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电影岛赏」,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8O4QYTNegwPvhAqgVVYWw

近些年来,国产电影中不乏讲述父子亲情的故事,也不乏讲述拳击题材的内容,也有很多讲述弱势群体的影片,但是,如果能将三者融合于一部影片中,在国产主流院线电影中还是十分少见的,《父子拳王》就是这样一部融入了父子情感并聚焦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拳击题材影片。

影片一开场,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男主人公对于拳击的渴望,然后镜头转回了现实,由郑人硕扮演的余生走在街道上,从镜头的焦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他缺失的手臂,由此引出了这部影片贯穿其中的主题—为弱势群体发声。

影片的男主人公余生患有先天性肢体缺失,并且在外在上表现为智力障碍,情绪,语言等各个方面的障碍,而由余荣光扮演的父亲则是上个时代的拳王,这样一种错位与区别的父子身份必然会有很多冲突的事情发生。

正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残障儿童一样,余生的生活从小就受到了身边同学的欺负,被多次欺负的余生埋冤父亲,而父亲余光荣却只是让他以微笑面对,正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余生一次次地受到欺负,一次次地被社会的正常人所排斥,才由此有了影片最主要的人物动机—余生想要像个正常人一样,从此,父亲作为上个时代的金腰带获得者开始教余生拳击,而教拳击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余生能够保护自己,没想到随着余生年纪渐渐长大,他却爱上了拳击。

余光荣是深刻地知道拳击给他身体带来的伤害的,所以为了保护儿子,他不想让余生去拳馆参加比赛,至此父子矛盾渐渐爆发,如果说影片的故事类型类似于去年在中国大卖的《摔跤吧,爸爸》,因为其中都穿插了父辈和子辈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父子拳王》中却讲述了更加励志和具有中国现实化语境的故事。

余光荣想要保护儿子,而儿子却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子冲突的成分越剧烈,而后父子情的真挚就越感人,这就是电影中亘古不变的法则,因此,在电影一开始,余生就对父亲抱怨“我生下来这样还不是怨你”,到后来余生参与拳击对决前对父亲的话“我不能选择家庭,但我可以选择拳击”都是父子冲突扩大的体现。

与《银河补习班》中,对于家庭教育观念的多元而混乱的探讨相比,本片对于家庭教育观念的探讨是单一与深入的,比如,培养一个孩子到底是应该规划他的成长还是应该放任他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做的事,这似乎是每一个家庭都要面临的事情,这两种教育观念的选择和讨论并不意味着孰好孰坏,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方法,显然,在一个具有拳击天赋的家庭里,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去做擅长的事情—拳击,但是恰恰就是因为余生的残疾,让这种探讨陷入一种道德困境中,最终影片通过父子的和解和教育理念的成功解决了这一困境,也为现实家庭中类似的行为提供了范本和蓝本。

而在此处,我更想着重强调的,或者说是最能打动笔者的地方,就在于对于校园霸凌的呈现,在当下中国,校园霸凌已经不只一次地被重提,近些年的电影中有《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中对于学校校园霸凌的呈现,但是,《父子拳王》中不同的一点在于给校园霸凌蒙上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背景,因此,影片中对于霸凌的呈现不光光是发生在校园内,而且发生在整个社会中。

所以,这就回到了我们所谈的社会宽容度的问题,弱势群体在影片里呈现出一种不被人尊重,不被人重视,社会的寄生虫这样的角色,想想我们生活中,为艾滋病人设立专属的艾滋病人学校,为残障儿童设立专门的学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残障人士的保护,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不就是一种对残障人士的刻板观念吗?残疾人想要做回一个正常人都难,何谈实现人生梦想呢?

或许在这个层面上,影片中余生战胜扎克,不屈不挠与刘一对决,而又站上世界拳王争霸赛的舞台,才显得尤为重要,它显示了一种残疾人文化和弱势群体文化的呈现,对于中国当下社会宽容度的提升和人们对残障人士的认知改变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在这种意义上,影片《父子拳王》探讨的内容和话题的作用才被凸显。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弱势群体,每一个人都把他们当作社会的正常人来看,那他们的梦想是不是就更有实现的空间了呢?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是就会是一个更加多彩和美丽的世界呢?



父子拳王(2019)

又名:拳力以父 / 拳力以赴 / Invisible Fist / The Corner

上映日期:2020-10-16(中国大陆) / 2019-07-24(FIRST青年电影展)片长:96分钟

主演:于荣光 / 郑人硕 / 金晨 / 刘俊孝 / 常戎 / 

导演:于荣光 / 炎晓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