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大侦探故事》,这是一部非典型性黑色影片,导演并没有焦点集中在侦探如何破案上——事实上影片中涉及的几个案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案件(除了杀人医生施耐德和四次重犯查理)——而是集中在警探们如何处理这名嫌犯上。不得不说这让我耳目一新。
男主吉姆是一个是非分明的警探,他始终相信法律就是铁一般的规正和不可变通,但凡触犯法律的人都是坏人。这个角色让我想到了《悲惨世界》的警长贾维尔。同样是对法律的绝对信仰,也是同样的铁石心肠。吉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小时候目睹自己的父亲对母亲的虐待,因而立誓要将这样的坏人绳之以法;其次我想也是出于对犯人的一种负责态度。在同事问他为何不肯宽恕那个偷了老板钱的年轻人时,他讲道在几年前他抓到了两个年轻偷车贼,因为看他们可怜而放走了他们,结果只过了两晚,他们在另一个街区因为偷窃而被射杀。吉姆感到自己的一时慈念受到了侮辱,他不想重复这个错误,他想用严惩来改造罪犯,让他们不会因为犯更大的罪而丢掉性命。
我想也正因为如此他最后选择放过了那个偷钱的职员。妻子的训斥让他明白不应该因为父亲的罪而耿耿于怀,而最后重犯查理的疯狂也让他明白如果不能给偶然间犯错的人一个改正的机会,那么最终会逼他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但当他明白过来时已经晚了,妻子受够了他的刻薄已离他而去,而对于他来说妻子就是一切。我相信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警探,面对着举枪的已经崩溃的查理,他应该明白贸然冲上去会是什么后果。但他依然这样做了,所以我猜测——或是相信——他是想求死的。错误已经酿成,无法更改,在他看来,死既是一种解脱,也是对包括妻子在内因为他的铁石心肠而受伤的人的一种赎罪。
下面我想探讨一下法律与人情的关系。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国内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往往会忽略成文的法律,而重视不成文的“潜规则”。有人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别人都去这么做,而你非但不适应还公开批判,这有什么意思?但诸位,你们是否想过,“人情社会”本身是否合理呢?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正义,因为立法者一定是以公正的角度来制定法律的。但“人情”在资本时代早已褪变为利益的代言人,它扭曲法律,甚至让法形同虚设。法制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对法刚正的执行力和司法独立的思辨力。
但法毕竟是高空中的产物。它代表了完美的人(上帝)的美德,但现实中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这就需要“人情”这个根使法律牢牢长在地上。我所说的“人情”当然不是上面的“私密的PY交易”,而是宽恕,是爱,是基于人的道德和良心作出的判断。毕竟法律的目的是劝人向善,而不是惩罚复仇。同时,法的存在也应该保证其治下的每名公民的民权与权利的实行。对权利含糊其辞,对义务又义正辞严,这样做只能使“劝”沦为“洗,脑”,而对“洗脑”的言辞丧失信心后也必将走向被惩罚的歧路。
大文豪雨果在评价贾维尔警长时曾说他是“黑暗的正直”。我想用此语评价吉姆也未尝不可。中国人一直讲“德主刑辅”,但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执行才是首先需要保证的。不过法律之外,亦有人情,执法者一定要以宽恕为怀,给予违法者以改过的机会,绝不能因为惩罚而惩罚,否则我们与理想的法制社会的距离只能越走越远。

侦探故事Detective Story(1951)

又名:大侦探故事(台) / 侦探的故事

上映日期:1951-10-24片长:103分钟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埃琳诺·帕克 Eleanor Parker/威廉·本迪克斯 William Bendix/凯茜·奥唐内 Cathy O'Donnell/乔治·麦克雷迪 George Macready/霍勒斯·麦克马洪 Horace McMahon/格拉黛丝·乔治 Gladys George/约瑟夫·怀斯曼 Joseph Wiseman/李·格兰特 Lee Grant/杰拉德·摩尔 Gerald Mohr/弗兰克·费伦 Frank Faylen/Craig Hill/迈克尔·斯特朗 Michael Strong/路易斯范龙腾 Luis Van Rooten/伯特·弗里德 Bert Freed/沃纳·安德森 Warner Anderson/Grandon Rhodes/William 'Bill' Phillips

导演: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编剧:菲利普·约尔丹 Philip Yordan/Robert Wyler/西德尼·金斯利 Sidney King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