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把影评发在人人上的时候抱怨了一句“豆瓣上没有这部电影的页面唉”……

结果一两天之后就收到一位陌生朋友的留言说“我在豆瓣创建了《下一站》的页面哦,可以把影评贴过去啦~”

非常谢谢你:)现在就把影评贴过来吧~

大概有些人在人人上已经看过了~:)这次稍微修改了一些(凡是写过的东西不修改个七八遍心里不舒坦星人飘过……)。



真的很久没有写过影评了。

翻看了一下记录,上一次写影评是一年前,写给北大版《此间的少年》。没想到一年后的影评,还是写给北大的电影。这次是元培班的微电影《下一站》。真是巧啊。

按照习惯,影评会放在豆瓣,但是这部的主创没有在豆瓣开电影页面(其实可以开一个),所以干脆就发在人人吧。(啊哈哈~现在有了)

虽然说是微电影,却也整整拍了50分钟。我前前后后加起来看了六遍,比我看此间的次数还要多。昨天夜里又一次看完之后,突然想写点东西,于是开着电台一气呵成地写到凌晨三点,写完才发现,我写的根本不是『影评』,只能说是『感想』。就像是当初写此间的影评一样,一再提醒着自己,要客观地看待电影本身,最后写出来的却都是回忆。

这大概就像是……你在看着别人的表演,在阅读着别人的故事。他们经历过的笑与泪水,那些人生曲折,与你经历过的深浅交叠,所以你看着、读着,不知在什么时刻便走进了自己的回忆里去。直到剧终人散,才隐隐地回过神来,心里翻涌起的已经全是由彼及此的感触了。


那么,在贴上昨夜写的『感想』之前,先把对电影本身的评价在前面补齐吧。在听说电影是一些十来个11级的小朋友拍的之后,深感“长江后浪推前浪”。这部电影不管从故事设计还是拍摄的画面感上并都不输给他们学长学姐的作品。尽管表演略显生涩,但是青春年少里的生涩和羞怯,才是最真实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配乐选择、分镜头设计和音效上甚至更胜此间一筹。

最『喧宾夺主』的当属配乐的选择,不知道是哪位同学选的音乐,但是声音和故事情节的融合做的十分出色。纯音乐的背景乐能够从旋律里烘托出场景的气氛和人物心理的活动,而几首带有歌词的音乐——《突然好想你》、《会呼吸的痛》、《虫儿飞》、《好久不见》——它们的歌词本身恰恰正印衬着这一刻故事发生的情节和角色的心情,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代替人物进行了一次情感表达。让人看完之后,有一种『就是这首歌了!』的拍案之感。

分镜头设计是电影又一出彩之处。打从影片一开始,每一个镜头都在说明着一些内容,基本毫无浪费和拖沓。举个例子:影片开头还在打着starring字幕的时候,镜头切换到男主角的房间,镜头给了三样东西特写:竞赛题解、情侣MP3和桌边的篮球,隐喻了男主角整个高中生活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数学竞赛、篮球和她。影片的分镜头设计让电影的内涵更加丰富,这是单纯的剧本和表演无法诠释的。

最后赞一下电影场景中细节的掌控。虽然09、10年iphone4s还没上市,不过这并不是大的问题,当男生给女生发短信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扫过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男生的手机里,女孩子的电话存的名字叫:A 林熙,也就是说女生是男生电话簿里的第一个号码,这是恋爱中人经常会做的事吧。还有一场戏,在男生等待北大面试的时候,脖子上挂着心形MP3,突然好想你的音乐缓缓升起,而当男生摘下耳机准备进入面试教室是,背景音乐又迅速降低了下来,变成了沙沙的广播音,这个细节告诉观众男生在听的,正是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像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很多,不用赘述,大家看了影片便知。

如果按照豆瓣的标准来给电影打分,我给故事85分,给配音、现场声效和分镜头设计90分,全体创作人员的才华和诚意给满分。 有人说,这是北大版的《那一年》,我却觉得它比那一年更加让人觉得有代入感。我们的那一年,也许没有严厉的教官,没有强袭的台风,却一定有煎地焦黄油嫩的饼,有摆放整齐的三角板和圆规,有啰啰嗦嗦的班主任和做不完的做不完的永远做不完的题目。



------------------------------ 从这里开始,才是昨天夜里写的『不是影评的影评』



我看过很多北大学生的作品。从最早的DV,到后来的独立电影,到近期流行起来的微电影。北大的学生总是很有才华,他们的作品质量也在全国高校间遥遥领先。

和去年风靡全球(真的是风靡全球啊哈哈)的胤祥版《此间的少年》,今年这部《下一站》却更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说此间是怀念大学的故事,下一站大概就是回忆高中的故事吧。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天到高中报到的情景,一转眼七年过去,我连大学都毕业了。

其实剧中男女主角的经历我一概没有,高中时候的我,既不打篮球,也没正经搞过竞赛,更没有谈过恋爱,我都不记得曾经多看过哪个男生一眼。

高一的时候因为物理学不好,每天都鼻尖冒汗地在做作业。转文科以后,学的东西又太简单,我那时很懒散,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觉,要么逃课去湖边喂鱼。就这样一路到了自主招生,到了高考,到了毕业。

