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这么经典的一部东西加点评论,实在说不过去,我都会觉得对不住我自己。
这部片子是Jan Svankmajer的系列作品“Alchemist of the Surreal”里的一部,也许是最好的一部。他是一位从荒诞中(或曰“超现实”中)发掘真理性的大炼金术师,相对于在作品中用上真人演员,他更喜欢将一堆一堆的木偶、日常器具、黏土、食物甚至家具把玩于掌间,使这些乱七八糟的质料最后竟有了摧枯拉朽的感染力。
片名翻译成英文是Dimensions of Dialogue,说成“对话的维度”,又似乎不太合适。开头打字幕时制作人有意放上十分嘈杂的对话声作为背景音,是全片唯一可以听到的人声。这里的“对话”大概应该理解为communication,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各种形式、各种场合之下的交流,似乎更为切题。
第一部分:永恒的对话。三个其貌不扬的大脑瓜子,一个全是食物和蔬菜,一个全是厨房用品,一个全是文具,就那么吃来吃去,吃了又吐出来,吐了又吞回去反刍。纠缠到最后,三个脑袋竟比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还相似,再吐出去的其他脑袋,也都没有区别了。这里导演有意浓缩的,是一部人类交流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不断改变他者和征服异类。他揭开温情脉脉的彼此交流的面纱,背后竟是赤裸裸的吃、吃、吃,残酷到底,让人不敢逼视。
第二部分:激情的对话。这一段的主题是爱情的悲喜剧,其中黏土的表演甚是触目惊心,原来最柔软的东西也可以表现出最无情的暴力。导演的态度显然是更为悲观了:激情是短暂的,不解是永恒的,而责任是让人无法承受的。情到浓时的后果,可以使两个亲爱的人互相毁灭。
第三部分:真实的对话。两个老泥人(有点像赫鲁晓夫)用舌头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开始配合得一切正常,后来出招的顺序全部打乱,两个泥人也随之累成两滩烂泥。现实的交流中,双方都需要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来维持,可是不能保证每个提问都能得到被期许的回答,人自由表达的权利和维持交流的需要相矛盾了。交流在一开始可能总是顺利的,可是慢慢的两个人的不同开始侵蚀默契,越是交流罅隙反而越大,越是交流隔阂更加无可填补,即使是重复同样的内容也不再动人,直到双方都身心俱疲,几乎失去了张嘴说话的力气。
背景音乐从头到尾都是忧郁中带点喑哑的,似乎总是潜伏着疑虑和不安。
不好意思,大段剧透了。不过对一部这么牛X的片子来说,文字永远不及其妙处之十一,只希望能有幸唤起大家淘来一看的欲望,这篇文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沉下去了。

对话的维度Možnosti dialogu(1982)

又名:对话的面向 / 对话的尺度 / 对话的可能性 / Dimensions of Dialogue

上映日期:1982片长:12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杨·史云梅耶 Jan Svankmajer编剧:杨·史云梅耶

对话的维度相关影评

Koppe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