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主,一个罪犯,一个运动员,一个书呆子,一个艺术家。其实这都是他们的表面面具,更准确地说,这是别人给他们贴的标签。如果一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停留在他们的标签上,无疑是失败之作。作为一部电影,每个鲜明的角色都有其内心的自觉欲望和不自觉欲望,都有其内心冲突和个人冲突,都有三维甚至四维五维的层面。
在这样一个设定好的密闭环境里,他们的自觉欲望都是可见的,如重获自由,公主去逛街,运动员怕失去比赛机会,罪犯只是为了重获自由,学霸为了恢复自己的学习时间,艺术家对她来说何时何地都可以创作,一切皆为灵感。自觉欲望显而易见的,却又不虚假,这样和内心的每个人的不自觉欲望对比,就使得每个角色有深度,非常真实、鲜明了。
内心冲突是指他们每个人自己内心的矛盾问题,举个例子,其中最鲜明的就是罪犯小子,他通过挑衅他人获得别人的关注,因为自己在家被父亲贬得一无是处,他可能心里明白这样做不对,但是他所获得的关注让他产生存在感。电影里,导演借助克莱尔的话分析并逐步揭示了约翰的内心世界,也就是他的不自觉欲望——被关注,获得关心。可见,不自觉欲望是角色自己也不一定能觉察到的,这和他们十分明确的自觉欲望是相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自觉欲望,后面可以一一分析。
就是每个人的多维度层面,都是通过其他角色的来建立的。例如角色B必定会激发角色A的另外一面,角色c又会激发角色角色A的另一面。这样,角色A就不再是那个标签,而是有血有肉的多维度冲满内外冲突的角色了。换而言之,这五个人,就是一个闭环,类似导演做的一个实验,一个五边形内每个角,都可以连成多条线。每个角,可以连四条线。这些线相互对话、探索、挑衅、大笑,最终相互形成一个个多维度的人物,把他们的内心欲望和冲突激发出来。最终我们会发现,每个角色,每个青少年,他们的内心欲望,相似又不相似,每个人都有类似但决不相同的苦恼,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复杂心理,每个标签底下都是一个脉络清晰的内心欲望。而一个封闭的场景,加强一个严厉的管理者——教师,使这五个人的闭环更加紧密。

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1985)

上映日期:1985-02-07片长:97分钟

主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Emilio Estevez/安东尼·迈克尔·豪尔 Anthony Michael Hall/约翰·卡普洛斯 John Kapelos/贾德·尼尔森 Judd Nelson/莫利·林沃德 Molly Ringwald/艾丽·西蒂 Ally Sheedy

导演:约翰·休斯 John Hughes编剧:约翰·休斯 John Hughes

早餐俱乐部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