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化社会和社会化人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这是我们通过中学政治课已经明白的道理。电影中的人物要和社会事件去那么“化合”一下,一般有三种方式。一,主人公就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甚至主角,此类电影屡见不鲜,从《拯救大兵雷恩》到《开国大典》,虚实都有;二,主人公历经了一个时代,废话,人的成长当然要历经时代,只不过电影倾向于把平凡个体放置于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通过新闻插入叙事,让时代进程显得宏大,让主人公戴上时代脸谱,牵引集体记忆,这类电影或精彩如《阿甘正传》或平庸如《老港正传》;三,以一个特定时期的公共空间,如一条街、一个大学、一栋建筑,去作为戏剧舞台,让空间中的众多分子粉墨登场,去描摹一个社会群像,这样的空间故事能量丰富,但不一定具有时代代表性,它们要么荒诞如《百万美元酒店》,要么小众如《流浪北京》,要么震撼如《雅各大厦沉沦记》。

这里我要说的坏典型是《老港正传》,当香港小众在回归10年之际开始追忆他们曾有的那稀薄的红色空气时,我们就知道那是他们自个的热闹,完全不可能牵引我们的集体回忆。然而在红色中长大的我们也抬起好奇的眼睛,期待着看一看,他们曾是怎样地想象我们,怎样的学习我们,这一切会很荒诞会很有意思吗?阅碟众多的影迷们或许还在想拿港左黄秋生和法左戈达尔以及意左贝洛奇奥等人比一比,对于戏剧化的表现欧洲1960年代左翼学生运动的电影,如《中国姑娘》和《讨论再讨论》,欧左们传达的是荒诞的共产主义理想,对毛派、托派和学习胡志明争论不休,而《老港正传》里的港左黄秋生只是做着关于天安门的白日梦,工会里、餐桌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远没唤起我们对那种傻傻的纯真的怀念。角色和配乐上虽然向《阿甘正传》靠拢了,但却对表现时代背景的新闻事件缺乏一种细腻处理,以至于没有合理过渡,导演赵良骏只是简单的通过从1967到2007的新闻片去提醒观众:看着,时代要影响他们了!小孩的气球爆了,纳斯达克崩盘了,和阿甘一样傻却总爱夸张难看表情的郑中基去撞墙了;港左们1967游行的新闻片断后,老左和老右两个邻居大打出手。这些就是赵良骏所认为的时代深刻影响着人们吗?还不如让一群演员围坐餐桌前,随各个年代的电台新闻去即兴表现应有反应呢。观众只看到一对善良的老夫妻和他们忙乱的儿子,无法透过影像去对时代有感同身受的参与感,宏大只存在于导演自我想象的内心。

好典型是三个多小时长的埃及电影《雅各大厦沉沦记》,同样是与我们集体回忆无关的生活,却以最通俗剧的方式描摹出一幅颇具震撼性的社会群像。以一堆刻印历史痕迹的大厦历史闪回画面开头,从美国投资大亨建楼成为旧时代开罗地标之一,到纳赛尔争取到埃及独立后大厦的主要居民成为军属,再到各个阶层在新时代里混居和大厦的衰落,短短3分钟的专题片式交待,观众就有了去审视这个“人类金字塔”的期待,想看看楼上楼下,屋里屋外究竟是怎样不同的世界。

宽敞的大户型居室,那是没落贵族最后的栖息地,角色代表是风流老头Zaki,他被尊称为帕夏(Pasha,土耳其和北非旧时对高级文官的称谓),享受着旧时帝制遗留给他的最后一点恩惠,于是这种尊重后面充满着阳奉阴违,满腹鬼胎的邻里等待着Pasha们最后的落幕。同样宽敞的新居里,还有着七十多岁的暴发户Hagg Azzam和作为知识新贵的报社主编Hatim,前者自以为能量颇大能控制政府生意并为迎娶二房是否容安拉之许而苦恼,谁知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竹篮打水一场空,尝到了真正当权者的利害,后者是阿拉伯世界大胆刻画的同性恋,有着可怕记忆的童年,并以金钱在大厦周遭的同性穷人身上寻求真爱。Hatim以为得到了低级别士兵Rabbuh的真心,却在目睹Rabbuh妻离子散的人伦悲剧后被抛弃。而顶楼贫民窟原是军属养鸡的地方,现在居住着Taha和Busayna这样的贫苦恋人,美丽的Busayna要养家糊口不得不屈从于雇主淫威,奉献身体,而遭到爱情打击的Taha选择叛依宗教圣战事业,在学生运动中出头后惨遭军警性骚扰,并以自毁的方式完成了远低于圣战目的的个体报复。

原著小说里,作者刻画着悲观的群像,将希望寄托给虽然没落但品德高尚的贵族Zaki和选择圣战的Taha,而为了突出悲剧性,更让同性恋主编Hatim惨死于恋人Rabbuh的拳头之下,对于美丽的Busayna,也是让其在遭遇了肉身的不幸后才得以凤凰涅磐,跟随觉醒贵族Zaki走向新生活。而电影导演Marwan Hamed毕竟只有27岁,他看待社会群像的方式显得更是非分明些。他爱憎分明的挑出作品中自己不能认同的角色,让Hagg Azzam去承受生意、爱情和性方面的彻底失败,导演不能忍受浅薄的暴发户;让选择圣战的大学生Taha在完成对性骚扰他的军官的报复后随即死亡,不留一点同情,导演也不和极端宗教势力站在一边;对同性恋主编稍有恻隐之心,让他倾吐童年阴影(这段描写是影片少有的不自然之处),并死于另一个社会男子的拳棍之下。他热爱书中的贵族Zaki和魅力女子Busayna,让他们在结尾时得以热恋,并且是那种共同历难后,相濡以沫的童话式跨阶层恋爱,甚至,Busayna的身体还是干净的,曾经的叙利亚雇主只是对她隔裙骚扰。结尾,Zaki与Busayna牵着手,踱步走向黄昏的大街,你可以认为这是浪漫后还要回归残酷现实生活,也可以认为这是如同《卡萨布兰卡》般“这是一段伟大友谊的开始”,因为Zaki对Busayna许诺了巴黎梦,背景音乐当然也就是那美好而虚幻的《La vie en rose》(玫瑰色的人生)。

《老港正传》结尾,突兀的迸出一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申请表,导演给老左实现毕生愿望同时也迫不及待的向北京奥运赶快敬礼,这是他理解的时代感。《雅各大厦沉沦记》结尾,给人一种迈向新生活的期许,如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头也不回的离开那条记载他成长的《米格尔大街》,它对时代里包含着的人们描述充分,任务完成,是时候有个新的开始了。

雅各大厦沉沦记عمارة يعقوبيان(2006)

又名:亚库比恩公寓 / The Yacoubian Building

上映日期:2006-06-21(埃及)片长:161分钟

主演:Adel Imam/Nour El-Sherif/Youssra/Essad Youniss/Ahmed Bedir/Hend Sabry/Khaled El Sawy/克罕尔德·萨勒 Khaled Saleh/Ahmed Rateb/Somaya El Khashab/Bassem Samra/Mohamed Emam/Youssef Dawood/Talaat Zakaria/Yehia El-Fakharany

导演:Marwan Hamed编剧:Alaa' Al-Aswany/Wahid Ha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