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此片回忆起2019年的顿河地区考察之旅,借此机会附上一些中文圈目前稀少的当地的人文历史建筑背景介绍,以及在当地几个主要博物馆了解到的一些珍贵资料,作为对电影的补充。本文暂且不对电影本身做过多评论,而是对博物馆了解到的资料和影片情节的呼应进行对比。

新切尔卡斯克(Новочеркасск),是历史上顿河哥萨克的第二个首都,因为第一个首都——修建在顿河边上的老切尔卡斯克这座“水与火之城”在历史上频繁发生水灾与火灾,城市几次被毁,因此顿河哥萨克阿塔曼(首领)、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俄军英雄普拉托夫决定另建一个新的哥萨克首都,这便是新切尔卡斯克。在1918-1922的俄国内战中,这座城市是克拉斯诺夫政权“全伟大的顿河军事国”的首都所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哥萨克和帝俄的记忆。相对于具有“俄罗斯城市”、“商业城市的”行政上的州首府顿河畔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在当地人心目中更有“哥萨克城市”的味道,在今日依然是老顿河人和有哥萨克情节的当地人向往的城市。

影片开头出现的新切尔卡斯克大教堂和凯旋门

源自顿河哥萨克历史博物馆:新切尔卡斯克中央大道在19世纪前期的样子,当时已经有了圣米迦勒教堂和凯旋门,但还没有主升天大教堂

片中一开始出现了三个新切尔卡斯克的标志性建筑:远处正中央的主升天大教堂(Собор Вознесения Господня в 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е),右侧的大天使米迦勒教堂(Церковь Михаила Архангела)以及南凯旋门。其中凯旋门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打败拿破仑之后,为纪念胜利而下令修建的。新切尔卡斯克总共修建了两座凯旋门,片中出现的是南凯旋门。

影片中的南凯旋门,这是北面的样子

今日的南凯旋门,正面的样子

今日的大天使米迦勒教堂,是当地主要教堂之一

主升天大教堂

主升天大教堂方案于1805年设计,于1811年开始修建,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座大教堂居然一修就修了近100年才完工。建设从1811开始,修到了1846年,结果地基下陷,整个圆顶塌陷了,之后清理了废墟,整理干净,于1852年重新开始修建,修到了1863年又发生了塌陷。第三个方案就是如今的版本,直到1891年,才竣工,这次第三方案把地基下挖了20米,总算稳固了。

影片中出现的新切尔卡斯克市委大楼,即阿塔曼宫

电影中房顶上的标语非常还原

影片中一开始出现洒水车的大楼是新切尔卡斯克市委大楼,在历史上这里是阿塔曼宫,即顿河阿塔曼的官邸。这也是1962年悲剧事件上演的主要地点。

展厅展出的1960年代的市委大楼(阿塔曼宫),上面矗立着“光荣归于苏联人民!”

今日的阿塔曼宫,是市两大主要博物馆之一

阿塔曼宫以古典主义风格建造,修建于1860-1963年,建筑师为帝俄建筑学院院士伊万·瓦里普列德(И. О. Вальпреде ),宫殿的修建是当时的顿河阿塔曼哈穆托夫(М.Г. Хомутов)亲自监督的。在今日,这里是新切尔卡斯克的两大主要博物馆之一,另一个博物馆是顿河哥萨克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南俄最优秀博物馆。阿塔曼宫博物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二楼的阿塔曼宫原状陈列、一楼的顿河阿塔曼珍宝馆和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纪念展厅。

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纪念展厅入口海报

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纪念展厅

在阿塔曼宫的一楼,可以参观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展厅。

展出的赫鲁晓夫时代宣传海报和报纸

展厅展出:赫鲁晓夫时代的货币

在展厅中讲到,1961年1月1日起苏联发行了新版货币,改变了币值面额,并同时高了卢布对外国货币的汇率。这是导致经济出现问题、工人发不出薪水的直接导火索之一。

影片中出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正门

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相关展出,左上角为赫鲁晓夫海报,下面是一模一样的正门照片

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工人制服

粗劣的馅饼配“特制牛奶”,就是当时工人的标准食物

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工人画像

游行的相关展出

展厅中展示1962年6月1日,工人开始罢工游行时时,喊着的口号“肉,黄油,提高工资!”

