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家佛山工厂拔高到中国工厂的高度是我的不对。以下是我观看该片后的思考:中国工厂到底缺什么?
首要是企业认同感。第一集中,残疾工人直白地说,做多做少工资都是一样少,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一定选择离开。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他“特殊身份”而得不到常人的工薪待遇,心里不平衡造成的。到第三集,五金部员工因为工序要求抓紧了、工资被暂时抵押了而纷纷离职,就连老板的侄子也把辞职的狠话撂在桌面上。给人的感觉是:底层员工对待自己工作的企业,就像对待自己衣柜里的衣服,喜欢便穿上,觉得被约束了就丢掉。
他们身上再看不到一种叫做“认同感”的东西。这和第一集的主人公――将退休的HR,第二集中被架空也干劲十足的女设计师,第三集工作13年的车间主管完全不一样。不知为何,我竟有感觉,一家企业成功的关键可能是这些抱有“认同感”的人。中国工厂不会缺人的,走了几个很快又会来新的,招工广告年年都张贴出来,企业的订单却不会停下来――中国工厂真正缺的是能将手头工作视为“终生职业”的员工,是熟练工人,是退休下岗后依然能被一通电话就叫回来的可爱的管理层。这种员工不是没有,只是太少,少到可能根本无法再去支撑MADE IN CHINA这个庞大的霓虹招牌。
然而,培养职工的“企业认同感”多么重要。这不禁让我想起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对日本食品厂、松下电器、出租车公司等典型日本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状态的纪实:将工作当做神圣之事,抱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态。无论是在镜头前情不自禁地表示对自家产品的喜爱、对企业“不争气的办事效率”破口大骂却坚守岗位、自觉执行公司严苛甚至“变态”的规章制度……正因为有这些员工的支持,日本的制造业才能在中国工厂的冲击下依然挺立。而对于将死的中国工厂而言,这东西难道不是制造业神话再现的符咒?
有人会质疑员工的工作态度是他相处的时代直接造成的。可在招工更困难、老龄化更严重的日本,同龄的中国员工,不也秉持着对自家企业的“认同感”吗?低端劳动力市场的空缺不应该是底层员工流动性不减反升的理由。“工匠精神”也是基于工人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效力的企业的认同。
怎么培养中国工厂的企业认同感,是我未来HR要思考的问题。
我在东莞长大,2008年以前,住的房子后面有一个村,村里的房子都租出去了。镇上的工厂一间就是上万人。
现在,步行街的阿姨,也说回了本地话,工厂的篮球场绿了。
身边依然有服装厂,五金厂,家具城的公子和千金。但只遇到一个说要继续干下去。“创新啊,不做传统制造业了。”
酒店改成了养老院,世界越来越好。

中国工厂(2017)

主演:向安奎/潘林/谢志

导演:喻峰 Feng Yu/周凝 Ning Zhou/刘钰莎 Yusha Liu/王绮娴 Qixian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