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杰德自修室

《命案目睹记》把马普尔小姐的“轮椅上的侦探”形象发挥到了极致。

故事开始是马普尔小姐的朋友伊利莎白·麦吉利卡迪夫人乘坐火车时,看到在迎面而来的另一列火车上,一个背对着她的男人正要掐死了一名女子。麦吉利卡迪夫人告诉马普尔小姐后,二人立刻报警,但是警方却没有发现任何尸体或凶案的迹象。

马普尔小姐决定亲自出马,找出火车上的那名凶手,但是年迈的身体和有限的精力都限制了她的一系列行动。于是,马普尔小姐请露西·爱斯伯罗(在上流社会有名的家政管理人)潜入克瑞肯索普家族的拉瑟福德庄园,寻找那具无名女尸。在庄园工作期间,露西一边寻找女尸的线索,一边打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她始终与马普尔小姐保持电话联系。可以说,露西的潜入调查撑起来了前半部分内容,整体基调是轻松欢快的;其中还穿插着露西与布莱恩和塞德里克的三角暧昧互动。

待露西在庄园仓库的石棺中发现尸体后,警方开始介入调查,曾在《谋杀启事》中办案的科拉多克督察再次出马。当科拉多克出场,叙事开始变得冷静严肃,其中在巴黎与芭蕾舞团负责人的对话和问讯格外精彩。这后半部分内容中,科拉多克的严肃、露西的热情和偶尔出场的马普尔小姐抛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都让叙事节奏变得张弛有度。

尤其是临近结尾,马普尔小姐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使用诡计引诱坎佩尔医生自投罗网。因为麦吉利卡迪夫人自始至终只看到凶手的背影,但是马普尔小姐使诈,称麦吉利卡迪夫人看到了他的整个行凶过程。坎佩尔就此落网。

整体来讲,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是中等偏上的。通常阿婆作品中的讯问部分都比较模式化,比如《云中命案》里的法庭审判,完全可以删掉。不过,本案的几场讯问都很有趣,而且通过这些对话,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心中的小算盘都完整地展现了出来。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唐提式养老金。这种保险形式与克瑞肯索普家族的遗产继承方式相似,每当一个家庭成员死亡后,活着的人就能继承更多的财产。这种遗产继承形式正是坎贝尔医生的行凶动机,他不仅想通过与艾玛结婚的方式继承克瑞肯索普家族的遗产,而且他想要更多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

一、1957年出版的《命案目睹记》

1、案件相关人物:

①克瑞肯索普家族(The Crackenthorpes):

卢瑟·克瑞肯索普(Luther Crackenthorpe):拉瑟福德庄园的主人,爱财如命

埃德蒙·克瑞肯索普(Edmund Crackenthorpe):长子,已在战争中牺牲

伊迪斯·克瑞肯索普(Edith Crackenthorpe):长女,生下儿子没多久就离世了

布赖恩·伊斯特里(Brian Eastley):伊迪斯的丈夫

亚历山大·伊斯特里(Alexander Eastley):伊迪斯的儿子

塞德里克·克瑞肯索普(Cedric Crackenthorpe):次子,落魄画家

哈罗德·克瑞肯索普(Harold Crackenthorpe):三儿子,工作体面,在伦敦生活【第3名死者】

阿尔弗雷德·克瑞肯索普(Alfred Crackenthorpe):小儿子,品行差【第2名死者】

艾玛·克瑞肯索普(Emma Crackenthorpe):小女儿,与坎佩尔医生订婚

②与克瑞肯索普家族有关的人物:

玛汀·斯托塔德-韦斯特(Martine Stoddart-West):与埃德蒙在战时是恋人;埃德蒙牺牲后,嫁给了一个空军军官,生下儿子詹姆斯

詹姆斯·斯托塔德-韦斯特(James Stoddart-West):玛汀的儿子,与亚历山大是好朋友

坎佩尔医生(Dr Quimper):克瑞肯索普家族的医生,想与艾玛结婚,是本案的【凶手】

安娜·斯特拉温斯卡(Anna Stravinska):坎佩尔的原配妻子,信仰天主教,拒绝与坎佩尔离婚【第1名死者】

乔埃利特女士(Madame Joliet):安娜所在舞团的负责人

温伯恩先生(Mr Wimborne):克瑞肯索普家族的代理律师

基德太太与哈特太太(Mrs Kidder & Mrs Hart):女佣

希尔曼(Hillman):园丁

③探案人员:

