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一晃十五年过去,分手以后,你过得是不是比我好?这是《午宴之歌》自始至终缠绕在心头的疑问。50分钟的电影,一对中年男女,几乎完全依靠大量的内心独白推进,而且100%来自男人的那一方。克里斯托弗•里德的代表作,一首获得2010年Costa文学奖的长篇叙事诗,就这样被改编成了一部沁人肺腑的影像小品。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推出国家诗歌月,此后加拿大和英国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午宴之歌》就是BBC二台在国家诗歌月的“国家诗歌日”推出的一部电视电影,它并非胶片拍成,但采用了2.35:1的电影银幕比例。更重要的,是请到两位戏剧功力毋庸置疑的重量级电影明星来担纲主角,即阿伦•里克曼和艾玛•汤普森。

《哈里•波特》的斯奈普教授绝对不是里克曼的全部,其实我最早对他有印象还是小时候看《虎胆龙威》第一部,那个智力超群的德国新纳粹分子,一个优雅的大反派。这一次,里克曼回归至这部文学意味十足的作品之中,舞台感、镜头感十足,发挥得淋漓尽致,拿出他近年来最可圈可点的表演。

这位1942年出生的老男人,带着点邪气,又有点猥琐,在电影中,他是个郁郁不得志的文学老中年、出版社编辑,混了许多年仍然没什么起色。全片几乎在里克曼的旁白中演进,他的眼神、小动作说明了一切,那些低回的情感都在他细致入微的表演里流淌出来。对着尊贵的旧情人,这个男人心里满满的是怀恋、醋意、妒忌……各种小算盘,几百只兔子在心头乱撞。他和她之间摆放的那瓶葡萄酒,如陈年爱情所酿,却不能越久越醇香,而是百味杂陈。

里克曼和汤普森曾经在《真爱至上》里搭档过,不是第一次配戏了。作为处于次要角色的汤普森,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尽可能地发挥一个优雅贵妇的本色。女人喜欢的老男人,和男人喜欢的老女人,走到一起,是不需要太多语言就可以摩擦出火花的。

十五年前,她离开了他,嫁给了一个成功的小说家,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琴瑟合鸣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她仿佛居高临下地看着对面的旧情人,占尽优势,无需计较。她能看穿他所有的小心思,但压根没有打算去戳穿他。最后他的失礼顶多可能令她有些浪费时间的失望,买个单离去,留给他最后一击的难堪。

《午宴之歌》最精华的当然在于台词。这部电影的美,七成归功台词,三成归功影像。它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阿伦•雷乃的《野草》,同样是中年苦情男的内心戏,不过雷乃加入了大量意识流的手法来加以视觉描述。从台词水准上看,颇似特伦斯•戴维斯的若干纪录片,英语在音节和想象力上的美感得到最有力最自如的表现,让人有种想找到原诗大声朗读的冲动。

要是你喜欢这两位明星,喜欢英伦,喜欢BBC一贯的古典气质,喜欢英国文学,那《午宴之歌》就是没法错过的一道菜。它就像中国古诗词里的推敲一样,把语言中的细节变成了音律上的起伏错落,台词滑过耳边时,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甚至可以一看再看,咀嚼这门语言在戏剧上悠久的光荣传统。

这部电影始终充斥着怀旧,但并不快乐。男人在生活的夹缝中唯唯诺诺地活着,他在明朗的伦敦逃离逼仄的办公室,意图把一场重逢作为释放的出口,却发现这场会面令他散尽信心和自尊,继而渐渐充满怨气,心态失衡,最后终于失控和失态。

物是人非是这场怀旧的结论,但骨子里其实是一方自寻烦恼、一方毫不在意罢了。两个人本来就抱着不一样的动机而来,对这顿午餐的基调和目的也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期待各自出现了落差,不欢而散的结局也就不意外。生活就是如此,面包落地的时候,总是抹着果酱的那一面朝下。你以为能星火燎原的旧情,不过是痴妄的残念。

餐厅老板的前后形象照应,是《午宴之歌》在影像上原创性的一笔,也为这部电影画上了一个浓墨重彩的结尾。年轻的欢笑只活在回忆里,老迈的我们依赖美酒消磨最后的时光,服务生变了,客人变了,餐厅变了,世道也变了,那句港片里的经典台词放在此时此地再好不过——为什么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是不是因为太怀旧。

午宴之歌The Song of Lunch(2010)

又名:午餐之歌

上映日期:2010-10-08(英国)片长:50分钟

主演: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艾伦·瑞克曼 Alan Rickman/Andi Soric/Siubhan Harrison/约瑟夫·朗 Joseph Long/Georgina Sutcliffe/Christopher Grimes

导演:Niall MacCormick编剧:Christopher Reid

午宴之歌相关影评

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