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以色列导演似乎很喜欢用角色的职业来命名电影,上一部是《警察》,这一部是《教师》,而且跟上一部同样,导演在主题与电影语言方面都有不少出人意表的探索与启发。关于诗人的电影,我们看过不少,有伟大的兰波,也有平民诗人帕特森,但这部影片里的诗人绝对让人始料未及,竟然是一名在幼儿园的天才儿童!这种构想算不上天方夜谭,据说故事源自导演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但是看到片中小孩突如其来摆出沉思模样,走几步就出口成诗的情形,实在有点怪异与费解,不免让人猜测他究竟是天才还是魔鬼,神出鬼没的神秘感给影片蒙上一层悬疑色彩。导演由始至终都没有解释小诗人的创作天赋究竟从何而来(叔叔的启蒙只能算是启迪,也有可能是保姆的功劳?),直至最后高潮结局的场景,依然在故意给观众留下模棱两可的谜团。

然而更厉害的是,导演将这个略带惊悚悬疑的类型文本嵌套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里,逐渐引出以色列当下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冲突。幼儿园教师崇拜诗歌,为了诗歌可以放弃家庭和工作,甚至不惜偷窃小诗人的作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事实上她并不是类型片里的反派,只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里清新脱俗的艺术守护者;她与小诗人的关系也并非是不堪入目的不伦恋,她仰望的是小诗人的创作天赋,不断升级的疯癫举动只是在维护天才不受埋没和损害,到最后的“私奔”无疑有强烈的象征性意义,目的就是为对抗现实社会对艺术(诗)的忽视。

在电影语言方面,导演不惜打破人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感,不少场景里眼看人物直冲到摄影机前,孩子们早上回幼儿园跟老师问好的一段最明显,甚至在开场的一幕,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教师的丈夫一不小心手就打到摄像机上。其次,脸部特写镜头接连出现,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天才小诗人的微妙表情,在纯真与诡异之间流动,这是营造人物神秘感的重要手段。还有几个设计独特的主观镜头视点,分明就是导演故意而为之,有效维持着模棱两可的悬疑感。而最为精湛的莫过于场面调度功力,在幼儿园室内段落里显露无遗:固定机位、旋转镜头、变换景深与焦距的画面等等,轻易地用电影画面表述出孩子与成人间的对立面,个体与集体的对抗关系在冷静与紧张的气氛之间不断变化。

教师הגננת(2014)

又名:爱诗诱罪(港) / 吾爱吾诗(台) / HaGanenet / L'institutrice /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

上映日期:2014-05-19(戛纳电影节)片长:120分钟

主演:Sarit Larry/Ester Radda/Yehezkel Lazarov/Lior Raz

导演:Nadav Lapid编剧:Nadav La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