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影评:饿。

盼望着,盼望着,一月来了,新年的脚步近了。
尽管大多数人依旧还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忙碌碌,但早就“心在曹营身在汉”。归家的车票早已买好,回家的日程也早已算好,父母的爱意在召唤,发小的乡音在召唤,同样在召唤我们的,还有家里餐桌上的一道道诱人的美食。
正巧,“舌尖上的新年”这部电影顺势而出,用唯美的镜头语言,展现出广袤神州上的特色美食,带国人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图片1>


正如该片艺术总监陈晓卿在《舌尖上的新年》这本同名书中写道: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
无论我们在外行走多少年,刻在舌尖上的食物密码总是带着家乡的印记,常常在我们累了倦了的时候,猝不及防地出现,引发回味悠长的乡思与乡愁。说到底,依恋一种食材,眷恋一种口感,本质上都是对故乡文化习俗的一种承袭,也是对回不去的那段时光的一种祭奠。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对食物的一种歌颂,那么《舌尖上的新年》就是对传统年味的一种回味。因为和年的结合,食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越发显得生动起来。
近几年,总有人说:年味淡了,年味淡了。
是的,这句话我也深深认同,并且深深遗憾着。
以前,每到年底,“从海风肆虐的温岭石塘,到微风娴静的苏州园林;从崇山峻岭中的重庆酉阳,到祭神传统深厚的闽南;从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城墙,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

那时候,年味的跨度从腊月到正月,在除夕那天达到高潮。
进入腊月,开圈杀猪,下河捕鱼,洗豆子打豆腐,收白菜腌咸菜,无论什么食材,都是满满一大水缸。一年的辛劳在年底全部凸显出来,无形地炫耀着一家人的幸福感。
除夕前后几天,炸肉丸子,炸年糕,包饺子,煮茶叶蛋,杀鸡宰鹅……为了除夕的那顿年夜饭,一家人小心翼翼,生怕遗漏一个小细节。事情很多很杂,但都是值得的,忙里忙外,只等团圆饭给味蕾来个终极犒劳。

除夕当天,恭敬虔诚,因为祭祖的缘故,又要开始准备为老祖宗“专门定制”的祭祖餐,各种花样的菜名都寓意着来年的好彩头:“听话鱼”、“来钱爪”、“年年糕”……
除夕后,走亲访友,主人家个个拿出的都是拿手菜,听到夸奖后满面掩饰不住的笑容:那是,我这用的可是家里养的鸡…..好吃的话等会带点回去。
过完年,关于“年”的话题,同学之间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开学后的一个月,大家都还沉浸在年的氛围里。


而现在的过年,浓缩在短短的7天里,来回奔波,刚到家,又要忙着买返程的车票了。
现在的年夜饭,只是饭店里的一桌座位罢了。一家人匆匆来,又匆匆散,推杯换盏之间,到底吃了什么都记不得了。
不是年味淡了,是过年的仪式感弱了。
以前对于食物的细心,耐心,精心,现在全浓缩为两个字——随便。
今年过年去哪里吃啊?吃什么啊?——随便。

有影迷说,《舌尖上的新年》与其说是一部年味和年货的纪录片,倒不如说是一卷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大档案。食物,与习俗,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不可分割。

而如今,那些记忆中的年味,我们只能通过电影来回味;那些记忆中的年俗,我们只能从长辈口中知晓。
年味的沿袭,是一种文化和智慧的传承,本该越来越厚重,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年味越来越稀薄,甚至不能温暖暖暖的7天年假。
老一辈人传给我们的食物密码,我们弄丢了。
现在,到底还有多少年轻人能够信心满满地做出一桌团圆饭?还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做出正宗家乡菜的味道?


《舌尖上的新年》导演陈磊曾表示:“走了这么多地方,拍了这么多美食,见过这么多把食物做得很好吃的人,我发现他们都特别热爱生活,特别认真地对待生活。”
从前日子过得慢,一粥一饭都当做作品来对待;现在生活节奏快,随时随地点外卖。


餐桌,是连接家庭的最好桥梁;亲情,是团圆饭最精致的一道;年味,是连接两代人情感和智慧的最佳纽带。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幸好还有食物慰藉我们日渐疲惫的心灵。
在年味渐消的时代里,幸好还有团圆饭呼唤四海漂泊的游子。
认清味蕾的去向,不忘记忆的来路。

身未动,心已远,你的味蕾,也开始想家了吗?
最后附上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的年夜饭菜单,你家乡的特色美食上榜了吗?
<图片2>



食之有令,欢迎加个人公众号交流更多美食文化(做一个有态度有情怀的吃货)。
<图片3>


舌尖上的新年(2016)

又名: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 / A Bite of China: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上映日期:2016-01-07(中国大陆)片长:89分钟

主演:李立宏 Lihong Li

导演:陈磊 Lei Chen/邓洁 Jie Deng/李勇 Yong Li编剧:陈磊 Lei Chen

舌尖上的新年相关影评

TRSI
PANG
PANG • 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