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无边

我的藏族朋友——才让
2010年8月在北外学习德语时,我有幸认识来自青海的藏族青年,才让。断续而深入的交流,得以建立彼此信任,我们成了知交。常常,我画饼充饥般描述着我的电影梦,他语重心长地讲诉他祖辈上庞大家族的往事。
通过生活中长期的接触与交流,我渐渐了解一个特殊族群的某些层面,并对他们的信仰、信念,他们对生活、宗教与神圣事物的态度、禀赋、内心深处的力量,产生了巨大好奇。
2012年春节期间,才让邀请我到草原去。抵达当晚是才让奶奶80周岁的祝寿会。这是一个曾经有庞大支系家族几十人参与的盛大聚会。屋里充满祝福和爱的温暖气息,室外是高寒料峭星河漫天。星空下,我们唱着歌,穿越河谷草原。
第二天,晨曦里的河谷呈现着固有的一副迷人姿色。但我发现草原上,到处是铁丝网。问才让,才知道如今的草原已不需要放牧,因为草原已经被用铁丝网圈起来,每家分割开。才让说,“你看,草原上,每家牧民之间隔着一大片圈好的草原,走路最少要半个多小时。草原上的年轻人再也不能聚在一起放牧、学习和玩耍了。什么都被隔断了。”这段话触动了我。于是就有了《心灵草原》故事的灵感。

真实的草原
离西宁二百二十公里的河卡草原,河谷海拔在3000米以上,水草丰茂,是黄河上游的主要藏族牧区之一。一直到2008年,这里通上了公路,通上了电,电气化来晚了一个世纪。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获取藏族地区信息的管道和方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人去到藏区“朝圣”旅行,除少数对藏区有较深入了解而前往,极少数皈依藏传佛教者外,大多数人不过是看热闹般“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去哪儿不知道”行色匆匆的路人。很多游客,对藏族人的理解与认知,停留在“野蛮、可怕、恐怖、脏、丑恶”等等形容词的粗暴认知层面上。
这些不真实的印象却是某种程度上的“真实”。这个“真实”限于旅游观光区的极个别现象(2011年我在丽江时也碰到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当局的大力宣传与教育,已经深入到成为旅游观光景点的少数民族地区。然而,藏族人真实的生活,人格和内心,却是匆匆游客无法触及和感受到的。
对于中原地区大多数民众,所了解到的是,西藏农奴欢迎解放军进入西藏。每年还会有藏族同胞在CCTV春晚上,为全国人民带来精彩的藏族演出。另外,就是全世界都好奇的西藏充满神秘而神圣的事。然而,真真实实的生活中,有血有肉的藏族人,是什么样?
才让的父亲,在我所见到他的时间里,除与我们交谈、说话、吃饭喝奶茶的时间外,他都在念经,是犹如呼吸一样的平常举动。当我问才让,念的是什么?才让说,他在为每一个人祈祷,为世界祈祷。
在《心灵草原》拍摄的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与才让的家人一起吃住一起生活,学习简单的藏语,试图彼此了解与理解。另外,我与才让的兄长睡一炕,还有他的十来岁的儿子,是他的第三个孩子。每一天,我与他们同床共眠,都是零距离接触,零距离也源于他们把我当做家人,源于信任。
一起生活中,我发现,这一家人热忱、善良、恪守大自然尊严,发自血液里的虔诚信仰,让他们有尊严,内心充满力量。他们也并没有因为历经近几十年的屈辱,而心有怨恨。他们的内心,像草原一样,辽阔、奔放,纯净、大美。这成了这部简单的片子所建构的故事试图去阐释和传达的主旨。

