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对于佛法的误解,都是因为没有正见,真师之言就是树立正见。
摘抄
1. 按照佛经,苦痛不是真正的苦,真正的苦是变化,是无常,万事万物皆无常。

2. 你的目标应该是看到所有世间价值都没有价值,然后由一个真正的上师帮助你粉碎你的全部自我至上的骄傲。上师是一枚镜子也是一个杀手,帮你打破自我成见。

3. 我们可以看着我们的心,当念头来了,只是看住它们,它们升起、暂时呈现、消失。不要抓住它们,不要推开它们,就在那个点,看发生了什么。每次你开始漂移,把心拉回来,回到当下。

4. 脱离红尘不是根本的出离,根本的出离是就是没有任何出离念头的出离。

5. 空杯才能加水,空心才能加智慧,空我才能得到爱。

6. 我们真正向上师寻求的是如何解除对上师的需要,从外在寻求转向内在寻求,彻底认识到真正的上师是自己的内在,上师只是这个过程的桥梁,这一点是上师概念的核心。
7. 禅宗大师说过:学习佛法的过程就是自我身心研究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说,自我研究过程是为了达到忘记自我的过程,不,应该说是达到我和非我都不再分别的过程。
8. 以上关于上师概念的核心是一切师徒合理关系的基石。很多情况下,师徒关系其实却是情人、夫妻、男女的关系,使双方的互动变质为一种游戏。
9. 很多学生找老师,不是为了获得客观指点而是希望得到内心妄求的东西,当学生内心由此产生扭曲不安的时候,学生开始耍弄心计。
10. 老师也一样,很多的老师,包括我自己,内心知道职责上应该给予学生什么,那个往往是非常原始、非常痛苦和赤裸裸的东西,但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给予,因为他们还清楚学生其实想要什么而总表现为去满足学生们的欲望。
10. 所以,心计是大问题,人应该没有心计才好。
11. 人类为了粉碎自我,往往需要一个已经成功的榜样,我们对榜样总是怀着崇敬之心,所以世上就有了教父、权威等等(包括佛陀)。
12. 不管怎样,总得这么去做,我的意思是,你总不能把上师看做你的伙伴吧,当然也有一些非常特别的人士,他们可以那样做。把一个比你更高或更纯正的人看成榜样,比较有效。
13. 当然,很多老师因为心计的干扰,没勇气告诉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而去满足学生的欲望,结果反而害了学生使学生只能一辈子依赖他。
14. 但是如果老师怀着巨大的责任心,师徒双方真正转注学生的证悟与否,这种师徒关系就可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15. 学生希望得到智慧,老师恰巧先获得一部分那样的智慧,后来者跟从前辈脚步,才能得到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这种师徒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就必须这样互动才行。
16. 我自己会把我的上师看做凡人,偶尔也会有凡人世俗化的一面,譬如虚伪,我自己也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理解吧?可见,我们都没有全面接受佛陀才是我们根本上师的意识,他老人家可是无处不在,骗不了他。
17. 怎么判断一个老师是真正的明师呢?作为一个俗人,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力本身就没多少自信,即使我们自认为某师是明师,我们有多少把握?我们的判断力很多时候让我们遇到挫折。
18. 所以在学习佛法过程中,深思而不是盲信这一点很重要,盲目的虔诚是不可取的。佛陀他老人家再三强调,依法不依人。
19. 事情不是那样简单,如果你乐意,建议你先学习和思考佛经,当你学习到一定的程度,你再去判断一个老师,可能他其他一些品行不符合,譬如可能没有受过教育、不够温和、不够直接等等,但是只要你看到他是一个注意力不在自身,而只专注在你和其他众生的人,那差不多就是了。
20. 朝拜,现在已经变成非常仪式化了。朝拜本身的要义是提示我们确实有这样证悟的人们存在。他们不是所谓的英雄,而是作为成道的榜样,哪怕只是一分钟的提醒你也好。
21. 激发你关注佛陀到底讲了些什么,然后你知道苦、脱离苦的概念等等诸如此类。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自己,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棒的修行者,你可能不需要这些辅助,我的意思是,我们总得尽可能用各种方式帮助自己,哪怕借助于一些简单原始的提示,譬如圣地、圣山、圣树等等。
