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这个剧垮了,轰然倒塌。
作为一个80后的关中农村生人,对本剧很是期待,本打算养肥了再杀,最终还是由于剧荒提前观看。
有山海情的珠玉在前,再加上本剧的演员名单,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精彩段落,让我对这部家乡方言剧无比期待。毕竟央视加持,献礼大剧。
一口气将前几集看罢,确实引人入胜。选景、造型都接近还原了笔者儿时的记忆,地道的关中方言更是令人亲切,特别是有些略显粗俗的脏话,保留的相当接地气,让人莞尔。
其实这种正剧的剧情走向很容易猜度,毕竟是现实主义题材,尤其是本剧这种扶贫攻坚剧。前几集大多是需要铺垫“贫穷”的,大环境的贫穷,小圈子的矛盾,关键人物的解锁,按部就班的娓娓道来。这些都没有问题,编导和表演的质量也都确属上乘。
细细观之,本剧的主要矛盾重点放在了两个村庄的世仇上,让我这个80后农村人觉得与时代背景有些割裂,90年代的关中农村早已经历了改革开放,宗族观念并没有剧中那么极端。但毕竟是电视剧,故事性更重要吧,又或许只是方言选用了秦语,其他地方真有如此闭塞也未可知。
我是抱着至少四星半的期许连续观看的第六集。这或许是导演不会承认的滑铁卢,但绝对是我个人的当头一棒,敲得我五内俱焚,怒火冲天!
是的,是愤怒。我无法接受导演的价值观,特别是看到细妹心甘情愿留在石头村的那一幕,旁白中那该死的幸存者偏差解释让人反胃,导演自以为给换亲的细妹安排一段歪打正着的所谓幸福婚姻就能缝补起这段不合逻辑的剧情,未免太挑战观众的道德认同底线。
换亲是历史造就的悲哀,是时代的创伤。因为贫穷,这样包办的劣质婚姻曾经毁了无数家庭,想想便叫人心碎。如果导演拍摄的是因为家庭贫穷而无奈换亲的情节,想必能换来不少同情的眼泪,包括笔者的。但偏偏剧中仅仅是因为所谓的两个村庄的已不知起因的世仇,便让一个培养出了一对儿懂事儿女的老父亲突然变得无比封建,跟傻逼似的做出傻逼的换婚决定,又傻逼似的以如此简单的方式便完成了大婚的过程,导演不觉得漏洞百出太不合常理了么?!
如果说这只是导演的功力不够,那最多只能骂丫愚蠢,但最后竟然安排细妹如此聪慧的女孩如此草率的应承下了这可笑至极的换婚,并且第一次见面就正巧遇见了一生良人,且童话般的婚姻幸福竟持续了一辈子,那只能说明这个导演的三观感人。
一个姑娘被睡了一晚,就会心甘情愿的嫁给一个陌生男人,对于这样的价值观传递,要是有负分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