草原电影梦
如同想去一个地方,只是有了方向,我们就上路了。我和才让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故事结构,完成剧本初稿,以及大致的堪景和演员选择。第三天我们在零下十几度的阳光灿烂中散落积雪黄灿灿的草原上开机。第一个镜头,是男主角站在铁网后面,看着铁丝网圈好的草场上散落的牦牛群。才让的哥哥第一次面对摄像机,有些羞涩,却很快地入了戏,也许是因为片子所要表达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内心,而那也正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人物。
我们每天分上午下午两个时段拍摄,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就骑三辆摩托,载着整个剧组,在草原上迎风奔跑。中午和晚上回家吃饭,同时充电、导出素材(因为只有一只电池,一张8G的存储卡,为了增加拍摄工作时间,只好将画质稍微调低一点,后期剪辑时有色差的画面就变成怪物),在喝酥油奶茶,吃手抓羊肉、糌粑的同时,给家人回放刚刚拍完的素材,大家发现显示屏上的人和现实中细微差异,总是欢乐、友善,偶有惊奇的笑开。
饭后就是我和才让碰撞想法的时候——接下来怎么拍,新的点子和想法如何补充。才让则尽量满足我的需要,以及对所设计戏份的“真实性”(是否符合藏族人的习性、文化与思维习惯)把控。不断的磨合,边拍边改剧本,不断增加戏码和故事,故事渐渐地变得丰满起来。像一个冒险的造梦历程,像走在云朵上。
说说我们这个大剧组,我和才让身兼编剧、导演、场记、演员助理、录音、司机、翻译、剪辑等,摄影由我负责。演员则是才让找来的一大家子:他大哥、三个姐夫、堂姐夫、侄子侄女、外侄子侄女,共计十六名演员,才让的父母亲、嫂嫂、姐姐们都是后勤组,还有上百头牦牛和羊群作为临时群众演员。辽阔的草原牧场和河谷四周神山,是我们的露天摄影棚。赛宗寺、叶龙寺则是我们的外景地。
我们的演员在镜头前面的自然自在,是我没料到的,因此拍摄中很多次都是一条过。除了一个爱调戏摄影师的孩子和开始时有些羞涩的才让大哥外,其他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现,让我喜出望外,弥补了很多技术上的不足。
没有灯光,只能靠天吃饭。拍夜戏完全就是瞎子摸象,光圈和快门都用到极致,增益开到12db,依然只能拍到最亮的两颗星星,灿烂的星河和星空下唱歌人,只有通过歌声呈现。一台松下153和一个笨重的三脚架,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移动硬盘就是全部“专业”设备。
至于拍摄中机器经常发出“咯咯咯”的声响,像是人在寒冬里牙齿打战,苦恼却完全可以理解。在接近零下二十度的酷寒下,阳光里的风,都能吹痛裸露的肌肤,机器依然能工作,我觉得已经庆幸。
就这样,我戴着两幅手套,一手扛着笨重的三脚架,一手抱着冻得可怜的松下153,跟着牦牛,跟着羊群,跟着热情真诚、充满好奇又天真的小演员们,在草原上奔跑。在合适的场景停下,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戏,更多是肢体、面部表情和情绪的沟通,然后拍下一个段落,继续前进。
两个周很短,快乐的时光永远在加速奔跑。两星期后,我带着所拍摄的100多G的素
材回到北京。

后期永动机
后期剪辑是一件苦恼的事。
当时,我依然住在北京西三环边上的魏公村。剪辑需要到草房(五点五环)我一个朋友那儿(第五元素工作室),现在六号线最东端,那时地铁还没有开通。第一次过去,我顶着烈日骑自行车三十公里抵达草房,仿佛是另一个地方,而不是北京。一个狭小如鸟笼的复式楼里,开始漫长而揪心的后期剪辑工作。一遍又一遍的观看、选择素材,剧情重新梳理,初剪、推倒再剪、细剪、精剪、调色……和才让一起做藏语字幕,仅仅字幕(藏汉)我们连续工作超过五十个小时!!!后期好像一台永远不会结束的永动机。
中间的几次重大调整不计在内,总的剪辑了五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根据拍摄时候的大纲及剧本剪辑,长度超过80分钟,当时洋洋自得。请了一个朋友来鏖战两夜的第二个版本70分钟,我才发现第一版过于冗长,故事线太分散,太自爱,大量的长镜头和空镜头,都觉得太美而舍不得剪。到才让从青海回到北京加入的第三个版本,更狠,再次剪掉十几分钟,已经只剩下五十多分钟。看起来好多了,但是有些不流畅,我和才让边做藏语字幕,边琢磨节奏,于是有了第四版,也是最接近最终确定的版本。第四个版本搁了好久,在我翻来覆去的看了十几遍后,再次进行修剪调整,最终版本61分钟。
因本人非专业摄影师出身,所拍剧本也只是大纲,因此连戏和镜头语言的流畅度都成为最大的难题,整体的节奏也因此受到影响,给后期剪辑造成了溃逃式的阻碍。也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从新体会和认知电影是一门剪辑的艺术,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技术白痴的启发就是,前期工作,如剧本、台本尽可能细化到每一个镜头;无论多好的演员,每一条戏都起码多拍三五条,增加可选择性;不能忽略任何一个角色的戏,拍夜晚的戏,一定要布置好灯光;剧本如同谈恋爱(甜蜜而浪漫,却不切实际),拍摄是结婚(短暂而亢奋,也最过瘾),剪辑才是生孩子(痛苦又幸福,终于开花结果)。

可以拍电影的人是幸福的
电影是生命的延伸。尊重电影,尊重为电影出力的每个人。
电影是梦。完成一部电影,就是完成一个梦,用可以雕塑的时光,时光中的人和情感,做一个可以保存起来,可以回放的梦。

發表于《數碼影像時代》2013年8月刊

心灵草原(2012)

又名:The Grassland of Soul

上映日期:2012-12-12(中国大陆) / 2012-11-22(行者影像节)片长:33分钟

主演:安秀加 / 才让加 / 娘格才让 / 周兴加 / 杨尖措 / 拉毛吉 / 华吉加 / 拉毛多吉(大) / 拉毛多吉(小) / 东知拉姆 / 切毛加 / 

导演:郑无边 / 娘格才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