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放映电影的时候,影片还没结束,不少同学就反映:《青春,爱人,事件》看不懂,整个故事莫名其妙,混乱不堪,属实似乎烂片中的烂片。对此片评价极低。
造成这种评价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电影确实是烂,无法入目。另一种就是这一代电影观众普遍是被好莱坞式大片和CCTV-6的废片养大的一代,对电影的看法是纯好莱坞式的,纯商业性的,总认为好电影就是要“过瘾”“感动”“深刻”什么的,对电影的评价极为模式化,从而误解了电影。
《青春,爱人,事件》属于哪种呢?鉴于大家普遍反映故事莫名其妙,没讲清楚,那我就从叙事的角度谈谈《青春,爱人,事件》这部电影。
影片是由三个相互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小故事组成的,三个故事的叙事方法各不相同,就一个一个说吧。
第一个故事《青春》中,导演用了“双线叙事”的方法。在介绍人物的同时,将老莫遇抢和小谢与柳笆的相知相识两件事以双线的形式交叉进行,看起来似乎没有主次之分,但从全片来看小谢和柳芭的故事应该是主线。这样的想法无疑是好的。如果将两条线平铺开来讲的话,小谢和柳芭这段没有什么冲突,相对平淡的戏将成为灾难。两条线一紧一松,一快一慢也能产生不错的观影效果。
可问题也很明显,双线叙事的节奏是很难把握的,什么时候讲主线,什么时候讲支线,什么时候该剪切,都非常有讲究。作为处女作,导演颢然在这方面显然经验不足,节奏把握的不好,剪切也过于草率,蒙太奇镜头不成熟。整个故事显得凌乱。而且老莫这一段意义不明确,这一次抢劫直接导致了老莫向芬姐的求婚?似乎是牵强一点,有点凑戏的感觉。
后两个故事定的叙事方法差不多,都采取了“顺序”中有“插叙”。之所以要“插叙”是因为有两个重要新人物加入剧情中:涛和李小东。用“插叙”的手法交代李小东和涛的过去,从而和剧情相联系起来。
个人认为电影的插叙部分还是很精彩的。介绍涛的故事的时候用了画外音+故事的方法,李小东那一段则没有化外音。插叙时间把握得不错,镜头也简介明了,故事讲得也比较清楚。不过为了彰显戏剧化,涛的出现过于突兀,将剧情做了一个180度的大扭转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得一愣一愣的。李小东的出现虽然让《事件》这一故事更加戏剧性,也搅乱了整个故事进程。小谢和柳芭“偶然”和李小东扯上关系,更是让整个故事完全失控。小谢,柳芭,李小东,涛,芬姐,警察等多条线索汇集在一起,由于铺垫不够,最后的交锋几乎成了闹剧……
问题就在这了,推动故事进行的是插叙,而不是作为影片主线的顺序,这显然有些缘木求鱼。电影后两个故事的顺序是很悲剧的,平淡得令人害怕,根本没有让人继续看下去的的动力。什么迪厅打架,生日全裸,纯是拼凑出来的东西,毫无吸引力,没有任何带入感。观众总感觉荧幕上的人就这么没有真实感的存在着,也不会去关心人物命运和发展。顺序方面的简陋和平庸也直接导致了影片最后闹剧的出现。
其实出现大范围的闹剧,笑场还有一个原因,这也是一部电影最基本的东西:要符合基本逻辑。科幻片有科幻片的逻辑,喜剧片有喜剧片的逻辑,文艺片那就是生活的逻辑。影片前部分的剧情,前面提过,李小东,涛等人的故事就很是牵强,到了最后一段这种不合常理则集中爆发。为什么约会地点恰好在那?偌大一个北京城,没那么巧合吧?人物莫名其妙的行动时什么意思?让小孩去找警察是什么意思?涛把枪抽出来对着李小东是什么意思?开枪了大家都没反映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必然遭到笑场的。
其实这也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导演处理这样的场面能力还差一点。电影学院出来的导演一般比较轻视这样的场面,也正常。也算是学费了。
今天看了些资料,说到本片本事一个150分钟的电影,由于各种原因剪到了83分钟。猜测一下,除了一些激情片段以外,很多大剪刀的痕迹在电影中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吧,一部被剪了一半的电影,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一部偏向于欧洲风格的电影是不能用好莱坞的标准来看的。虽然影片在叙事方面也有如此多的问题,不过总能看出导演是有很多想法,认真去拍电影。所以我认为同学们对此片的评价极低还是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过多,并不能反映电影的真实水平。
导演说:这是将0.01秒的闪念放大成90分钟的电影,这就是《青春爱人事件》。在那一瞬间的那些青春的迷茫和苦闷,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很是迷人。

青春爱人事件(2005)

又名:Sudden Lover

上映日期:2005-05-19(中国大陆)片长:88分钟

主演:刘烨 / 石周靓 / 王思懿 / 于荣光 / 郭涛 / 倪大红 / 黄格选 / 

导演:颢然 / 编剧:颢然 Hao 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