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没有男欢女爱,没有奇崛的幻境和过于集中的巧合,没有枪战、海盗、历险、更可笑的是好莱坞式拯救地球、拯救人类为己任的超级自恋,谁还愿意去看电影,谁更愿意去拍电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的电影或者导演,如此热衷于儿童电影的拍摄。但是对于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能够欣赏到伊朗的儿童电影,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看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基迪以及阿巴斯的电影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小泽征尔说过的话——需要跪着听中国的《二泉映月》,因此,我总在怀疑或者联想,阿巴斯,这个受到黑泽明等一干世界级电影大师尊崇的大师,一向被推崇到声誉超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大师,作为一个高大壮硕的男性成年人,如此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儿童世界的美好、纯净,是不是也是用一种跪下来、和儿童们的眼睛持平的视角来表现世界呢?
阿巴斯的电影《风中飘絮》(有译作“让风带着我飞”或“随风而去”的)的名字让我觉得亲切,虽然完全不懂阿拉伯语言,但还是感受到了文化和人性中天然相通的部分。飘絮,向来是和命运多舛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里也有“飘絮”这一无依无助的意象,像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零雨打萍”,当然这一部儿童电影倒不必附会得这样严重,只是,写实的风雨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背景和故事进展的构成要素。
电影的情节简洁明了。小学生因为把球踢到了窗户上,打破了一块玻璃,老师要求他的家长来安装(毁坏物品要赔偿),但是他的父亲迫于生计,在工厂做工,忙到完全没有时间来理会,同时不能认同这是孩子的错,想让学校自己解决这块玻璃,这块玻璃的位置用一块塑料布挡着,随风鼓动。两个星期过去了,他最终被罚站在教室门口。外面下起雨来,这个班里刚刚转来一个学生,因为原来住在伊朗的一个少雨城市,没有见到过下雨的有趣,所以一直看那扇破玻璃外的雨,结果影响了全班上课,最终被老师请出去专门看雨。老师对小主人公下达了最后通谍,如果不在今天安上玻璃,以后就不能来上学了。这两个孩子放学后一起走路,新来的男孩没有犹豫地答应去找父母给小主人公借钱买玻璃。
影片的下半部分就来表现这个自己来承担责任的男孩,不到一米五的身高,两手托着一块长1米宽87厘米的玻璃,把书包塞到裤腰上,一本书压在脖子底下的玻璃上,如何走过重重风雨障碍,走到学校安装玻璃。那是一条在伊朗电影里经常可以看见的,土路、高坡、山头、河沟夹杂的,对于一个负重的孩子来说过于漫长的路(在《何处是为朋友的家》中,为把作业本还给同桌的小男孩也在这样的山村土路上迂回地奔跑过)他去买玻璃的时候经过的山间河沟,等到他历尽艰险走回来时水已经涨满。等到他在雨中走得快要晕厥,脖子底下的书本已经被玻璃切割得七零八落。
最要命的是,当他终于走到教室,自己爬到摞起来的桌子上去安装玻璃,才发现小锤子掉在了门外,等到他迟迟疑疑地下来去拉开门找,对流的大风把刚刚装上的那块玻璃吹掉了。镜头上是这个孩子绝望的脸,他没有回头,一切都打碎了。一切都是徒劳的。他看看表,离玻璃匠说的“七点半之前可以再回来找我”还有一个小时,而明天他还想上学。剩下的两分钟的镜头,是远远的孩子在飞跑,他要再去买一块玻璃。
电影里主要角色,那个赔玻璃的小男孩的表演非常出色。因为赔不成玻璃被罚站时的尴尬,看一眼教室门缝的渴望,被老师告知“否则明天就不要来上学”时的悲哀,都通过眼睛和无声的表情来传达。等到新转来的同学自告奋勇地愿意去借钱,这时他们是极其兴奋与高昂的,他们两个孩子一直在飞跑,这个时候的外景光线是明媚温暖的,甚至是轻快乐观的,色彩纯净丰富。当小男孩自己扛着玻璃艰难地攀爬过山头和树林,淌过小河,他的眼神开始恍惚,在大雨中被浇透的孩子,还死死抓住他的玻璃,又要找寻到他散落的作业本,风很大,天色是阴郁的,这个时候作为观众的我,有太多的不忍和紧张,为他心疼和担心着,等到他终于找到一个树洞暂时避雨,这时的镜头上只有那一大块玻璃,雨顺流而下,草叶子和昆虫被风打在上面,快要晕厥的他脑袋靠在了玻璃上。我提醒自己这是剧情,我知道我们有布莱希特所指的间离效果,还是心疼着。
但这不是一部赚取眼泪和同情的伪善的人道主义电影。对于一个孩子,打破一块玻璃,撕坏了同学的书,甚至其他任何一件小事,都是难以承受的塌天大祸。我们都曾经经历过那些煎熬的时刻,但是等到成人后,我们都健忘了孩子的世界里那些惊涛骇浪的瞬间。如何去承担这些偶然的错误,在孩子的世界里和成年人一样需要面对困境和考验。哲学的意义在于探索世界,这个世界的起点应该在于孩子,而不是那些故弄玄虚的犬儒主义。电影里的孩子,虽然让人时刻提着一颗心,但是还是令人肃然起敬,他不问其他,只是自己尽可能地去解决和承担了。成长的代价一点点累计起来,他才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个有担当的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清清楚楚地目睹着他成长的痕迹,一点一点地沁透到他小小的生命里。
影片的主题音乐就像这部片子的灵魂,在开始的三分钟内,最初是钢琴,短而急促,催得人发慌,提醒着时间到了,明天男孩就可能上不成学了,一分半钟后加进来低音大提琴,就像扼住喉咙的抽噎,提示我们那种压抑的低沉的痛苦和焦虑。片子最后是男孩子飞奔着去买另外一块玻璃,急促的钢琴又开始响起来,像他的脚步,一起飞奔着,正好遇到了那个需要在放学后工作贴补家用的孩子送完东西回来,他们的摩托车调头回去,低音大提琴加进来40秒,最后的一点呜咽被吞没进斜斜的夕阳里,只有两个孩子的剪影。这部片子虽然一如既往地体现了阿巴斯那种朴素写实的风格,却依然这样美丽而细腻。
无论是《橄榄树下的情人》,还是《樱桃的滋味》,还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一向爱用非专业演员来拍他的片子,用一种纪录片的真实感驱策着节奏的发展,但又远远超越了我们国内邯郸学步式的纪录片——贾樟柯纪录片风格的粗燥,张艺谋选非专业演员的做作和矫情,还有那些种种难以置评的经过修正和改良的人道主义类型片。国内很少见这样纯净的电影,这样不带成人世界烂熟的乡愿气的电影。苦难、忧伤或欣喜,都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只是表现形式各有特色罢了,无论它是阿拉伯语、印度语,英语、法语还是华文,任何过度的虚饰或者修剪都不会自然动人,不会像阿巴斯的电影这样散发人性的光辉。
……………………………………
………………………………07年的字。

让风带着我起飞بيد و باد(2000)

又名:随风飘絮 / 柳树之歌 / 风中飘絮 / Beed-o baad / Willow and Wind

上映日期:2000-04-21片长:81分钟

主演:Hadi Alipour / Amir Janfada / Majid Alipour / Mohammad Sharif Ebrahimi / 

导演:穆罕默德·阿里·法曼德 /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