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13

耄.jc • 细细的蓝线:影评嗷


(电视记录片研究课来的xixixi)
光看这个片名的话,其实根本想不到纪录片的内容是啥,看完才觉得小离谱。该纪录片叙事脉络清晰 , 最初影 片 由亚当斯和哈里 森在监狱里 讲述案件的发生 , 随着两个人的回忆性表述 , 导演 运用各种影视技巧还原十几年前的枪杀事件。 接着 , 影片 内容 围绕疑点重重的亚当斯的所谓招 供讲述 了蹊跷离奇的审判 , 根据不 同证人列举了三种不同案发现场 。 最后 , 哈里森在采访 中招供 , 承认 自己是真正的凶手结束 。 尽管一开始是以人物回 忆的形式讲述 , 但就整个凶杀事件及其调查过程而言 , 是遵循 时间先后顺序的。
在观看的时候,我觉得这部纪 录片 的主题并不是很确定 , 感觉不 同的观众 可 以找到不 同的主题 , 如司法的脆弱。 这是一部活生生 的美国 司法黑色讽刺剧 , 如果 不是导演把这起已 经搁置十多年的 案件重新翻找出来拍摄 , 片 中的亚当斯所面 临的只有绝望和死亡 。 其次 , 在这部影片 中, 我们可 以通 过导演对不 同人物的采访接收到 不 同的信息 , 看到人私利至上 和人性的阴暗面。 最后 , 当我们看 到了美国法律畸形 的形态 , 看到了司法机构可怕武断的一面 , 当我们接 触到人性的弱点时 , 正义似乎并不存在。
关于历史纪录片的真实性 关于纪 录片 的真实性 , 这个问题 自始至终是人们争论的 焦点。 我百度了相关资料,发现维尔托夫在 192 2 年提出了 “ 电影眼 ” 的理论 , 接着 , 在 2 0世纪6 0 年代初的美国 , 以德鲁、 利科克为首的一批纪录片人 提出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 , 无需采访 , 拒绝重演 , 弃用 灯光 , 没 有解说 , 排斥一切可能对生活原生态造成破坏的主观介人。 在 法国 , 以让 • 鲁什 、 德鲁小组、 梅索斯兄弟为代表的真实电影也 强调要直接拍摄真实生 活 , 排斥虚构 。 与上述观点截然相反 , 该纪录片导演莫里 斯完全否定了这些传统的纪 录片理念 , 在 他看来 , 真实电影很难捕捉到眼前正在发生 的行为。 何况世界 上不会存在绝对的客观 , 任何时期 、 任何流派 的纪录片都是带 着主观色彩的 , 毕竟在选题 、 拍摄、 剪辑方面 , 制作者是避免不 了带人个人因素的。 在 该片 中 ,导演并没有盲目地追求所谓的事 实真相 , 而是通过对案件相关人物的采访 , 间接迂回地向事实 真相靠拢。 受访者在镜头前回忆他们经历的事件细节 , 展现出 不 同的个性特征。 这些采访不 仅推动了故 事的发展 , 而且对社会层 面的剖析也进行了一番调查和审视。
不得不说,我大晚上的看这个东西还是瘆得慌,该片略有诡异的音乐 为故事叙事创造 了扑朔迷离的效果 , 而且这个音乐具有辅助剪辑的功能 , 增强 了节奏感 。 用导演莫里斯 自己 的话说 : 从每部影片来讲 , 他所 使用 的音乐 与叙事功能息 息相关 , 因为音乐还 是引领观众从 外在的现实世界进人到某种幻想世界的另一个途径 。
全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细节是片尾 的录 音机 , 这个录音机记录 了哈里森的坦白。 当我们听着哈里森心里 的话 , 看着外形小巧的录音机时 , 心理会产生激烈 的分裂 感 , 会发觉这个冷冰冰的机器顿时有了生机 , 感觉心里一惊 , 十几年的关于一个人性命的案件就这么解决了,同时我觉得亚当斯也太惨了,坐了这么多年冤牢,是我直接气死在里面。
总体来说,导演 对纪录片真实的本质探究,达成了对于直接电影的反叛和批判,也改变了纪录片在处理与现实之间关系上的传统观念,彰显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新纪录电影独特的美学特征,是具有巨大价值的纪录片



细细的蓝线The Thin Blue Line(1988)

又名:一线之差(港) / 正义难伸(台) / 细蓝线

上映日期:1988-08-25片长:103分钟

主演:Randall Adams / 戴维·雷·哈里斯 / Gus Rose / 

导演:埃罗尔·莫里斯 / 编剧:Errol Morris

细细的蓝线相关影评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