展厅展出: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厂长库罗奇金

讲解讲到,而影片中未演出来的一幕是,在新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罢工的第一日,工人们要求厂长出来对话,说物价飞涨,人们吃不起肉了。时任厂长的库罗奇金非常粗暴的面对工人吼道:“你们吃不起肉,难道不会吃面包吗?”,引发群众愤怒,矛盾因而激化。

展厅中展出的工人罢工截断铁路的场面

影片中克格勃官员在罢工者身上画X标注的场面

展厅中展示的克格勃解密照片

电影中出现的克格勃官员在照片上对罢工者画X标记的一幕非常符合史实,在博物馆展厅中展出了大量这样的解密照片。不过稍微有一点不同的是,历史上照片是用红笔标记打X的,而电影中用了铅笔。

电影中标记积极煽动者的一幕

展厅中的展览:克格勃解密照片积极煽动工厂罢工参加游行的人

正如影片中所展示的,因为参加游行的工人数量众多,不可能全部识别,因此克格勃专门标记了积极者,作为之后抓捕的方向。图为展厅展出的一名被打上了X的“积极者”,而左边的妇女则未被标识。

影片中米高扬提到顿河是反革命中心的一幕

读过《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的会了解,新切尔卡斯克和顿河流域是白军哥萨克活跃的中心,在内战中是反布尔什维克中心。而内战中的顿河哥萨克阿塔曼卡列金也自杀于此。顺便说,阿塔曼宫博物馆如今还在卡列金自杀的房间建立了一间卡列金纪念展厅。

白军阿塔曼卡列金自杀的房间展厅,该房间原为阿塔曼的接待室

展厅展出的,当时的汇报文件

在事件发生后,苏联当局非常担忧哥萨克暴动再现。展厅中展出了一些文件,提到苏联高层当时非常担心一旦新切尔卡斯克出事,很快浪潮将席卷罗斯托夫。

电影中提到军校生的场面

今日市中心士官生军校大楼

影片中提到调集军校生的一幕并非偶然。作为哥萨克首都的该市,在帝俄时期便有着悠久的士官生军校传统。苏联时期继承了当地这一军事化教育的传统。士官生作为武装力量的后备力量,在必要实况承担着执行军事任务的职责。图为今日市中心士官生军校大楼,镌刻在墙壁上的列宁勋章、苏联近卫军勋章依稀可见。

电影中提到罪犯众多的场面

影片中提到大量工人成了罪犯这一幕也是有背景的。新切尔卡斯克的罪犯猖獗也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历史。在俄国历史上便有着“罗斯托夫爸爸、敖德萨妈妈(Ростов папа, Одесса мама)”的说法,指罗斯托夫和敖德萨这两个城市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犯罪城市。这句话的典故出处是在过去抓到罪犯需要登记的时候,问罪犯父母是谁,而这些罪犯往往自由流落贫民窟的孤儿,他们的标准回答是“我没有父母,我爸爸是罗斯托夫,妈妈是敖德萨”,于是这个名声由此传开。而新切尔卡斯克作为罗斯托夫的临近城市,人口流动极大,因此罪犯猖獗、人数众多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问题。

展厅展示:6月2日工人游行路线,最终目标为市委大楼(阿塔曼宫)

解密照片,工人们打着列宁像和红旗游行的一幕

电影中打着列宁像游行的工人

坦克在新切尔卡斯克

展厅中讲到,当群众游行至市委大楼(阿塔曼宫)的时候,要求见领导,却忽然遭受了枪击...

展厅展出的惨案复原图

原状陈列

受害者之一的亚历山德拉·莫斯卡利琴科在遇害时手中的提包

在展厅中有惨案事件的原状陈列,右上方血红色背景中的照片是当时死在广场上的死者。下面的物品是当时在广场上丢弃的物品原件,而右下角的四块砖头则是当年惨案发生时的广场石砖原件。

向人群射击的士兵,展览画

遇害者们

展厅中展出了广场上的部分死伤者照片,上面两排为死者,下面的是负伤者。根据展厅中的讲解,总共死亡26人,伤87人。至今无法确定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谁下令开火的。

今日的阿塔曼宫门前公园,当年惨案发生的地方

米高扬会见市民

展厅中展出了米高扬在事件结束之后,于1962年6月4日,也就是惨案两天后会见了市民代表,亲切慰问并进行了合影。苏联官方致力将此事淡化,严密封锁消息。

克格勃的对苏共中央的报告,绝密文件

展厅中展出了事件结束之后,克格勃对苏共中央的事件经过汇报,解密的绝密文件。

被判处死刑的7人

被判处流放的人们

事件的后续处理:总共有112人被判刑,其中7人被判处死刑,其余人均获刑10年流放。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对母子的命运

一对令人深刻的母子事迹,这位名为瓦连金娜·瓦江茨卡娅被判处了10年流放西伯利亚,在她被流放的时候,他的儿子任尼亚只有3岁7个月,从此成为孤儿,遭受社会的冷遇和歧视,并且没有人敢告诉他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会遭受这样的对待。