伊利莎白·麦吉利卡迪夫人(Elspeth McGillicuddy):在火车上目睹了一场凶杀

马普尔小姐(Miss Marple):调查麦吉利卡迪夫人目睹的火车凶杀案

露西·爱斯伯罗(Lucy Eyelesbarrow):提供家政服务,潜入拉瑟福德庄园做调查

克拉多克督察(Inspector Craddock):警方的案件负责人

2、坎佩尔的作案经过:

坎佩尔医生成为克瑞肯索普家族的家庭医生后,他看到自己有机会娶家境殷实的艾玛为妻。但是此时,他已有家室,他的妻子安娜·斯特拉温斯卡信奉天主教,拒绝于其离婚。

坎佩尔先用玛蒂娜的名字给艾玛写信,让艾玛以为玛蒂娜曾与自己的哥哥埃德蒙德结婚,而且二人还有一个儿子。

之后,他约妻子安娜在火车上见面,将其掐死后抛出火车,把她的尸体藏到拉瑟福德庄园仓库的石棺里,故意将此事与玛蒂娜和克瑞肯索普家族联系起来。

待警方介入调查后,坎佩尔鼓动艾玛去警局说出埃德蒙德和玛蒂娜的事情,让警方误认为石棺中的女尸是玛蒂娜。

为了确认尸体身份,巴黎方面也开始调查近期的失踪人员安娜。为了干扰警方的调查进度,坎佩尔以安娜之名,安排了一张从牙买加寄出的明信片,制造安娜还活着的假象。同时,他安排了一个收信人为玛蒂娜的信封在庄园的锅炉房里,让亚历山大和詹姆斯发现。就这样,警方放弃了继续调查安娜的工作。

扫除与艾玛结婚的障碍后,坎佩尔按照唐提式养老金的思路,开始对克瑞肯索普家族成员下手。

他事先在克瑞肯索普家中的鸡尾酒壶里倒入少量砒霜,方便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没多久,在一次家庭聚餐上,众人吃完咖喱鸡饭后,都出现了中毒现象。这时,坎佩尔赶到庄园,借着给大家治疗的间隙,杀死了阿尔弗雷德。之后,他带走一部分咖喱回去“化验”,加入砒霜后,称有人在当晚的咖喱饭中加入了毒药。

因为坎佩尔医生的身份,他很轻易地寄出一包毒药丸到哈罗德的家中。谁会怀疑自己的家庭医生呢?遵医嘱是人们的正常反应,而哈罗德却因此送命。

二、1961年,美国美高梅公司投资制作的电影(片源及字幕:腾讯视频)

这里的马普尔小姐身兼三个身份:麦吉利卡迪夫人、露西和她自己。

在火车上目睹了凶杀,被警方否定后,一赌气跑到了拉瑟福德庄园扮女仆,闲暇时借口打高尔夫以寻找尸体;等发现无名女尸后,马普尔小姐一脸"I told you so!(我早就说过)"的表情盯着科拉多克督察,宣告着自己阶段性的“胜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普尔小姐一边隔三岔五地怼怼抠门事多的庄园主人,一边继续调查每一个家庭成员。总之,老太太忙着呢!

那个年代的影视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儿童角色成人化。这个问题在《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都曾提及。本作中的亚历山大西装革履、油腔滑调,念的每一句台词都带着中年大叔的油腻感,完全不是一个少年该有的正常模样。更遗憾的是,亚历山大的戏份还特别多,简直跟马普尔小姐不相上下,其他成人角色反而成了陪衬。或许这是那个年代商业喜剧片的特点?制片方感觉小大人角色特别有喜感,正好能迎合大众喜好?

这部电影有两个巧合很有趣,本作中匆匆而过的基德太太正是BBC版的马普尔小姐扮演者;马普尔小姐的扮演者玛格丽特·拉瑟福德正好与原作案发地拉瑟福德庄园相同,因此电影中改成了阿肯索普山庄。

三、1987年,英国BBC制作播出的电视电影(片源及字幕:菠萝字幕组)

这一次,BBC难得做出了一次较大的改编:哈罗德在庄园附近打猎时遇害;马普尔小姐在案发后,拜访哈罗德的妻子时,发现哈罗德生前喜欢观看芭蕾舞剧,并有一份安娜所在舞团的海报。由此,马普尔小姐断定:凶手担心哈罗德迟早会发现石棺中的尸体是安娜,而非玛蒂娜,所以在发现尸体后不久,就杀害了哈罗德。

