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从美国返回德国的维姆·文德斯拍摄了闻名于世的《柏林苍穹下》。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柏林则处在东西方意识形态冲突和政治纠葛的中心。强烈的历史情绪就这样渗入到了文德斯的影片当中,并以一种表面上十分平和的语气,通过天使的视野呈现和表达出来。

借助天使的俯视角,影片在一开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柏林城,既有工业化的发达外壳,也有破败的砖墙和阴暗的下水道;看起来平和、忙碌,却充满摇滚乐的躁动、众生的困窘。从市井街旁到图书馆,若没有天使的抚慰,人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快乐,仿佛被苦难的现实和过去牢牢统治着。

而那些天使,由于他们的使命,正好能把以柏林为代表的整个德国历史贯穿起来。天使Cassiel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过去,他跟随的是老年儿童作家,和Damiel的对话也总是提及历史,20年前苏联战机坠河,50年前的柏林奥运会,200年前的拿破仑东征,到更久远的柏林建成之前乃至--冰河时代。我很喜欢Cassiel这个角色的表演,经年累月的目睹沧海桑田,早已升华到了参透世间万物的哲人状态,抑或是已经对人类无休止的自我毁灭感到绝望的淡定?

而文德斯在这部影片中绝不是打算只把思维放在过去,Damiel所感怀的则是当下和未来,作为影片的声音母题(motif)之一,一首关于孩子的诗歌反复出现在Damiel的独白中:
"当孩子仍在孩提时代,总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你?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在那里?时间从那里开始?空间又在哪里结束?阳光下的生命难道不是一个梦?我所见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不就是这个世界的外衣吗?……"
孩童的世界同Damiel总是靠得很近,在马戏团、在他掉入人间的一系列象征新生命的胚胎涂画旁,都有嬉笑玩耍的孩童身影。

于是,两个天使的心境造成了与社会现实具有重大重合的强烈戏剧反差。被历史碾压过的民族想要走向自由,需要摆脱沉重的历史枷锁,需要像孩童一样天真无邪。如果说给《柏林苍穹下》定义一个象征性意义(Symptomatic meaning)的话,我的解读是:尽管处在一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但人世间仍然具有胜于永恒的美好存在,值得让我们抛开现实和历史的伤痛而去追求。

影片结尾处文德斯点名致敬小津安二郎、特吕弗以及塔可夫斯基。特别是小津,我们在《柏林苍穹下》以及文德斯更早一部电影《德州巴黎》里所看到的影像,是能体会到比较明显的小津感觉的。天使的平和语调以及充满孤独感的表情,正犹如《独生子》和《晚春》里单身父母(饭田蝶子、笠智众,我只看过这两部小津)的复杂情感。把小津、特吕弗和塔可夫斯基比作天使,更平添了本片作为致敬之作而在电影史上延伸的时间感。

最后,我猜想《柏林苍穹下》名垂影史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它强烈的预言感。影片上映后没两年,柏林翻天覆地。文德斯的虔诚情绪,或曰愿景,似乎冥冥之中得到了验证。

我对本片最深刻的印象,则是摄影上的成就。文德斯讲求通过摄影机的平缓移动来调和构图并推动观众的眼球,从轨迹上来说并不复杂而效果自然而又充满戏剧性。

柏林苍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1987)

又名:欲望之翼(台) / Wings of Desire / The Sky Above Berlin

上映日期:1987-09-23(法国)片长:128分钟

主演:布鲁诺·冈茨 / 索尔维格·多马尔坦 / 奥托·山德尔 / 科特·博伊斯 / 彼得·法尔克 / 

导演:维姆·文德斯 /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彼得·汉德克 Peter Handke

柏林苍穹下相关影评

记录
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