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电影诞生20年之际,格里菲斯已经形成了个人风格,并且诠释了剪辑的概念,这或许被后来苏联电影学派诟病并结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无缝剪辑的价值和影响力,即便是弑父的蒙太奇,也建立在承认然后打破的基础之上……电影分成两段,除去纪录片部分也有近三个小时,很难想象当时什么的媒介素养是多么高雅,他们可以陶醉在其中,当然,这部电影除了剪辑,镜头的运用也非常娴熟,基本已经形成了现在所有程式化的操作,如果怀念那个年代,是可以慢慢欣赏一番的……电影最遭攻讦的就是关于种族的偏见,事实上,这部电影是好莱坞的商业呈现,作为第一部意义上的商业电影,显然是要遵从受众的口味的,作为当时的观影主流群体,白人的优越感和种族歧视是在所难免的,即便在第三世界,似乎对黑色人种的偏见也写进骨髓,饶有趣味的是,电影中的黑人几乎都是由白人演绎的,可以解释成,这种种族偏见的彻底性,就是对于当时并不算高尚的电影业,白种人也是要排斥黑人的参与的……电影对三K党是一边倒的美化,这是一种对美国历史的重新建构的尝试,作为一部如此史诗般的大片,军队和武器的使用等等,很难否认国家机器的介入使得商业中涵盖了浓郁的意识形态,当然,那个时代的电影和今天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观影人在当时是将之视为真实,而今天是首先否认了真实的,因此,曾经用来宣扬种族主义企图的文本,成了后来反种族主义最好的批评武器……纪录片中透露,格里菲斯的很多灵感都是来自照片,可以想见,摄影和摄像之间的密切关联,而格里菲斯却将平面更为层次化的呈现,这点显然优于同期国内的电影,国内的电影普遍是戏曲电影化然后再电影戏曲化,难以逃离舞台剧的藩篱,因此主体成了全部,电影影像始终没有层次感……作为今天的视角,似乎默片才是电影的回归,因为电影不依靠什么台词,而是凭借着镜头语言,事实上,对于美国历史不了解的人,虽然看不懂电影中南北的混乱,但是电影的主旨依然能够清楚把握,那就是黑白代表的两个世界,黑人的肤色,白人的三K党服装,而传奇化的服装灵感,黑人惧怕白色的夸张表达,更成为了点睛之笔,用镜头叙事,这是电影的本源,多么令人陶醉,要补充的,后来版本的配乐虽然简单,但都是经典音乐,也让今天丧失曾经媒介素养的受众,看起来更为舒适……

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

又名:重见光明 / The Clansman

上映日期:1915-02-08(美国)片长:190分钟

主演:丽莲·吉许 Lillian Gish/梅·马什 Mae Marsh/亨利·B·沃斯奥 Henry B. Walthall

导演:D·W·格里菲斯 D.W. Griffith编剧:D·W·格里菲斯 D.W. Griffith/Frank E. Woods/Thomas F. Dixon Jr.

一个国家的诞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