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苏子瞻写“何妨吟啸且徐行”,便想到令狐冲。听谭校长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也是想到令狐冲。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好像令狐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面对江湖风云,总是笑傲不羁。
放下千斤重,只剩无法承受之轻,得之我幸,纵有失去不怨命。酒先干为敬,是非留给后人评。喧嚣过后,心中风波为谁定?
令狐冲初入江湖,便亲眼看到刘正风因结交邪教曲洋而被正道迫害,而身为邪教的曲洋却愿意为了知己慨然赴死。他二人的结缘与正无关与邪无关,不过是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共同创作了《笑傲江湖》的曲目罢了。可世人多愚昧,仅仅因为身份上的悬殊便争相指摘,而后由唾沫星子上升为武力镇压,最终多数碾压少数,铲除了“异己”。看到刘正风与曲洋最终筝箫合奏《笑傲江湖》含笑赴死的画面,令狐冲动摇了一直以来对“正道”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接受了这样的震撼教育,令狐冲在面对任我行、向问天等邪教人士时反而颇有底气。因为在他心里,所有外在的枷锁都被打破,他所坚守的不是所谓的“正道”,而是内心的道德底线。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提出“青苗法”改革,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改革初衷是提出富国之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库税收,但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最简单的道理:富户有能力还贷,却不需要贷款贷粮,贫户还贷能力有限,却非常需要贷款贷粮,按照变法要求富户为贫户担保,可能面临巨额还贷,造成富户变贫户,贫户变死户。这样一件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差事,却没能动摇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反而让他为了所谓“坚持”走入了死胡同。可能要感谢王安石的大力铲除异己,反而使得苏子瞻的诗才名动天下。这两人都有自己所坚守的道义,是非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英雄皆寂寞,铮铮铁骨尚有柔情。时光无心,留不住奔波的身影。愿不负曾经,半生爱恨岂无凭。万籁俱寂,梦里长歌还未静。
令狐冲寂寞吗?好像并不。他有小师妹岳灵珊、仪琳师妹、圣姑盈盈,又因为爱好酒肉广结天下缘,朋友众多。但是他在坚守信念的同时绝不低头,所以为正道所不容。更糟糕的是,他从小到大崇拜的师父岳不群是个伪君子,他的师弟林平之是个一心报仇的真小人。当整个武林为了辟邪剑法掀起腥风血雨的时候,令狐冲活得像一个与武林无关的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是寂寞的,没有得到师门的认可,没有得到青梅竹马的青睐。
苏子瞻寂寞吗?从不寂寞。他娶了王家的女儿,继室是妻子的表妹,还收了朝云这个美妾,又因为人豪爽放荡不羁而深受百姓爱戴,甚至颇得僧人妓女们的青睐。但他是个硬骨头,无法忍受如鲠在喉的滋味,心有不平必然不吐不快。所以轰动一时“乌台诗案”险些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当整个朝廷在王安石的铁血暴政下敢怒不敢言,他依然上奏折弹劾王安石。他的寂寞,或许藏匿在众多诗篇之中,被时光偷走,而我们无从得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令狐冲虽然没有一个好师父,却有一个爱徒如子的好师娘。师娘临终那一句“他不认你,我认你”给令狐冲的前半生拨乱反正,给了他温暖的来处。经历了葵花宝典的武林争夺,他放下五岳剑派与日月神教,带着盈盈归隐山林。二人合奏《笑傲江湖》,何尝不是给刘正风和曲洋的坚持画上一笔圆满。置身腥风血雨之地,尚能坚守初心,远离尘世喧嚣之际,也能怡然自得。所以江湖里只有一个令狐冲。
苏子瞻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悼念亡妻,写“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弟弟子由话中秋。《赤壁赋》里写“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道尽一派清风明月,给念奴娇词牌填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何尝不是遨游天地之间的神思向往。朝堂诡谲,历经贬谪大起大落,依然写得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世间也唯有东坡居士罢。
谭校长在唱《定风波》时,在“竹杖芒鞋轻胜马”与“谁怕”两句之间加了一声恰到好处的“哈哈”,用当下的曲调把这首《定风波》诠释地大气磅礴。连起来读“竹杖芒鞋轻胜马,哈哈,谁怕”恰是我们如今说话的习惯,倒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