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纪录片是神态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大自然为创作素材,以自然中的生物为表现对象,并以生态思想为主导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艺术形式。同时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是通过眼睛来触动感情!
不论是《地球》还是《深蓝》,艾雷斯泰•法瑟吉尔都习惯于通过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象与野生动物纯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实纪录,将我们的这个蓝色星球的魅力展示在观众眼前,直接冲击我们的灵魂深处!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生命的关注和敬畏,人性的光辉,生命的赞歌在此唱响!
关键词:故事性 真实性 人性
真实性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其真实性,通过纪录物象客观自然的形象而达到对世界的理性认知。《黑猩猩》无疑是对自然界做了真实的纪录,它们以近乎完美的艺术表现从各个方向触动人的感觉,使人感染沉醉。在这一片美轮美奂的森林中,首先就给与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航拍下那绿色的海洋,那变幻的云海,那哺育奥斯卡和这片生灵的生命之源,那落日的余晖,那汹涌的暴风雨。还有那夜晚发光的蘑菇,那窸窸窣窣的红蚁,藤蔓的生长。都透露着一种无以伦比的美,这种美依赖于它的真实性,工作人员以他们的艰辛在地球这个微小的角落中,纪录下黑猩猩的一言一行。砸坚果的快乐,外族入侵的惊恐,不同等级之间的那种爱,都深刻的印在观众的心中!让.米歇尔认为,“纪录片并不仅仅是对于现实的再现,它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思考的方式”。 《黑猩猩》以它的这种真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让我们看到了平常忽略或者难以见到的生物的生存状态,领略到了它们的生命之美,更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尊贵与艰难!

故事性

故事性、情节化的叙事手法是纪录片的另一美学特征,由于纪录片需要我们客观的记录,因而大多的纪录片便少了些许趣味性和故事性。然而《黑猩猩》这部影片却趣味性十足,故事结构非常的完整,在影片播放到13分钟时,奥斯卡处在妈妈伊莎的保护下,伊莎抚摸着奥斯卡,那种母性的光辉在片中闪耀着。到18分钟时,奥斯卡那笨拙的要砸开坚果的姿态,配以Garo Emerald那轻松愉快的《that man》,更添加那种滑稽感以及一种对于生命的赞叹。38分钟的时候,暴风雨来临,危险也在迫近,虎视眈眈的伤疤一族,在这个下午扑向了弗莱迪一族,伊莎在此之后消失了,奥斯卡的命运也随之转变,它成了一个没有猩猩要它的弃儿,没有朋友,没有食物。这种悲凉感直接将观众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人们都在关注这个小家伙将会如何的生存下去!到56分钟的时候,令大家都开心的是,这个历来以等级制度为依赖的群体,居然也出现了意外的一幕,首领弗莱迪收留了奥斯卡,并且让它骑在了背上,弗莱迪尽自己所能照顾着这个幼小的家伙,他那不轻易展示的温柔的一面也通过为奥斯卡梳理毛发等流露了出来!到63分钟时,伤疤一族再度来袭,然而这一次却没有那么轻易的胜利了,弗莱迪打败了伤疤,它们赢得了暂时的宁静!
欧阳宏生曾说,纪录片展现的“应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在给观众上一节科教或者生物课”。《黑猩猩》毫无疑问在此方面它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

兽性与人性

当代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而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纪录片最终打动观众的,是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正是作品中表达的情感。《黑猩猩》处处都洋溢着深厚的情感,作者对于黑猩猩所表现的智慧、亲情都进行了真切的表现和热情的赞美。
黑猩猩巧妙的借助于石块或者木头将坚果敲开,用树枝引出红蚁,在树上睡觉时折断旁边的树枝搭成一个小窝,这样的智慧有时总是令人会心一笑,最令人惊异的一幕,我想是弗莱迪对于那三只外来猴子的驱逐,他们有勇有谋,首先堵死猴子的逃生去路,然后将猴子驱逐入埋伏圈,最后一举斩获。对于如此聪明的生物,怎么可能不引起我们的关爱之心呢!
我想在这部作品中最触动人的还是那浓厚的亲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这两种亲情在这里被刻画的感人肺腑,催泪至下。伊莎总是抚摸着奥斯卡,教会它觅食,保护着它,最后伊莎由于外族入侵作战而死,从此奥斯卡成了一只没有家的孩子,它迅速的消瘦下去,那种目光,那种悲痛的眼神,我将永远也无法忘却,因为它深深的震撼了我。所幸最后首领弗莱迪收留了奥斯卡,这个家族的首领,它教会它如何觅食,清理它的毛发,让它骑在它的背上等等,那种亲情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兽性之中更多的充斥了人性!

结语
《黑猩猩》这部影片纪实与表现并重,在遵循了纪录片客观真实的原则上不失趣味,它值得我们带着我们的深情和激情去观看,去揣摩。在客观而冷静的镜头之下,创作者对于动物的真实纪录再一次面对了生命与存在这一主题!

黑猩猩Chimpanzee(2012)

又名:黑猩猩的世界(港)

上映日期:2012-04-20(美国)片长:78分钟

主演:蒂姆·艾伦 / 

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 Mark Linfie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