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圩场,是湘赣边界农村商品交换的场所,农民们通过赶圩出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再通过所获的金钱,换回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工业品和日用品。红色圩场,顾名思义,因为是毛主席亲创的,如果你从外界进入草林镇,马路上的入口处就有这样的一条标语:“毛泽东首创红色圩场--草林欢迎您”。
2,这电影是在我家门口拍摄的,里面客串的路人有我熟悉的面孔。电影中的街道是旧街改造而成的,把白墙涮成土黄墙,店面招牌做旧改名,狗牯脑茶馆的原馆是由一名朱姓老板经营,印象中生意不错,有两个女儿。草林镇当时应该还叫草林村或草林乡,茶馆是该镇上的一大特色,逢圩时人最多,茶馆生意也越好,人们聚在茶馆里边喝茶吃聊天,还吃一些炒瓜子、豆饼、生姜、薄荷糖、浸坛(浸泡制成的辣椒、大蒜)等等,每个茶馆都有一台电视和VCD、DVD机,会放一些电影。回想在小学生时代,我在各个茶馆里看过很多早期的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赌神系列、三级片、鬼怪片,如果有一部精彩的电影在茶馆里放着,会吸引一大批小孩坐进店内看,人数多到干扰茶馆的生意时老板会驱逐这些小孩子,过于精彩的电影会让被驱逐的小孩依旧站在门口流连忘返。而现在的茶馆早已不复当年情景,现在草林镇正在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3,电影中的有一称呼叫“老俵”,亦读“老表”,这是整个江西省的特色称呼,具亲昵性,可能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草林的叫草林老表,在遂川的叫遂川老表。另外,“俵”字亦可作动词,客家人方言常说“俵客”、“俵烟”、“俵糖果”,就是请客、递烟、发糖果的意思。
4,有了新的农贸市场,现在的红色圩场不如老早的红色圩场,那时的红色圩场是人挤人、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买卖人,山上住民挑下山货过来卖,卖豆饼的、卖扁担的,卖手织品的,卖十元三样的。早上,专门做豆浆的人会挑着豆浆大瓶走在大街小巷吆喝:“卖豆浆,巴了色滚(很烫),放了白糖。”这句话要重复很多遍,印象深刻。我记得小时候吃的豆腐饼蛮好吃,一种白色椭圆的饼干,味道有点香甜,5毛可以买到3-4个豆腐饼。有一个卖中药材戴眼镜的中年大叔,外貌酷似尹相杰,我经常看到他中午吃米粉,米粉里放了卤肉,他吃得很香,他几乎中午都吃这个,逢圩结束后他把中药材装进一个箱子,箱子绑在摩托车的后座上,骑着摩托车回家。有一对从边远山区鹅岭出来赶圩的老夫妻,男的约六十几岁,女的约五十几岁,看样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女的智力有问题,有一次他们在我家门口吃冰淇淋,两人呆呆地站着,手中冰淇淋正融化掉地,旁边的人提醒快融化了,他们就舔掉快融化掉地的部分。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在药店门口摆着零食摊,这个人跟我非亲非故,我却喜欢叫她外婆,因为她看起来好亲切。还有一个癫佬偷人家东西被人吊着马路边的木柱子上,光着上身,额头流血,嘴里嗯嗯唧唧的。以上的都是个人记忆中的浮光掠影,意识到自己身处底层社会,看到的和经历的都是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如果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子的话其实是很悲哀的,不光是不幸的人,还有生活较优越但思维固化的人。
5,肖家璧其人,影片字幕显示“萧家璧”,也没在片中露相,就是一个土匪头子,有一个靖卫团跟国民党勾结,伏击工农革命军,资料上说用惨无人道的手段杀害群众和革命干部近2000人,烧毁房屋5000余栋,简直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渣滓,后期占山为王。第一次知道肖家璧的名字是在上一辈人群口中得知,忘了听谁说的,肖家璧把一个女人的乳头割下来过。最后也罪有应得,肖家璧被抓获,判了死刑。
6,同中国各个大小城、乡镇一样,草林镇也有混子,无所事事混社会,用草林的土话说就是“多劳局”、“粪愣侩”和“佬百货”。家门口的斜对面就有一家小赌场,小赌场的场所以前是废品站,混子们就在里面混时间,一部分在里面赌博,另一部分人在外面抽烟聊天和四处张望,门口必有摩托车,摩托车必有人一屁股坐在上面看来往的人群。
7,片尾处有一幕,毛主席在批示《临时政纲》时,为了能让老百姓易懂,把“废除聘金聘礼,反对买卖婚姻”改为“讨老婆不要钱”。现在呢,众所周知,江西彩礼“举国闻名”,彩礼数八万、十万、十余万的都有,这些陋习不知什么原因还一直保留着,攀比心理?男多女少行情价?养女不易费?而这些数目一般家庭基本上出不起,有也是借来的,房子、车子也不能少,好,借钱结婚后发现又要还钱,婚后又要生养孩子,生活品质直线跳水,女方觉得亏,男方压力大,双方家庭在观念与物质上互相绞杀,有经济条件家庭的另说。
8,影片略有不足的是,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人物装扮、道具和生活环境不够旧,取景过于亮堂。人物之间的对话可多插入一些草林土话,土话不必主配角说,路人多说几句无妨,以凸显地方特色。比如戴菊花老板责备小裁缝时说他是“蠢古”就挺好,蠢古就是蠢人的意思,跟上面提及的“多劳局”、“粪愣侩”和“佬百货”,都是脏话哈。群众演员少,格局小,取景地少,光茶馆的戏不少于五场。
9,最后,如果你来井冈山旅游,可顺道去一下草林镇,进茶馆喝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