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电影节给予此片的Tag是“爱情”,倘若按着《柏林苍穹下》的普遍介绍(柏林守护天使之一“达米尔”由于同情马戏团的玛瑞安而决心化作凡人,追求一段爱情),这样的概括似乎理所当然。但凡贯穿始终看过电影的人,不由觉得这段介绍断章取义,如果是简简单单的爱情电影,那恐怕本片三分之二的片段都是累赘。
电影的开端在柏林阴沉的苍穹下展开,天使在“纪念教堂”的塔尖,静静地看着车水马龙的大街。城市中的这些天使们平日里倾听着凡人的心声,一片思绪也不漏过;场景缓慢地从一个房间过渡到另一个房间,从喧嚣的大街转入静谧的图书馆;前后矛盾,与行动相反,杂乱无章的思绪就这样直白地显露;而天使的脸上是一如既往的沉静。
人们的庞杂的念头氤氲着悲观和压抑的气息,困扰、绝望、迷茫、挣扎似乎徘徊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人们看似平常的面孔下,隐藏的是已经陷入极端无助的心。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1945这个年份,也算是为此样境况做出的一种阐释:即便一半废墟一半断壁中重新屹立起高大建筑,常人恐怕还是在缺失安全感中寄居。心灵的闭锁所带来的是挑帽子时焦躁的不满意感,对孩子保守管制失败后的自暴自弃,以及孤身一人对生命将尽的感叹。
而置于完全理性的塔尖观望一切又是怎样?象征着永恒的天使们度过漫漫的时间之流,他们可以饶有兴趣地谈论中一天中的见闻,回忆着两足动物初次出现时的欣喜。但是他们对于现实同样是无助的,轻轻地把手放在行在暮年的老人肩头,在车祸之后低头聆听着伤者弥留之际的思绪,使他们唯一的对于人类的慰藉。这种袖手旁观的无助,在自杀者纵身一跃后达米尔那歇斯底里的叫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天使更深处的悲剧是一种没有痛苦的痛苦。是的,他们在旁人的经历中或有同情或有悲伤的感触,但情感的根源并非来自于自身;他们只是一群绝对理性的云团。导演以黑白构建天使眼中的世界,以色彩填充带有情感的尘世也算是对此的暗示。可怜的天使们,甚至不能感受到寒冷的天气中搓手的些许温暖;他们即便有千年的生命,即便洞察世间一切,又能如何呢;失去一切知觉和经验的年复一年的日子是否值得继续呢。影片中天使从塔尖向下落体,任凭世间的场景恍惚于眼前恐怕也是对此的一种宣泄。在这个层面上,天使再能捕捉我们的想法,终究不了解我们;在这个层面上,痛苦于我们也是一种恩赐。
片中描述天使时只有两处出现了彩色,一处是达米尔在玛瑞安的篷车中听着其的困扰,倚在她身边时;另一处是在街头的洗衣房(由于字幕的突然“离场”,我也不知道当时的确切情节了)。明显,的确是马戏团的玛瑞安让丹密尔感触到尘世的情感,也为其后来归于人间做出了阐释。
达米尔对着另一位天使说:“我要下河去,这句格言经常可以听到的,我到今天才理解它的含义。除了河滩并没有什么河岸,只要我们在河里,河滩才会存在。不要只是看看它,要进入时代的河滩,死亡的河滩!不要再张望那些没诞生的事物。观看不是旁观,事情就发在眼前。”说罢,泥泞的路上出现一串实在的脚印。
后来的后来,达米尔遂愿,说的最后一句话便是:我终于知道,作为天使所不了解的事。

电影中贯穿始终的独白,相近又变化无穷: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呀呀学语,蹒跚学步,
幻想着涓流成河,
汇河成江,
最后奔腾入海。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幼稚,
认为万物皆有灵,
而诸灵归一。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心无杂念,
胸无成府,
常常盘腿而坐,
突然窜起飞奔,
前额乱发飘扬,
天真无邪,不事虚伪。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总是满脑子奇怪问题:
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
为什么我在“这”而不是在“那”?
时间的起点在哪?宇宙的尽头又在哪?
是否阳光下的勃勃生机不过是幻景?
是否我看见的、听见的、闻见的,
只是海市蜃楼般的表象?
魔鬼真的存在吗?
坏人真的有吗?
我到底是什么?
我以前又是什么?
我是一直如此?
还只是现在如此?
我什么时候将不再是这样?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并不知道
  自己是个孩子,
  对一切都充满着情感。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被人领着走路。
  盼望池塘变成大河,大河变成激流,甚至水洼也能变成大海。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不知道自己是个孩子,
  对一切都充满着情感,
  只有一个心灵。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没有成见也没有习惯,常常坐在裁缝椅上,
  头顶上有个发旋儿,
  奔跑在小贩之间,
  也从不在相机面前摆样。

当孩子不是孩子时,只要吃点苹果和面包就够了,现在仍总是如此。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离不开摘来的草莓,现在仍总是这样。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吃鲜核桃磨破了舌头,现在仍总是如此。
小时候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住在小城市里向往大城市,现在仍总是这样。
小时候高高爬上树梢,悠悠然摘樱桃,现在仍总是如此。
小时候在陌生人面前害羞,现在仍总是这样。
小时候盼望冬天的第一场雪,现在仍总是如此。


   反反复复对于孩子——情感代表的强调,是否是影片对于情感的推崇和对于理性的驱逐(如同卢梭所做的那样);事实上,达米尔在人间时完完全全就像一个孩子,拉着路人问东问西。
柏林的苍穹下——一种理性的落体,也算是对德意志民族孜孜不倦追求形而上学的透视和规劝。

原剧本: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02277/

柏林苍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1987)

又名:欲望之翼(台) / Wings of Desire / The Sky Above Berlin

上映日期:1987-09-23(法国)片长:128分钟

主演:布鲁诺·冈茨 / 索尔维格·多马尔坦 / 奥托·山德尔 / 科特·博伊斯 / 彼得·法尔克 / 

导演:维姆·文德斯 / 编剧: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彼得·汉德克 Peter Handke

柏林苍穹下相关影评

记录
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