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时觉得很多细节方面不是非常明白,甚至觉得导演的镜头处理方式有些模糊:既有从女主角的主观角度去拍摄,使其有细致的心理情绪和表情变化;同时又用摄象机的客观角度去俯视耶路撒冷的土地,建筑,和政治历史问题;甚至有时用晃动的镜头去表现类似于记录片的感觉.这主客观两者似乎有些脱节,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流畅的和谐.

老公因为在以色列住过近一年,所以他对那里比较熟悉,看影片时也有一种怀旧的情绪在里面.他一语惊醒梦中人:"女主角是巴勒斯坦的类比".这样一想就觉得很多地方对了,这复杂的历史政治问题,就象是女主角在结婚过程中的情绪经历,追求自由的过程是充满害怕和自我不确定性的,情绪的自发压过了理性的分析,但却又因为这种自发性的情绪很单纯而显得崇高起来--这就象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土地之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谓争取自由和权利的过程.或许,导演要表现的这种类比方式决定了她所采取的两种镜头处理?!流离在主客观之间,此间的不和谐恰恰成了一种情感的吐泻,用一不能翻的英文词来说是非antagonism,而是structural juxtaposition.

蕾娜的婚礼Al qods fee yom akhar(2002)

又名:Rana's Wedding

上映日期:2002-11-13片长:90分钟

主演:Clara Khoury / Khalifa Natour / Ismael Dabbag / 

导演:Hany Abu-Ass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