剧中的男主角是个高帅富+篮球高手+数学狂人,年年成绩第一,清华北大保送随便挑——大概一定是整个年级无人不晓的知名人物,女生放学路上聊天的必然话题,可是男孩却对女主角一往情深深几许,不改当初,甚至每天晚上偷偷站在女生家楼下,晒着月色陪她复习,整整站了100天——这是可以秒杀所有女生的完美男生吧。他给女生买水,他教女孩篮球,他教女孩做几何题,他给女孩发短信,他说,不论你在哪里,我都在你身边。

他等着她,从高中到大学,她想看的电影,他也默默去看,她想学的专业,他就不顾一切地去学,她害怕,他就热心地鼓励她,她生气了,他就安分地听她温柔的骂。

——故事到这里为止,是最文艺的、最柔和的、最青葱的校园故事。但是如果故事只到这里为止,一切就太完美了。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童话。

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是青春。

女孩转身离开了,没有任何理由,也没说任何原因,好像就因为一场数学竞赛,50分的平面几何不会做,在收卷铃声响起的一刹那,一切就仿佛计时器被扳回了原点,戛然而止。

为什么呢?为什么曾经美好的瞬间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都不见,我们就这样变成了陌生人。

有人说,这是高帅富离开自卑女屌丝奔向幸福前程去,有人说女生太要强,受不了男生太优秀,有人说女生也不容易,两人差的太多终究不行吧,有人说这女生太没有眼光了这种极品好男生都能放弃,也有人说老师肯定找了双方家长,这绝对是被班主任拆散的……

但是更多的人说,唉……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知道他们找到的,是辛苦刷着竞赛题的自己,是早上在教室里两眼迷离的自己,还是在篮球场上暗自努力希望那个人能多看一眼的自己,还是在学校的楼梯转角,哭着和那个人分手的自己?

我找到的,是那个默默躺在床上,沉默无言失眠整晚的自己,是那个在灯火寥寥的楼下静静仰望的自己。

或许每个人都曾在夜幕下等待。男孩在等女孩的回头,女孩在等明天的考试。

而我在等一个绝望的答案。

影片的末尾,男孩坐在未名湖边,女孩来了,她换下了高中时老气的校服,穿着蕾丝白裙,披着长长的头发,坐在长椅上他的旁边,她靠着他的肩膀,他终于有机会把那颗心挂在她的胸前。伴随着温柔的音乐声,未名湖畔的风也变得温暖起来,曲曲折折的青春故事,或许还是走到了美好的终点?

——不,这终究只是一场戏梦。

女孩仍在遥远的南方,她和她的名字一样,从竞赛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变成了永远无法企及的梦想,和永远无法到达的下一站。

男孩把那颗心扔进了未名湖,缓缓地独自离去,钢琴旋律达到高潮,他的背影消失,灯光亮起,观众也纷纷散去,寂静的青空之下,只有寥寥一首七言绝句在屏幕上祭奠青春。

梦回两小无猜时,一笑红颜耳畔轻

醉眼花开欲化蝶,纤云舞起便成萤

今宵酒醒空余恨,昨夜泪干难忘情

谁道苍天不落泪,清寒北望一颗星

男孩的脚步渐远,未名湖的柳色却仍新。时间是个天才的编剧,从那颗红心孤寂地坠落在湖面的一刻起,一切又一次被扳回的原点。从今往后,彼此都要有新的生活,新的梦想,新的朋友,甚至新的爱人。

那些曾经无解的问题,如今又何必非要一个答案?

最后的黑白默片里,《好久不见》的旋律轻轻响起。

是啊,我盼了几百个日夜,心被痛苦硌得生疼,就是想和你再见一面。不求对错,不说从前,只是笑着寒暄。

《好久不见》的粤语版叫《不如不见》,你可知道。

——似等了一百年,忽已明白。即使再见面,成熟地表演,不如不见。

或许有一天,你会忘了广义托勒密定理这几个字怎么写,我会老得再也打不动篮球,我们有了各自的伴侣和儿女,我们的人生大展宏图或是默默无闻,我们的生活幸福安康或者有苦难言。

我都不会忘记这份回忆。没有什么比这更干净、更纯粹了。今生有这份回忆相伴,我已经拥有了不输的爱情。

哪怕……哪怕有一天,连记忆都会慢慢消散,我会忘记你的名字,忘记的你声音,会忘记我们一起做过的每一件事,但你微笑的样子,你生气的样子,你温柔地看着我的样子,它们已经被烙成了不朽的轮廓,铭刻在在我心底。

陪着我直到世界尽头。

“哎,你说,咱俩将来的小孩,会不会继承咱俩优良的基因,一举夺得菲尔兹奖啊?”

“没准是隐性基因纯和,是个傻子呢”

“那可不一定!为了咱儿子菲尔兹,一起努力吧……”

……

“如果是个女儿呢?”

“女儿?那叫华尔兹呀,女孩儿学数学太辛苦了……”

你还记得这些吗?

我那时候真的不是在讲笑话。

你会记得吗?还是会忘记?

至少我会记得,我会记得很久很久。

下一站(2012)

又名:Next Station

上映日期:2012-09片长:47分钟

主演:王泽奇 / 殷明 / 

导演:牛乾坤 / 编剧:牛乾坤

下一站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