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是什么?

是一群逻辑超群爱挑刺儿的小孩儿聚在一起探讨宇宙的奥秘,并借此合理地把自己融入进这个体系。

2、搞哲学就搞哲学嘛,为什么要讨论死亡这么晦气的事儿?

趁理性还能发声趁早祛个魅,知根知底,免得以后遇到的时候不知所措鸭。

------------------------------------------------------------------------------------------------------

抖机灵完毕。

Shelly真的是个好可爱的老师,小小只,超活泼,讲着讲着就盘腿坐上讲台,比比划划,再拿几公里外或者几百年后的Shelly Kagan当作例子。B站上搬运的视频有一个标题是“还能把死亡讲得这么深入”,是Shelly无疑了。

先探讨到底什么是死亡,肉体和灵魂到底是否应该分开来看。失去了哪一部分的自己才是真正死去,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你出了一场车祸,需要器官移植,A的身体装上了B的大脑,这个新人是A还是B?如果进一步,技术先进到可以移植一半的大脑,左脑是A、右脑是B,那么这个新人又是谁?

如果说品行和特质组成了独特的你,这个你的品行特质也不断在变化着,那么多年以后性格看法已经改变了的那个人还是你吗?

当你把一切拆开敲碎去看,似乎一切都成了逻辑游戏,怎样去思考是最让自己接受的,怎样的接受是合理而不是出于无端直觉的,怎样的自己是自己最不想丢掉的——一圈迷宫走下来,明白原来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我们不想失去的是什么“。

再来看死亡到底糟不糟糕、可不可怕,可怕的话,我们又为什么会怕?

shelly将人们常用的观点一一提出,再一一具体论证或反对:

死亡以后我们本人都无法感受到死亡,怎么害怕?

出生之前不存在的那段时间对我们来说好像不怎么可怕,也不怎么遗憾,死亡以后只不过又是一个没有我们的无限时空。同理推论,不怕。

首先,出生之前的无限和死亡之后的无限并不一样,不能拿来比较,一个是schmoss,一个是loss,谁知道哪个比较可怕呢。其次,就算可以拿来类比,为什么不是出生前去和死亡后靠近,因为死亡之后的无限还挺骇人的,那么出生前的也骇人才对。

死亡是一个只能自己踏上的旅程,我们怕的是孤独。

sorry,你要这么说的话,所有事情大家都只能自己一个人做哦,没有人能你帮你感受任何事的,宝贝们,坚强哦。

来一个可靠的:死亡的糟糕之处在于,剥夺了我们本可以快乐的机会。以比较的心态来看,机会成本让我们逃避死亡。

但这种观念下,所有没能出生的baby们都被剥夺了本可以来人间走一趟的快乐,应该得到怜悯,那也太多了吧?于是,有了一种中立的立场,曾经体验过,并且还有机会继续体验,但是被剥夺了,这样的事情是令人遗憾惶恐的。

不确定性也助长了这种惶恐,甚至有时候提升的死亡机率能让人沉迷。

但是也不是说死亡完全消极,我们还是需要这件事的。因为很难想象出一个理想中,愿意永远过下去的生活。

似乎有道理ho。

最后来看看什么时候自杀才是合理的?

讲道理谁不会,纯逻辑推理,当总体的坏处超过了好处,那么就应该手起刀落地了解自己。加上道德因素的考量,就得思考自我了解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合理性?

讨论着讨论着,觉得生命离自己既远又近。当你这么分析一件事的时候,是把自己和这件事抽离开来,才能进入公正客观的场域,但是,每一个呼吸都提醒着我,那死亡衬托下的生命的存在。

知道越多,越迷茫。senior puzzle.

缸中脑,世间人。

怎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怎样的自己是自己想要的,一切好像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翻回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年代,再向他们讨教一番吧。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Open Yale Courses: Death(2007)

主演:Professor Shelly Kagan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