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听说《河》这部电影是在拉萨的时候,那个时候晚上看完布达拉宫的夜景不知该去哪里,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了《绝命海拔》。在等待入场的时候,看到了“齐放,喧嚣中的独行者:首届青年电影巡展”这个活动的海报,而且边上还贴了几张电影海报,其中就有《河》《少女哪吒》以及《寻找智美更登》。

当时一眼就看到了《河》的海报上的这个小女孩,眼神中全是精灵般的灵动,不仅有她这个年纪本就该有的可爱,还有远比这个更深层的早慧和忧伤。当时就特别想看这部电影,在询问了工作人员之后,得知这次巡展要半个月之后才放映,而那个时候我大概已经离开拉萨了。

虽然这个展映活动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但是当时的我蜗居在偏远的小镇大理,实在没机会看到这部电影。

自那以后,对那天看见海报的几部电影念念不忘。当时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了解就只有这个小姑娘的面容而已,连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都不知道,更别提导演是谁了。后来在今年北影节的排片上看见这部电影,便迫不及待地买了票,以满足期待已久的心情。

最后终于在昨天晚上看到了这部电影。其实整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用九十分钟就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关系而已。电影里的很多时间,画面里都只有一两个人而已。但是电影里有着许多象征性的意象,河流、小羊、天珠。

在我看来,电影中这一个家庭中三代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父亲和小女孩之间的沉默寡言,母亲和小女孩之间温柔的交流方式,父亲与爷爷之间的隔阂以及小女孩与爷爷的亲近。

父亲和女儿在交流上基本没有互动,常常是女儿一直在说,父亲十句之间才回答一句;或者是父亲对女儿威严的命令:走。回家。上车。没有互相商量的余地。当然,父亲也会为女儿心爱的小羔羊而费心费力。在确定小羔羊死去之后,为了不让孩子伤心而隐瞒着她。

而母亲与女儿之间的交流又完全不同了,母亲会称她为我的小宝贝,会为了不让她吃奶而用小谎言骗她;为了哄伤心的她而用尽方法;让她摸摸自己肚子里的小弟弟。当然也会因为不耐烦而说她讨厌。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亲作为权威存在,寡言少语;母亲温柔冷静,操持着整个家庭。这个家庭和其他所有家庭一样,有着相似的幸福,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幸。

电影中的小羊羔正是女孩的写照,失去母亲的小羊羔只能以人工喂奶,而即将生孩子的母亲也开始给小女孩断奶。电影里出现了好几次,小女孩拿着给小羊羔喂奶的羊角瓶偷偷地喝一两滴奶,每次喝完之后就非常迫切地去问母亲要奶喝,而母亲从来都是拒绝她的。

至于父亲与爷爷之间的隔阂其实源于一件小的事情,却成为贯穿全片的伏笔。

像很多藏族老人一样,爷爷是一个自小便出家的僧人,背诵了很多的佛经和颂词,希望能够在佛学上有所精进。然而,当文革开始之后,藏传佛教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藏族僧人被迫还俗。爷爷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俗,娶妻生子,还有了另外的名字。

但是爷爷似乎一心都在佛学上,等到政策改了之后,爷爷又选择了离开家庭去苦修洞里诵经拜佛,成为当地颇有威望的僧人。

作为一个苦修的僧人,爷爷对生离死别非常淡然,一直觉得死亡就在那里存在着,亲人的看望并于事无补。所以在他的妻子,也就是奶奶弥留之际,希望能够见最后一面时。爷爷拒绝了,认为倒不如为她多诵经祈福。

而这正是父亲跟爷爷的隔阂所在。父亲觉得爷爷在自己母亲人生最后的时候都不能满足她小小的要求,这是违背人性的做法。最后说出这个伏笔的时候,父亲骑着摩托绕着母亲和女儿转圈,神情激动地大喊:他甚至连那条河都不愿意过来。

奇怪的是电影中基本没出现过这位爷爷的正面特写,有的也仅仅只是父亲在摩托车的后视镜里悄悄地偷看他的脸。电影中出现更多的是他红色的袈裟,厚厚的靴子。还有一个细节,当护士问起他的名字的时候,父亲说了他的俗家名字,而爷爷却异常认真地纠正过来,改成他的佛家名字,说这才是他的名字。

这些细节也正是爷爷一心向佛的明证,而这也正是当时的父亲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所以,即使在爷爷生病的时候,附近所有的人都赶去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僧人,父亲还是不愿意去面对爷爷,即使被全村的人看不起说成是坏人。

父亲前后一共去看了爷爷三次。

第一次在春天刚刚来临之际,河水微微有些解冻,在母亲的逼迫下,父亲带着干粮和酥油茶前去看望爷爷。但是他的内心是不愿意的,所以他只是让女儿去看了爷爷,而自己却在山坡下等待;

第二次,在女儿的哭泣中意识到自己不能成为村里人所说的抛弃爷爷的坏人,带着女儿再次出发。这时河水已经解冻了一半,河面上已经开始有冰窟窿了。但是却因为上次埋在土里的馍已经坏了,心灰意冷地扔在河里之后便回去了。

第三次,夏季已经来临,河水已经完全解冻了。父亲再次去看完爷爷,而此时的爷爷已经去了县医院。医院回来的路上突起暴雨,爷爷和小女孩躲在小桥下避雨,而父亲骑着摩托车仰面迎向了高原的春风化雨。最后,浑浊汹涌的河边,一家三代人静静地坐着晒太阳。爷爷说:别着急,等河水清澈了再过河吧。坐下来晒一会太阳。

这条河正是父亲和爷爷隔阂的象征,从冬天到春天慢慢解冻的过程,也正是父亲慢慢地化解心结重新接纳爷爷,开始关心爷爷的过程。

电影结束后的导演交流会上,导演说是先遇到央金拉姆(电影中的小女孩),才为她写的这个剧本。本来剧本只是一个更简单的,只有父母女孩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觉得有些单薄,所以把另一个剧本中的创意——一个离开家庭的僧人的故事慢慢揉进这个剧本里。

导演说,父亲和爷爷之间谁都没有过错,他们都在在自己的信仰里做出自己最正确的选择。而他们之间的隔阂是来自历史的造成的伤口。

非常喜欢导演加上去的这段爷爷的故事,否则或许电影就变成完全另一个样子。有了爷爷之后,这个家庭变成三代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厚重而有质感。而那美丽空旷的高原,远处白雪皑皑的雪山,大面积草原化成黑点的几个人和羊群,更是让人非常向往。

河གཙང་པོ།(2015)

又名:Gtsangbo / Fluss / River

上映日期:2015-02-11(柏林电影节) / 2015-05-28(上海电影节)片长:94分钟

主演:央金拉姆 Yangchan Lhamo/格日才旦 Guru Tsedan/仁增卓玛 Regzin Drolma

导演:松太加 Sonthar Gyal编剧:松太加 Sonthar Gyal

河相关影评

Jane
Jane •
bolo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