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海之轮》是日本60年代的老片,松竹映画出品,改编自松本清张同名惊悚小说,由“新感觉派”著名导演斋藤耕一执导。本片被称为堪与《砂器》媲美,我则觉得其内涵远比《砂器》复杂。
  故事情节很简单:
  奈美子(山下志麻 饰)的丈夫离家出走,与外遇在异地双宿双飞,奈美子央求担任人类学助教的小叔宗三(中尾彬 饰)陪她寻夫。找到丈夫后,奈美子愤然提出离婚。在回程,奈美子携小叔中途下火车,共赴温泉旅馆,引诱了小叔,开始一段不伦之恋。此后,奈美子改嫁一老头(三国连太郎 饰),但老头性无能;宗三也娶了导师的女儿,并力争升任副教授。奈美子经常去东京与宗三幽会。某次宗三出差,奈美子也托词参加同学会,搭渡轮过濑户内海赴宗三之约,共享浪漫之旅。
  两人登山、观海,宗三发现奈美子有恐高症。缠绵旖旎间,韶光飞度,宗三该回去了,奈美子求他多留一天。不料就在最后一天,宗三巧遇大学校友,此人又碰巧与奈美子后夫相熟,两人只好装作不认识,分别与此人寒暄,落荒而逃。而后夫家的老女佣早就嫉恨奈美子夺去她觊觎已久的女主人地位,跟踪奈美子,拍下他们幽会的照片,威胁奈美子不得回家。
  怕再遇熟人,两人躲在旅馆,互相埋怨。奈美子说自己已怀孕,想离开后夫,与宗三在一起,生下这个孩子。宗三担心外遇被妻子知道,会影响副教授的拔擢,起意邀奈美子登山,伺机将她推下悬崖。趁奈美子还在梦中,宗三去旅馆后山踩看地形,遗落了打火机,被起床后上山寻找他的奈美子捡到,识破他的意图。
  奈美子不肯与宗三去登山,宗三一怒离店,奈美子伤心绝望,以宁愿死在爱人手下之心,追上宗三,一同上山。
  在悬崖边,奈美子取出打火机质问宗三,并在推搡中扯下他外套的一个纽扣,攥在手心。宗三羞愧之下,顾不上拿旅行袋,飞奔下山。奈美子目送宗三狼狈而去,回头望见危崖深谷,魂飞魄散,一头摔下而死。
  侦探勘察现场,找到宗三的旅行袋和奈美子手里攥着的纽扣,再询问了旅馆老板娘,笑道,真是个简单的案子。至此全剧告终。
  60年代的老片,镜头尺度比现在含蓄得多。两人的欢会从头到尾没有露点画面,作爱的高潮也全由面部特写展现。但这样更见演员功力。情与欲的迷乱、爱与恨的纠缠、人性的自私和卑怯,通过男女主角的娴熟表演和导演张弛有度的调控,得到深刻的揭示。
  画面之外,影片的结局显然是:所有证据都确凿指向宗三蓄谋杀害了奈美子,他无法洗脱-因为这个案子“太简单了”。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
  既然人们永远无法令现场还原,那么由环环相扣的证据链和最合乎逻辑的推理得出的最具说服力的结论,是否可以算作逼近了真相?(仅以此案,“宗三杀了奈美子”,是否仍是最合理、甚至连宗三也无从辩驳的定谳?)
  我们知道刑讯逼供获得的“毒树之果”有毒。反之,如果侦破过程毫无瑕疵,这种经得起严密审视的“表面真实”是“有毒”还是“无毒”?
  因此作出的判决,是义还是不义?或者说,宗三冤还是不冤?
  这样的结局,也许穷人类之智,无法避免-因此更多的小说、电影要求助于“天赐”的目击者。那么,推理的死角,哪怕仅存在于最小的概率,它是否应该被忽略不计?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不止是断案,在对任何事件的回溯上,我们如何确证自己已穿越“可能”的迷宫、抵达“事实”,并依此作出决断?而抵达是否必要?
  《内海之轮》所包含的逻辑困境,使我看完影片之后,深感困惑。谁能为我解答?

内海之轮内海の輪(1971)

又名:Naikai no wa / Shadow of Deception

上映日期:1971-02-10片长:103分钟

主演:岩下志麻/中尾彬/三国連太郎/滝沢修

导演:斋藤耕一 Kôichi Saitô编剧:松本清張(小说作者)/山田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