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了美国1976年在Dallas洲发生的一起枪杀警察案。
整个影片的配乐是渐高渐低的合奏乐,一开头就给出了警车鸣笛的红灯忽明忽暗的镜头,忽明忽暗的警灯也一直在影片中出现,暗示了情节是围绕这条蓝蓝的细线来上下波动。
一天年仅十六岁的David Harries开着从邻居家偷来的车在去往DALLAS洲的路上认识了Randall Adams两人挺投得来就玩了一天,在晚上回去的路上被警察拦下,再后来给出的镜头就是警察被连射五枪的画面。
整条影片的线索也从这里开始,在“正义感十足”的DALLAS洲人民对于枪杀警察这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民意都偏向于判处嫌疑人死刑。案发时临近圣诞节,也给执法人员造成了一定焦虑。突破重重困难后,警方就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了David和Adams身上。
蓝蓝的细线是道格穆德最后的辩论中提出的概念—使群众远离乱世。司法系统是区分民主社会与极权社会的那条细线。
一个是劣迹累累但才十六岁的少年,一个是前科清白有正经工作的28岁成年人,这两个人就像是站在这条蓝蓝细线的边缘。导演采访了十多个案件相关的证人、法官、嫌疑人朋友等。Randall说遭到了警官的拿枪逼迫承认犯罪,每天都要听十几二十遍电击是如何致死的,两位审讯Randall的警官却在采访当中说Randall的态度傲慢不愿配合调查。目击证人一对在加油站工作夫妇,一进审庭就指着Adams的脸说就是他枪杀了警察。和被杀警察一起执勤的女警官在听到枪声后下车时只看见一辆vega开走。当时这件案子所有的人都将Adams推过这条蓝蓝的细线,将他推到那个极权社会。
因为当时的警官只想早点破案回家过圣诞节、当时的目击证人夫妇只是看见了高高的悬赏金额。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16岁的小孩会杀人,所有人都觉得偷摸拐骗和杀人是不一样的。而这些警官这些所谓的目击证人恰恰利用了这个群情激愤的制高点来制造来编造了一个完整的犯罪事实套在了一个无辜的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在所谓民意的驱使下,蓝蓝细线其实早已不存在。在群情激愤的时候,法律可以使群众远离乱世吗?
历时六个月,在精神医生判定后Adams被判处了死刑,就在执行前三天时,Adams的律师向美国纽约法院重申诉了这案件。这个案件疑点重重,地方审判院的裁决无疑是有误的,在纽约法院陪审团审判后Adams才从死刑转为终身监禁。这些都是在愤怒渐渐消散后才得以得到的“正义”。
暌违九年,纪录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为 Randall Adams重新申冤。只用了客观陈述案件的采访还原了事件,在采访中所有人都推翻了当年的证词转变了态度。David Harries后也因犯罪被判处死刑,影片最后他承认了自己当年的犯罪事实。美国的犯罪审判体系有很大的效率问题,这也是那著名法官所说的“迟到的正义”所批判的问题。
当一切已经尘埃落定,所有失去的生命和已经造成的伤害都无法挽回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蓝蓝的细线是民主社会和极权社会的之间区分线还是仅仅只是群众激愤和平息之间时间线呢?

细细的蓝线The Thin Blue Line(1988)

又名:一线之差(港) / 正义难伸(台) / 细蓝线

上映日期:1988-08-25片长:103分钟

主演:Randall Adams/David Harris/Gus Rose

导演:Errol Morris编剧:Errol Morris

细细的蓝线相关影评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