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波兰。
道德焦虑电影(The Cinema of Moral Anxiety)。
改革。官僚主义。工人运动。共产主义。
以上这些词语本与我这样多数时间里仅和自己打交道的人扯不上任何关系。可现在,我们有了联系,只因为一部电影,因为我最初简单的好奇心。
我是说我本来只是想要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模样,而已。

庆幸我的好奇心足够严重的让我看完了他,让我有资格在这儿茫然的回顾一下,并坦诚自己历史知识上的空白。
我想我还是要把这电影放回到生活的高度来思考,而非政治。

就象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说的那样:“在戒严法实施期间,我领悟到政治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当然,从某个角度看,政治决定我们的角色,准许我们做某些事,或不准我们做某些事。但是政治并不能解决最重要的人性问题。”


1 从片名说起。
The Scar 。当然讨论是《疤》还是《生命的烙印》哪个更好并不是我要说的。我很小姿态的注意着scar这个单词,这个既是名词又是动词的的单词。

n.伤痕,疤痕
v.结疤,使留下伤痕,创伤

词态的不断变化更像是这电影的线索。

2 事儿。
班纳查被物色为故乡小镇的大型化学工厂的厂长。其间与不愿失去故乡原貌的小镇居民冲突不断,一度萌生倦勤提出辞呈但被留下。然而在了解了更多居民的意愿候最终离开。

如果之前你只看过蓝白红,薇若尼卡那样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那么可以说这故事是无趣的,情节是单调的,可能那一会儿一个的政治资料影像都会让你心生怨念。

或许可以心地单纯的把它当生活情感片儿处理?我设想并这么做了,否则我难以继续说什么。

白桦林,成片倒下。
道路,狭窄的能通过一辆车已不容易。
房子,有斑驳肮脏的墙壁和门边难民的脸。

这是小镇的模样。他们明白甚至有时抱怨自己的生活处境,可当改变来临的时候他们却拒绝。他们成群结队愤怒的表示对小镇大改造的抗拒,尽管这将要给他们带来面包带来像样的生活。

长期的贫穷让他们安于现状,长期的贫穷更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
“原来就有的小镇”便成了居民们安全的心里屏障。失去了,就不再安全。

宫崎俊说工业文明是可怕的,摧毁了无数美好。
越来越严密的水泥森林,抬头看到的天空面积越来越小,星星可以数的清楚。这些,很多人都早已习惯并不再感叹了吧。

可我仍旧愚蠢的执着于城市建设和城市个性的矛盾之中。
总有那么一条街道,一个拐角,留着些什么事儿。可很快,都会不见。

记忆有时会拆除的很快,在失去了可以依托的载体之后。

城市受着创伤,工人们用水泥遮掩伤疤,人们被创伤之后的繁荣迷醉忘记曾经。好像所有伤痛都可以转化为阵痛,并且持续时间日益的短着。

我们的欲望很大,感恩很少。


3 一个镜头。以及结尾。
一个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镜头。

傍晚,班纳查在空荡荡的房间中间,面对窗户,开灯,关灯,开,关,开,关。就这么反复着。
没有灯光时可以看到自己之外的景色,而有了光,却只能在玻璃上看自己一个人的影子。

结尾,长镜头持续,班纳查在家逗着小孩。
生活终归是简单到只需要考虑吃饭睡觉的程度,才像是生活吧。
和政治什么的,真的没有关系。


追记:我一心想要脱去他政治的一面,或许看上去肤浅和俗气,可“生活”这个词总是要比“政治”沉重的多,我一直这么认为着。









生命的烙印Blizna(1976)

又名:疤 / 伤痕 / The Scar

上映日期:1976-12-06片长:112分钟

主演:Franciszek Pieczka/Mariusz Dmochowski/Jerzy Stuhr/Jan Skotnicki/Stanislaw Igar

导演:Krzysztof Kieslowski编剧:Krzysztof Kieslowski/Romualda Ka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