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N久前看过,记得是篇幅较小的个东西,所以故事极简单:内战时,红军女战士爱上了俘虏的白匪军官,双双坠入爱河。但最后白匪欲逃跑时,女战士依然一枪结束其生命。
记忆中《第四十一》在中国曾经是被批判的作品,原因不言而喻。现在看来当然是可笑的——依照目前的惯例,新编的或重拍的“红色经典”(姑且命名为“伪红色经典”)中,不这样写倒是奇怪的。
但这一切出现在1958年的中国,真是振聋发聩,先知先觉。虽然只是一部翻译片,依然要向翻译团队的勇气致敬。
不妨站在那个时代考虑一下:我觉得可以如此诠释:女主人公的行为说明其最终站稳了阶级立场。这种辩解蛮有趣,是否当年影片得以通过正是由于这样的解读呢?但原片中导演多半不是这个意思,至少对这种立场有怀疑。影片结尾,女战士抱着男友的尸体痛不欲生,大声地喊“我亲爱的蓝眼睛”;同时,大海在咆哮翻腾,一片肃杀景象。这怎么看也不象是歌颂女战士的大义凛然,倒象是一种控诉。
任何文艺作品的终极目的都是描写“人性”,而此“人性”是共通的,并没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分。那么站在今天的立场,我们是否有权利指责这样看似违反人性的故事是虚构的呢?
任何一部作品总要放到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去讨论。退一步说,那个女战士举枪的一瞬间绝对是一种战士的本能,一个优秀狙击手的下意识。一段实实在在的爱情就这么被虚幻的主义瞬间葬送了。真悲剧。恰恰是看似荒唐的结局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真实的荒谬。
目前看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作品,当时却因其令人震惊的强烈的反主流意识而成为一个令所有人错愕的文化符号,她自然凝聚为一个台风眼,引起狂风暴雨,而我相信,在这场风暴的背后,在每一个当时的观众的内心深处,都会开启一扇隐秘的门,一个扪心自问的人性的问题在那里悄悄盘旋郁结着,可能当时,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或不敢)有明确的答案,但这个问题,这部电影,却成为一个坚冰下温暖的种子,孕育着的东西总会爆炸开来,炸毁那坚冰。
如此看来,说《第四十一》是那个时代最独特,最具深刻意义的一部电影,亦不为过。

第四十一Сорок первый(1956)

又名:The Forty-first / Sorok pervyy

上映日期:1956-10-15片长:88分钟

主演:伊佐尔达·伊兹维茨卡娅 / 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 Nikolai Dupak /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编剧:Grigori Koltunov/鲍里斯·拉甫列涅夫 Boris Lavreny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