22. 我想到一个比较好的比喻,这些就像乡愁,乡愁会打开一个缤纷世界,乡愁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我们可以说乡愁这样类似的因缘引导我们走向证悟。我们由此窥见佛法的价值,灵修的价值以及红尘世俗生活对于我们修炼自己的最终价值。
23. 皈依佛法是坚信因、缘、果的法则,譬如你煮鸡蛋,你需要一定的缘由和条件:炉子、锅、水、火、煤气等等,没有其他障碍的话,鸡蛋毫无疑问就这样可以煮熟。你可以的,因为这是数世纪来人们煮鸡蛋的途径。相信因、缘、果法则,就是皈依佛法。
24. 我们被固定的生活模式束缚,我们离随意性越来越远,这个是大麻烦。我的意思,譬如环境,譬如我们一定要住一个旅馆而不高兴随意住岩洞或者树上,譬如信用卡,诸如此类,我们人类只寻求一张模式化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要求被计划,来保证自身的安全感。
25. 我的很多学生对我很小心翼翼,这说明世界的因果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你想,我哪儿都没去,只是一个不丹人,但那些来自美国、加拿大、巴黎等四面八方的人们,构成非常复杂,都是一些一贯被教育为独立思考、接受挑战的人们,现在他们纷纷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相信我说的每一句话。这证明他们欠了我很多业债要还我,所以他们还会一直相信我的话。
26. 西方的学生很有活力,这个是个非常大的优势。但是活力,怀疑、质疑等一些优秀特质,有些事会导致他们跟入道之门越走越远。你一直在那里分析,就无法专注践行。
27. 东方的学生比较虔诚和信任老师,我想这是不同社团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不利因素,比较容易导致盲信。
28. 你自认为自己已经证悟了吗?我吗?不,我不认为。因为我现在还是受外部条件的限制。已经证悟的人应该完全不受条件限制。我的学生坚持认为我已经证悟了,那样对他们只有帮助,如果能帮到的话,对吧?佛陀教导我们,一切皆心造。
29. 譬如你正坐在公车上,突然上来一个人坐到你身旁,可能他当在经历什么麻烦,你什么也没做甚至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可能就那样坐在那里,可是那个人却认为你居然帮了他,比方你踩了他的脚,诸如此类。
30. 你不是英雄,也不是拯救者,但是他人认为你帮了他,以某种你其实是置身事外的方式帮助了他,他因此受益,然后他不断感谢你曾给他的帮助。
31. 我收到过太多的感谢信,谢谢我帮他们度过了曾经的麻烦和沮丧,谢谢我的祈祷,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等等,但是老实说,我根本没有想到过他们,我甚至都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更别说是在祈祷的时候想起他们来了。
32.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发生我的很多学生身上。很多时间人们以为老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更有主动权的一面,因为老师拥有相对多的控制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比方说我,我个人经常就跟一些女士产生这方面的问题,我根本不认识她们,跟她们没有任何牵连,但是她们会认为有联系,比方说我曾经对她们微笑、握手、说话等等,她们把这些看的很严重。
33. 一切都是你自心或自我解读,一切都是想象,没有什么不是想象力的结果,想象的力量如此之大,想象才是我们拥有的唯一现实。
34. 在想象的空间里,方有现实相对世界的现实和幻想。佛法总体上试图训练人们的心去体会温情、友好、慷慨、爱和仁慈等等诸如此类,那是一种途径。
35. 如果用心谈论一切,你就接近了根本真相。我们在这里不谈途径,如果谈途径,就无疑会有优劣之分,需要放弃的和需要坚持的分别,而我们一旦接近根本真相,就无须这些分别。举个很好的例子,譬如一个妇人非常渴望有一个孩子,于是她有一天梦到她怀了孩子并生下了孩子,她非常开心。在同一个梦里,她随后又梦到孩子不幸去世,她非常悲伤。然后她从梦里醒来,有孩子的开心和失去孩子的悲伤同时消失,这个梦醒后的第三个体验就是佛法试图表述的根本,没有过孩子,也没有失去过孩子,超越这两种体验的体验。

真师之言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2003)

上映日期:2003-09-16片长:103分钟

主演:宗萨蒋扬钦哲诺布 / Luc Dierckx / Louise Rodd / 

导演:莱斯丽-安·布莱德 / 编剧:莱斯丽-安·布莱德 Lesley-Ann Bran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