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苏联影坛新人导演格里派里•丘赫莱伊推出处女作《第四十一》,以一种与苏联斯大林时代军事题材影片风格迥异的姿态,震惊苏联甚至世界影坛,获得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被冠以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枪”美誉,影片在继承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制片风格基础上,精心构造电影视听语言与表达方式,并叙述了一个与传统军事题材电影截然不同的情节模式,颠覆了意识形态的惯常思维,将革命浪漫化,同时又突出表达富于诗意的人本思想,成为同一时期苏联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金沙碧海:由战争及人
电影描述的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红军小分队俘虏了一名白党中尉“蓝眼睛”。红军女战士玛柳卡奉命将俘虏押往前线司令部。途中,海上起了风暴,他们所乘的船不幸沉没。于是,玛柳卡与这名白军中尉被冲到一个孤岛,在相处的日日夜夜,两人之间逐渐地产生了爱情。当白军帆船出现在海平面上时,激动往赴的中尉被马柳卡一枪射死,成为她枪下第四十一个白匪敌人,而最后马柳卡抱着中尉尸身痛哭不已,“我的蓝眼睛”成为了一道无可弥补的家国阶级裂痕。
影片的前半段,红军小分队在沙漠中突围并艰难前行的场景承担了主要的叙事功能,整个环境被一望无际的大漠充斥,突围的小分队成员在全景镜头里仿似黄色沙漠里的孤岛。特写被运用在政委叶卡科夫、马柳卡及小分队成员的出场,一一交代任务后便是一场人(小分队)与自然(沙漠)的攻坚战——他们要想方设法走出沙漠。
应该说,前半段电影的色泽是饱满的,风沙带出来的也是一种耀眼的黄色,行军过程中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导演在表现战士们的困境以及突围决心时,采用了一个将所有队员(包括被俘的白军中尉)都囊括镜中的全景镜头,随着叶卡科夫在前行动而逐渐拉开,空间立时从一群人的小范围扩大到整个恶劣环境中。而这种大景别的频繁运用,开阔的不仅仅是空间,也是一种军旅描绘的浪漫化手段。
如果说在影片的前半部集中表现的还是属于苏联电影比较主旋律以及惯常的表达,那么当马柳卡一行押送中尉上了去往司令部的帆船后,整部电影的视听格局便产生了一种颠覆性的效果,在这段开始,环境场景便有金黄肃杀的沙漠转换成碧绿深幽同时壮阔浪滚的大海,镜头中的碧海,与之前的沙漠形成巨大反差,同样是人置身自然中,似乎从这一段开始,人与自然转换了一种新的格局。而此时以及之后哪怕是风暴中马柳卡与中尉相互照应进而渐渐坠入爱河,相比较之前的全景中景镜头的大范围运用,在影片的后半段集中采用了近景拍摄两人独处的场景,包括避雨的破屋,比较健全的渔房等。在表现两人感情渐进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对马柳卡眼睛与讲故事的中尉脸部表情的大特写,在视觉上直接突出了两个人作为“人”的本体而非阶级敌人的存在。而整部影片从一个群戏的开场转到了两人对手戏的部分,直接凸显了“人”在这场反击白军战争中的基本地位。而“碧海”之于“金沙“则多少有些对战争残酷的消解意味。