瓦江茨卡娅在古拉格中的证件,以及在古拉格中和女犯人们合唱“祖国之歌”的照片

《苏联的血腥星期六》一书

展厅中展出了西方对此事的描写作品,《苏联的血腥星期六》一书。

影片中的场面

死者被秘密安葬在顿河各地

正如影片中讲到的,此事在苏联被列为国家机密高度保密,而死者也未被集中安葬,而是被分散安葬在偏远的顿河各地。很长时间里,死者家属都无法知道他们被安葬于何处。

普京的导师、后来的圣彼得堡市长阿纳托利·索布恰克

普京的导师、圣彼得堡市长索布恰克在1989年5月召开的第一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最先提出要揭开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惨案的真相。之后死难者的发掘工作由“新切尔卡斯克悲剧基金会”进行。

展厅展出:1990年民众对此事发起第一次集会,民众联署要求对此案平凡

展厅展出:死者安葬和神父们举行安魂弥撒

1991年6月2日,在阿塔曼宫门前举行了死者的安葬仪式,并树立了慰灵碑。

阿塔曼宫外墙上的标牌

在今日的阿塔曼宫外墙上贴着一个并不太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纪念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悲剧的牺牲者”。

标识牌和慰灵碑

阿塔曼宫门前如今绿树成荫,是孩子们嬉戏喧闹休闲的公园。而在公园靠近宫殿正门的一个路灯上,赫然写着醒目的标识牌,上面写着“1962年6月2日,在这个广场上,新切尔卡斯克游行工人们被枪杀”。

慰灵碑

在标牌的边上,有一个小小的牺牲者慰灵碑,上面没有多余的铭文,只有“1962年6月2日”和一个东正教十字架。

阿塔曼宫正门和喷泉

如今的阿塔曼宫门前重建了公园,室内二层也恢复了当年顿河阿塔曼的华丽内装做原状陈列。如今的这座宫殿依然美丽,在静静地向游人诉说往事...

2012俄剧《罗斯托夫往事》海报

顺便说,这是本人目前看过的,俄国拍摄的第二部关于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影视作品。较早之前还有一部《罗斯托夫往事(Однажды в Ростове)》,是2012年俄国拍摄的24集电视剧,故事主线围绕罗斯托夫黑帮在苏联时期的传奇故事,但前三集详细讲述了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电影中比较遗憾的完全略去了拒绝向工人开枪的苏联将军、二战英雄沙巴什尼科夫将军,而在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有完整的演绎。可惜就是这部剧目前没有中文字幕,不懂俄语的观众难以观看。

影片中的史实错误:沙巴什尼科夫被替换成了普利耶夫

中英文字幕翻译错误:俄文念的是генерал(将军)。而中英文字幕都写成了上校

1962年普利耶夫为高加索军区司令,沙巴什尼科夫为副司令

最后是影片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和目前网上流传的中英文字幕翻译错误问题。俄文念的是генерал(将军)。而中英文字幕都写成了上校。普利耶夫是当时的高加索军区司令,是将军而非上校。

影片中出现了普利耶夫抗命的场面。然而事实上这里替换了真实的抗命人物——1944年的苏联英雄、坦克兵中将沙巴什尼科夫将军。全名马特维·库兹米奇·沙巴什尼科夫(Матвей Кузьмич Шапошников),1962年时任北高加索军区副司令。

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的沙巴什尼科夫拒绝用坦克攻击人群的一幕

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普利耶夫下令坦克开火的一幕,可以看到有小胡子和两次苏联英雄这一点与史实和电影中一致

历史上正是伊萨·普利耶夫直接下令调兵镇压,而沙巴什尼科夫抗命的。电影里把这一段完全略过,还把两个人物混淆了。而在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有完整展现这两个人物。此外,电视剧中也演绎到了是沙巴什尼科夫下令不分发弹药给军队,而普利耶夫施压催促。

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人民越过坦克的一幕

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的惨案士兵射击人群的一幕

电影中也没有演出历史上的名台词,而在电视剧《罗斯托夫往事》中有演出:面对人群,沙巴什尼科夫向上司伊萨·普利耶夫回答:“我没有看见面前有需要用我们的坦克攻击的敌人(Не вижу перед собой такого противника, которого следовало бы атаковать нашими танками)”。电视剧也对沙巴什尼科夫的后续有详细演绎,包括事件之后他被克格勃调查,宣布为精神病、软禁等等。

关于沙巴什尼科夫将军更多详细可参考文章:Старохамская К. Ю. Что случилось в 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е? Генерал, который не стрелял 在线:https://shkolazhizni.ru/archive/0/n-11113/

文中所有照片均为本人实地拍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亲爱的同志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2020)

又名:Dear Comrades / Dorogie tovarishchi

上映日期:2020-09-07(威尼斯电影节) / 2020-11-12(俄罗斯) / 2021-01-29(美国) / 2021-02-05(美国网络)片长:120分钟

主演:朱莉娅·维斯托斯卡亚 / 弗拉迪斯拉夫·科马罗夫 / Andrey Gusev / 尤利娅·布罗娃 / Sergei Erlish / Alexander Maskelyne / Goga Pipinashvili / 

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亲爱的同志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