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文革时的电影:“决裂”,讲述的是当时所谓教育革命的问题。充斥影片的是早已耳熟能详的一套阶级斗争论调,如今听起来颇为滑稽和荒谬而让人忍俊不禁。片刻脑子神游,妄想若此影片换个拍摄年代,一定是个鲜明的后现代元素的作品。李怡老师说文革时代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等无关,更明显的是新古典主义。可是,唯一的疑问是:大家都反复说过用西方的理论术语来套中国文学实际,往往会遗漏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论。文革电影在我看来,就是内容的特征似乎深得新古典主义精髓:样板,塑造英雄,戏剧化,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但以今天眼光重新审视这个文本本身,淡化掉浓重的历史因素,发现其又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的因素,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影片中呈现了德里达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延异。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概念,如大学,知识,教育,资产阶级等等,在全部影片中是以一种内涵不断变化的形态呈现。仅以知识而论,其可指普通含义上的整体知识概念,也指具体的知识(在影片中主要是指农业知识),某种场合又指书本上的东西,总之,大家用的是同一个词汇,往往表达的是不一样的内容。再说大学,影片整体就把其概念缩水,仅选择农业大学,只是限于政治意图。具体来说,以高副校长以及上级的赵副专员而言,大学和我们身处的此刻中国教育部眼中的大学概念本质上相差无几;而在所谓的贫下中农或者宽泛上的底层人民来说,大学指的是专业技能,具体到影片就是种地的学问;在影片的主人公龙国正看来,大学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而其他人物和学生只是以上各个形象的不同代言。
在我看来,影片的建构是这样一种内在逻辑:龙国正和高副校长的矛盾冲突在于党内两种派别的冲突,而与贫下中农的和谐场面背后是意识形态的操纵。针对教育制度本身的弊端所进行的革命,是在以一种战斗的姿态出现,是一种消灭与取代的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这是当时很多工农出身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维护党性本身是把自己完全成为工农代言者,他们把教育革命演变成一场政治斗争,成为维护他们眼前利益的有力运动工具,而之所以又得到党的赞同,乃在于其培养出的是一批社会主义和党的忠实拥趸,他们只懂得背毛主席语录,以语录为行动准则,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愚民政治而已。这样的影片是在当时那种极端荒谬的语境下产生,有时崇高概念背后是世俗,错误的概念背后又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而所有的矛盾,冲突,荒谬等一切都在声声共同的语录中求取到契合点,语录的所有语言都发生了延异,表面上都是那么一些话,实际上隐藏的是不同的内涵。荒谬,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在今天看来,倒是具有几分后现代元素,而真正的思考方始,感觉到的便是历史的沉重与复杂。
这种语言的延异延续到了新时期以后,一个典型的例证便是王朔的小说。大家津津乐道于其小说中对崇高的调侃,而往往忘记其调侃效果得以发生的原因,其实便是曾经那段历史的诡异和荒谬性。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其复杂性让我们难以让我们用一个合适的现有名词来描述它,当我们忍俊不禁的时候,其实是发现了我们这代人文化经验中的后现代因素,而仅是一笑而过,我们也仅是用我们的眼光对这段历史瞥了一眼便逃离掉。而在我看来,可怕的是,可能我们认为的逃离,其实从来都未实现,历史似乎总是喜欢阴魂不散,或许在召唤我们进入探寻真相和意义吧。。。

决裂(1975)

又名:Breaking with Old Ideas

上映日期:1975片长:121分钟

主演:郭振清 / 王苏娅 / 温锡莹 / 葛存壮 / 

导演:李文化 / 编剧:胡春潮/周杰

决裂相关影评

苏奕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