从革命到人本:战争美学的流变
苏联电影在1956年前,在电影语言和视听技术方面,产生了影响世界电影美学思想的蒙太奇学派,在这一学派推动下,电影组成要素的叙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加强。而这一强化恰恰成为斯大林时代的意识形态宣传最佳途径,包括杜甫仁科的《土地》、爱森斯坦的《十月》等都直接成为歌颂苏维埃政权、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作品。
在《第四十一》中,革命战争的背景却并没有影响影片对之前的电影尤其是军事题材电影束缚的摆脱。丘赫莱伊基于蒙太奇学派所沉淀的电影结构形式是影片在视听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的关键而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对包括文艺领域的社会全面意识形态解冻可谓是主要原因。这可以直接从女战士马柳卡对白军的仇恨与对中尉渐渐产生的爱恋之情以及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表现。影片伊始仿佛在讲述一场革命斗争史,然而中尉没有成为马柳卡枪下第四十一个白军亡魂便给影片带出了一丝不一样的调子。其后剧情的发展更是大幅度脱离了战争场景或阶级冲突,在村民帐篷中中尉听马柳卡念诗的段落已然是一种模糊了阶级意识的突破,而两人流落荒岛后,马柳卡的军装幻成了长裙便装,更对中尉悉心照料,显然,作为一个“人”的中尉对马柳卡,意义超过了一个该死的阶级敌人。
在村屋中,中尉给马柳卡讲述《鲁兵逊漂流记》的故事一段成为整部影片的最经典场景,这一段中,非但通过一系列突出电影语言表现了马柳卡被中尉的谈吐深深吸引之外,“讲故事”本身就含有将文化诗意带入革命气息并试图与之融为一体的效用。在马柳卡这个自称“乡下姑娘”的淳朴女子看来,似乎眼睛蓝得如海水、带有浓厚诗人气质、长袖善舞的中尉与常谓之的阶级敌人有所不同。而这种出于对个人的诗意崇拜,在影片中渐渐盖过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氛围。战争背景渐渐退成了提供场景的舞台,而爱情则上升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


最后的一枪:战争与人的冲突
男女主人公经过数次关于理想与和平、战争与自然的争论后,影片以一个揪人心碎的结局告终:马柳卡在面对向远方驶来的白军帆船奔去的中尉时,痛心疾首,并开动了最后一枪,中尉最终成了她的“第四十一”个死白军。在此之前,两人曾经就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在中尉眼中,理想的生活状态一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安乐日子,就好像他和马柳卡如今的状态。而马柳卡虽然此际柔情万种,却依然坚持着布尔什维克的真理,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这一种冲突与其说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倒不如说是对战争与个人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战争本身并无双方善恶之分,卷入战争的个人,都是不幸的。中尉所谓的“人与自然”是一种跳脱了战争本身的理想状态。在未达到这种程度的马柳卡眼中,阶级斗争是不能忘记的,纵然她与中尉的爱情绝对会因此埋葬。
所以最后的一枪,其实是人与战争的撕裂,人跳脱不出战争阴影,只好以毁灭的方式作为了结,最后马柳卡抱住中尉的尸体痛哭喊着“我的蓝眼睛”时,这种撕裂带来的伤痛呈现出高潮。而影片并没有再将故事讲下去,马柳卡与到来的白军之间会怎样以及小分队的命运,全部结束在这一枪之后。这意味着,丘赫莱伊最终还是将人本,放在了战争与革命之上,他的观点,竟恰好是中尉的观点:没有四面八方的真理,这一刻,我就是我。

作为苏联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第四十一》的产生不能不说与所处时代的急剧深刻变化有莫大关联,而丘赫莱伊本人的电影掌控水准与拍摄技巧,更是影片获得美学上成功的首要因素。他之后的作品如《晴朗的天空》多少受到政治风向改变而遭到批判打击,而贯穿其作品序列的娴熟镜头语言与诗意激情表达,又从另一个方面为苏联电影的发展贡献了最宝贵财富。而始终再没有一部后作如同《第四十一》那样惊艳,或者说,时代与个人共同成就了这部浪漫而富于诗情、表现大时代却始终立足人本的经典之作。

第四十一Сорок первый(1956)

又名:The Forty-first / Sorok pervyy

上映日期:1956-10-15片长:88分钟

主演:Izolda Izvitskaya/Oleg Strizhenov/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Nikolai Kryuchkov/Nikolai Dupak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Grigori Chukhrai编剧:Grigori Koltunov/鲍里斯·拉甫列涅夫 Boris Lavreny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