而且,这里的坎佩尔医生比原作更精于算计:他发现阿尔弗雷德身患绝症后,选择默不作声,让其慢慢等待自己的死期。个人感觉这种行为比下毒更加阴险。

这部剧还诞生了一句经典台词:“露西会把他(布莱恩)变成自己想要的人,然后再爱上他,这大概会发生在他们快要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以布莱恩的性情和花痴程度来看,这句预言能实现的可能性极高。

小巧合:本剧中的安娜在《大侦探波洛》S01E02中出现过。

四、2004年,英国ITV电视台制作播出的Agatha Christie's Marple S01E03(片源及字幕:深影字幕组)

本作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更加复杂,这里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本剧中的坎佩尔确实爱上了艾玛,但他对金钱的贪欲并没有因此减少;其实他自己也不是个明白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坦率的人。承认罪行后,他对艾玛说,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两个人。我觉得改成“如果你能继承更多的遗产,我想我会更爱你”会更合适。不过,这话好像也不能直说,嗨。

露西在布莱恩与雷蒙德(马普尔小姐的外甥)之间摇摆不定,搁在现实生活中,不见得如电影这般浪漫多情。

贯穿本剧始终的一个思想是,爱情比金钱更重要。卢瑟与妻子彼此真心相爱,可惜他们活着的子女大都跑偏了:阿尔弗雷德干走私生意;哈罗德不爱女人,却娶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女子为妻;艾玛真心爱上坎佩尔,可惜坎佩尔动机不纯。反倒是露西这个克瑞肯索普家族之外的女子,选择了雷蒙德这个穷警察,而不是将来会拥有大笔遗产的布莱恩。有点儿讽刺哦。

当年,这一集是在圣诞节前后播出的,剧尾也正好添加了克拉肯索普一家人重归于好,一起欢度圣诞节的戏份,结局还算温馨。

小八卦:麦吉利卡迪夫人的扮演者Pam Ferris曾出演过Rosemary & Thyme /《园丁女侦探》(玄字幕组制作发布),很有马普尔小姐的味道哦!

五、2008年,法国电影Le crime est notre affaire /《我们的职业是调查犯罪》(无字幕)

观影过程很无奈,只因听不懂。幸好法国喜剧的肢体语言足够夸张,原作的人物关系又相对简单(如果是《借镜杀人》,我能看到“崩溃”),我才大体猜出些剧情。

这部作品的主角换成了阿婆笔下的一对业余侦探夫妇:汤米(Tommy)和塔彭斯(Tuppence)。因此,剧中的人物安排都相应做出了调整:

麦吉利卡迪夫人变成了塔彭斯的亲戚(听着像姑姑)。

塔彭斯化身露西,潜入庄园寻找案件线索;最后设圈套引凶手上钩。

汤米兼具科拉多克督察和马普尔小姐的任务,与警方一起调查,同时又在暗中运筹帷幄,与塔彭斯信息共享,携手破案。

亚历山大和詹姆斯只是变成了两个青春期少女,作用依然是找到坎佩尔事先安排好的信封;二人在家族聚餐那晚没有离开,也食物中毒了,之后詹姆斯母亲玛蒂娜前来探望。

不过,阿婆的英式侦探小说碰上了法国编剧,总会带有热情奔放的气质。后来,英国编剧改了法国侦探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的《梅格雷探案》,又自带一股严肃克制的气息。我竟有一种英法两国扯平了的感觉,哈哈!

六、2018年,日本朝日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命案目睹记:卧铺特急杀人事件》

这部剧的槽点真心多呀!剧情拖沓,与案件无关的人物出现太多,但是这些人却没有制造任何干扰案件的疑点;也就是说,这些角色没有任何推动剧情的功能,是一种无用的存在。

老梗太多,像是警视厅内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双标等,看着也是味同嚼蜡。

画面基本呈冷色调,背景音乐怪异,无关人物一出场就面色阴冷,像是许久没见过阳光的模样,看着实在不舒服。

最遗憾的是,演员们都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戏份,但是对手戏完全没有火花。所以,豆瓣上打5.4分真的已经很高分了!

参考书目:

阿加莎·克里斯蒂阅读攻略/(日)霜月苍著;张舟译.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8.



命案目睹记4:50 From Paddington(1987)

又名:列车疑案

上映日期:1987-02-25片长:115分钟

主演:琼·希克森 Joan Hickson/David Horovitch/Jill Meager

导演:Martyn Friend编剧:阿加莎 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T.R. B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