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宁娜》最初对于我来说,有两大看点,一是美女,一是名著。对美女+名著模式的好感源于曾一度很迷恋的经典影片《乱世佳人》,果然苏菲的电影亦没有让我失望。然而改编名著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一流的演员,观众对原著含混与空白处的想像很难迎合,正所谓“大象无形”,这“无形”处用“有形”来替代,是必在境界上会大打折扣的。考虑到诸如此类的因素,我是做好心理准备才进入影片的,只是没想到,电影是这等唯美与出色,尽管不如原著丰满,它却再现文学作品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元素。

影片一开头便是列文被狼(熊?分不清楚)追逐至一个深深的地洞,洞口是野兽的嚎叫,洞内是老鼠在秽物中钻营,双手抓住藤条的列文呼吸急促,紧迫感瞬间袭来,抓住观众的神经。影片此处营造的生存困境与生命紧张感别出心裁,让我不由得对编剧导演产生钦佩之情。

电影的另一个巧妙之处是叙事角度。这也是与原著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有所不同,影片的叙事主人公是列文,他在整个影片中与安娜只有一幕短暂的正面接触(原著对二人会面有较大篇幅的描写)。列文的叙述是有着爱慕、怜悯之情,而又不失客观,他对生命的看法与领悟将影片升华,给人以慰藉与关怀。影片最后将与渥伦斯基在列车包厢里对话的谢尔盖置换成列文也别具匠心,起到同样效果。

曾以为俄罗斯总是冰封雪冻,一片凋零冷寂。看了这部电影,却收获许多美的感受。当然,电影的色彩基调还是凝重的黑,以及点缀着的惨淡的白。安娜黑色的礼服黑色的面纱,显得庄重严肃,紧裹着体内似火的欲望,形成一种莫名的压抑。列车像一头怪物,与冷冰的铁轨撞击,黢黑的画面仿佛一个吞噬生命的巨大黑洞,紧张、沉沦。白雪皑皑是俄罗斯标志风貌,在这样一个悲剧电影里,更加烘托出肃杀苍凉。安娜在纷飞白雪中颤抖的双唇,有多少难言的矛盾痛苦和纠缠。当然电影并未一味压抑与折磨观众,它时而切换成明丽的画面,舞会的华彩与欢快,是二人心照不宣的激情的一个燃烧点;明媚青翠的乡间风光,是短暂的宁静、幸福与生命的象征。心随之开阔,被这安详温柔的美所打动。

影片的摄影亦值得称道。对苏菲•玛索忧伤双眸的多处大特写,勾画出安娜传神的美,以及复杂的内心;舞会上全景与特写的交互运用,吉蒂表情中的哀怨与绝望,流露无遗。拍摄角度的选择也对影片效果产生了重要作用,例如开头一幕的仰视镜头,给观众营造压抑感的同时,亦突出了影片所表现主题之一,生命的崇高感。

且先不论内容吧,我想,这部电影是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的。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997)

又名:浮世一生情 / 爱比恋更冷

上映日期:1997-04-04(美国)片长:108分钟

主演: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肖恩·宾 Sean Bean/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Alfred Molina/米娅·科施娜 Mia Kirshner/詹姆斯·福克斯 James Fox/费奥纳·肖 Fiona Shaw

导演:伯纳德·罗斯 Bernard Rose编剧:伯纳德·罗斯 Bernard Rose/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安娜·卡列尼娜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