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米之血》影评(从语言学角度)
在欧洲北部的北极地区居住的原住民中,有一个民族被称为萨米人,也被称为拉普人,但这种称呼被萨米人认为有轻视的味道。它是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分居在四个国家里:芬兰、挪威、瑞典和俄罗斯。他们的语言是萨米语,以驯养驯鹿为经济基础。他们曾经过着游牧生活,如今这种游牧生活已经由现代化的定居生活取代。《萨米之血》描述的是瑞典萨米少女艾拉玛雅决心放弃原始的游牧生活,试图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电影是冷色调的,是安静的。倔强的女孩用斩断自己的根的方式融入主流社会,回望她的成长过程我能感受到深深的悲哀。影片中女主试着用手指捏起小小的茶杯学习老师喝茶的样子是她想通过学习主流文化融入主流社会的行为。
影片中,萨米孩子们在课堂上不能使用萨米语,而是必须使用瑞典语。主流社会的瑞典语被认为是官方的,而萨米语、吟游诗无法避免地被主流社会认为是野蛮的、落后,连艾拉玛雅自己都不能抑制这样的想法。这是主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发生摩擦的现象之一,也是种族歧视和社会偏见的代表性体现,是出于主流文化对种族文化的不认同。
方言的使用。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方言的使用人口少,普通话被用为官方语言。但是,我们不能够因此下结论说:“普通话比方言更为高级。”从其他角度来看,方言比普通话有更高的文化价值,而普通话则舍弃了太多。实际上,每一种存在或者已经不存在的语言都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平等的。然而,包括萨米语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世界上的各种方言,都因为各种原因退化。主流文化不断发展,而民族文化的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艾拉玛雅的“离经叛道”让我意识到,方言或者民族语言的退化与失去并不仅仅是因为主流文化的压力,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对语言的不认同感。如果一个群体对一种语言是充满认同感的,它绝不会因为主流文化的压力而消失。比如曾经受到阿拉伯人长时间侵占的西班牙。
主流社会的压力使艾拉玛雅产生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认同感,选择放弃萨米人的生活,无论如何都要融入主流社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西班牙占少数的加泰罗尼亚人对文化与语言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加泰罗尼亚语完好地保存下来,并且至今还在加泰罗尼亚地区广泛使用,并没有受到主流的西班牙语的影响。但是,正如老师在课上所说的——在谈语言与认同这个问题是要分清指的是什么层次的认同。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社会地位的认同,还是价值观的认同?艾拉玛雅对萨米语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对其的社会地位是明显不认同的。我们面对方言时,我们珍惜它们极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由于其使用范围小,对其的使用效率是不认同的。并且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受认同程度影响是巨大的。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面对有着各具价值的语言,怎样是好的语言政策?从中国政治角度来说,语言交融是目的,交融程度越高,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越为便利,民族更为团结。然而对具体的群体来说,母语的消逝是巨大的损失。新加坡的双语政策是新加坡最为成功的政治政策之一,李光耀为了打通民族之间的藩篱,团结多民族,在多年努力下建立了以英语为主,华文或其他民族语言为辅的长期语言政策。以英语为主是为了新加坡多民族之间的往来与团结,是为了解决新加坡的内忧外患,而其对华文、淡米尔语等其他语言的保护是由于他意识到了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出于对其他文化的认同,是对语言价值的认同与尊重。
在影片《萨米之血》中,在上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瑞典一直企图同化萨米民族。当时他们不能在学校里使用自己的语言,并且影片中最为悲哀的是,当时的人类学家在人种理论的蛊惑下,认定这个民族是低人一等的。艾拉玛雅兴奋地等来远方的瑞典客人,却遭到像观赏马戏团一样的羞辱和毫无尊敬的研究。这是一种种族歧视,也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尊重。成功的语言政策,或者文化政策,应该是更为开放、宽容和包容的,维护相对稳定的共同核心,但尊重其他语言、文化的价值,在培养民族团结的同时,不应该扼杀文化认同感。

萨米之血Sameblod(2016)

又名:萨米血缘 / Sami Blood

上映日期:2016-09-08(威尼斯电影节) / 2017-03-03(瑞典)片长:110分钟

主演:琳恩·塞西莉亚·斯贝尔克 / 米娅·埃里卡·斯贝尔克 / 玛姬-多丽丝·里姆皮 / 汉娜·奥斯特罗姆 / 安德尔斯·伯格 / 卡塔琳娜·布林德 / 艾米丽娅·博斯特 / 贝塔·卡瓦林 / 玛琳·克雷平 / 尤利乌斯·弗莱彻德尔 / 米米·卡德勒 / 奥尔·萨里 / 玛丽卡·林德斯特罗姆 / 

导演:阿曼达·克内尔 / 编剧:阿曼达·克内尔 Amanda Kern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