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我一点都不可怜安娜,甚至还有点不理解她。可是随着情节的推进,我才意识到安娜的悲哀,她明明是最无可奈何的一个人,夹在卡列宁和弗伦斯之间,夹在资产阶级的贵妇之间,夹在当时爱情的普世观中,她最值得同情。作者显然并不否定安娜的追求爱情,甚至不制止安娜动心后的越礼行为,却指引着安娜一步步走向毁灭,走向黑暗无尽的车轨,用没有信仰不配走向天堂的死亡方式作为她的悲剧结局,但是安娜是多么的内省,临死之前她甚至没有任何怪罪,没有抱怨,没有愤恨,用尽自己灵魂里最深处的力量,向上帝祷告:主,请宽恕我。
安娜的丈夫是一个贵族,绅士、有名望。当时所有的贵族包括贵妇似乎都秉持着爱情是年少时的幼稚,嗤之以鼻。当她们聚会时总爱把当时的幼稚拿来当谈资,感慨当时的愚蠢,只有按照身份的配对结合,才是符合神主的旨意,是正确的“爱情”。安娜早早的嫁给一个贵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作为贵妇,她对这种婚姻关系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只是觉得大家都这样,那么那这也会是属于她的命运轨迹。
直到那个与18岁的吉蒂的斗艳舞会,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安娜美得耀眼,似乎身上的礼服只是她的陪衬物,只要她站在那里,你的眼光就会不自主投向她。从安娜与弗伦斯的偷情的那一天开始,她的生活就绝对不会安宁。但是她的丈夫,卡列夫,是一个绝对理性的人,他无法责怪安娜,无法不同意安娜的请求,甚至允许安娜出轨后,肚子里小孩的存在,就像安娜是一个背弃丈夫儿子家庭的女人,而他是最可怜的受害者。我彻底被他的理性给欺骗了,我以为他所做的一切,还是出于他爱安娜的善良,可是在当时的贵族阶级,哪里存在着爱呢?但凡他和安娜之间存在爱情,安娜怎会把感情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但凡有爱,拥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安娜怎会轻易的将它摧毁?面对他,两人之间不过是一张冰冷的契约,甚至知晓安娜的出轨,他还要求安娜履行妻子的职责,进行不可理喻的婚内强奸,来宣告自己的占有权。
安娜不同于他理性的丈夫,理性是冰冷的,功利的。卡列夫面对已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动情,他理性得可怕,只要维持自己绅士的品格和风度,明明不爱自己的儿子,也要把他栓在自己身边,导致安娜无法和他离婚,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有正当的身份。始终以一种通奸、婚外恋、出轨的身份生活在那个各处都充满偏见的社会里,因此安娜也失去了社交。安娜的爱是热烈的,是席卷式的,感性的,她只要爱,其他什么都可以放弃,不要尊严、地位、朋友亲人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儿子。往往到这时候,每个人都会陷入一种极度的不安,尊严地位、朋友亲人是稳固的,静态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但是爱情呢,寄托在另一方的身上,被环境和新进的人选等因素不间断的影响着,是动态和不稳定,他的心意随时都有可能改变,只要有一点点涟漪都能激起她的猜忌和不安,当意识到失去了弗伦斯的爱,也就真的一无所有。安娜拒绝过弗伦斯,她内心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却是使她幸福的,就像飞蛾扑火的那一刻,什么也顾不得。她信任弗伦斯,无比坚信他们的爱情,可安娜是否有勇气承担这份信任破裂的风险呢?直到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握着却不能脱身,进退两难,既回不到过去,也无力挽回这爱情的新鲜感。日子是难熬的,痛苦和猜忌也是一天天所积累的,没有谁是因为一时冲动而选择轻生,那些难过无助又一次次忍耐的眼泪你都看不见,就像堤坝下逐渐因侵蚀而拓宽的裂缝,你看见的,只是它崩溃的那个瞬间。安娜的悲剧选择是她生而无望的无力感、也是同样被爱情、婚姻和制度观念牵绊的一代女性的投射。
抛开社会制度、阶级和偏见,就单单从安娜和弗伦斯的爱情而言,这种悲剧在现如今同样有着现实意义。每个深爱着不惜舍掉一切的女性,不要金钱、地位和其余的社会关系,一股脑的扎进去,只要对方死心塌地的爱,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和社交,全身心的依附于对方,却不曾想到当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时对方还是否和自己一样秉有那一份真心。直到今天,男人依旧成不了弗伦斯,女人却前仆后继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Anna。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997)

又名:浮世一生情 / 爱比恋更冷

上映日期:1997-04-04(美国)片长:108分钟

主演:苏菲·玛索 / 肖恩·宾 /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 米娅·科施娜 / 詹姆斯·福克斯 / 费奥纳·肖 / 

导演:伯纳德·罗斯 / 编剧:伯纳德·罗斯 Bernard Rose/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安娜·卡列尼娜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