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out这部短片虽然只有寥寥数分钟,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具批判色彩的、极富哲理内涵的深刻思想。影片试图以一种上帝的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审视现代社会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影片开头以一个俯拍的大全景镜头向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一条车水马龙、人潮汹涌的现代化大都市的街道上。人群是那样拥挤,心灵却那样疏离。在上帝眼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么的滑稽可笑,脆弱无力,充满了隔阂与疏离感。因此,影片的批判意味和讽刺意味是十分明显的。
那个在大街上做问卷调查的小伙子也许只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放下尊严、硬着头皮在大街上向陌生人伸出求助之手。可是,回应他的除了冷漠的表情和拒绝的手势之外什么都没有。此时他的心境必定是很悲凉的。正当他四处碰壁,五内俱焚,心灰意冷,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在这茫茫人海之中,居然发现有一个姑娘正在不远处偷偷地关注着自己。于是他那孤独寂寞、渴望温暖的心仿佛一池春水,被风吹皱了。
也许是为了感谢姑娘的“惺惺相惜”吧,小伙子在大街上耍起了各式各样的滑稽把戏想逗她开心,最后甚至把手中的问卷也抛向了空中。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在排遣他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吧。网络上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影片中,小伙子的各种荒诞古怪的行为,不正是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吗?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是充满了悲凉意味的!
影片让我想到了很多,比如怎样看待“远”与“近”的关系问题。
比如孔子有一句话:“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大家的理解都是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我却读出了一种很悲凉的意味。其实如果我们想一想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周游列国却找不到一个知己!当他说出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心情肯定不是兴奋而是一种非常悲凉的体验!远方来的人难道真的是他的知心人吗?恐怕未必!所以孔子的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对他周围的人和环境充满了谴责的!
影片中那个小伙子的内心体验不也是如此吗?正因为在他的周围充斥了太多的冷漠和拒绝,所以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温暖的眼神,善意的微笑就让他觉得“不亦乐乎”,欢欣鼓舞,甚至忘却了工作的烦恼。影片正是从这一反面角度出发,对现代社会都市人之间疏离、隔膜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与谴责!
台湾女作家三毛曾经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毕竟人是须各自飞的,交掌都不能够,彼此看一眼,已是一霎又是千年了。”
难道这就是现代人的宿命吗?
难道现代人真的难以逃脱“孤独与寂寞”的追捕了吗?
回答这两个追问,我们看到,影片再次举起了它的锋利的解剖刀。
影片的最后,在小伙子与萍水相逢的姑娘擦肩而过的瞬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荡起一丝微微的惆怅。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那个小伙子不走进姑娘的店里去找她呢,他们之间只不过是隔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玻璃而已啊,但是却始终没有人有勇气去捅破这层隔膜。其实,这薄薄的透明的玻璃只是一个象征,真正的隔膜存在于人的内心。只要其中的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实现“突围”,那么他们是可以打破这寂寞的命运的。
日本学者中野收用“容器人”这一概念对现代人的内心状态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描述。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异化”:生活中充斥着荒诞与困惑,无聊与孤独;失去了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不到回家的路……
异化是人和社会的一种病态,它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课题,也许只有上帝才没有异化吧。
影片以它短小精悍的篇幅,绵里藏针的犀利眼光,对现代社会都市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理性的批判,是一部值得我们细细体味,认真思考,反复阅读的影片。





咫尺天涯Inside-Out(1999)

又名:橱窗内外

上映日期:1999

主演:琳娜·海蒂 / Simon McBurney / 

导演:Charles Guard / Tom Guard / 编剧:Dylan Rit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