生活?电影中的孩子就是放大了的我们,他们对一种不够幸福的生活感到习以为常,把种种不满和戾气显露出来,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反面典型,和朋友圈上各自光怪陆离的人格。但是你我作为一个看客,会否曾经停格一秒去思考表象之后的原因呢?生活中我们各行各路,见面也未必会打招呼。看到奇怪的人会说“你看那人长得好像一条狗”,看到网页断章取义博人眼球的新闻头条会唏嘘愤慨。但是每个个体的背后,背负着上一辈的烙印,和现实生活的束缚,你又了解多少?你又比别人高级多少?你认为高级的,不过是你麻木得更久,压抑的尚未爆发罢了。

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1985)

上映日期:1985-02-07片长:97分钟

主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 安东尼·迈克尔·豪尔 / 约翰·卡普洛斯 / 贾德·尼尔森 / 莫利·林沃德 / 艾丽·西蒂 / 

导演:约翰·休斯 / 编剧:约翰·休斯 John Hughes

早餐俱乐部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