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后在豆瓣看到很多人对这部剧评价剧情太简单,故事太无聊之类的评价....只能说评价者观影角度太狭隘,没看到本作精华所在!本部电影的创作精华在于,是电影视觉形式创新!
很多人会说电影形式是表面,电影核心是世界观(内容)深度/创作新颖等等之类大话,实际上无论你的电影世界观无论多牛叉(甚至有IP光环),表现形式效果粗糙、不接地气(符合主题,但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或者俗套不吸引人,又会有谁会发现你背后的剧情精髓,甚至不会留下印象。
电影要向观众展示的视觉形式点总结起来就是:画面、特效、人设、明星四点。本作选择了以画面+软特效(艺术布景+特效)为主要的创新点(人设为辅,明星为0)。
迷宫内部里面的场景/密室画面等于现在美术馆的展馆空间艺术布景(纸壳艺术为主),经常逛美术馆的童鞋估计对会对电影中迷宫的关卡、机关、场景设计(纸牌屋、钢琴屋、灯光设计、纸壳迷宫墙)有一种似曾相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场景随着剧情发展、还有角色的对白/心理、不断变换表现形式(静态到动感、点线面艺术组合)。其实套路比较简单,只是几个角色在有限场景中不断转来转去。





本片中特效则是是一个单点技术嵌入到纸壳迷宫实景的空间(机关启动环节、水管)和人设情节(机关杀人、怪物、真人转换小纸人)中,不想一般的硬科幻片(例如:移动迷宫)采用全场景特效集成场景,让本片更显匠心,与众不同!










当然这种布景+特效的套路并不是本片首创(以往更多是以艺术短片或者DV视频为主),但很少能像本片一样组织成一部完整的电影故事(整整80分钟)。考虑到在有限的空间/布景设计/成本预算下,简单故事情节还是可以理解。
在当下讲究快消费娱乐文化的消费者市场,我看到大部分所谓的创意小成本电影(专业或者业余创作),基本上打着内容为王,快节奏的无形式主义创作,或许内容真的很不错,或许成本真的很低,或许很接用户市场地气,但是电影终究还是要讲究一些技术含量,要不然就不值钱了!

戴夫造了个迷宫Dave Made a Maze(2017)

又名:纸迷宫

上映日期:2017-01-21(斯兰丹斯电影节) / 2017-08-18(美国)片长:80分钟

主演:尼克·图恩 / 梅拉·罗希特·库姆巴尼 / 亚当·布斯奇 / 詹姆斯·乌尔班尼亚克 / 弗兰克·凯提 / 斯科特·纳维 / 斯蒂芬妮·阿琳 / 克斯汀·范奈丝 / 斯科特·克林斯基 / 蒂莫西·诺德温德 / 约翰·赫宁甘 / 瑞克·欧弗顿 / 卡米拉·艾尔内斯 / 德鲁·尼加 / 艾蒂安·埃克特 / 布里特妮·多伊奇 / 杰西卡·格拉夫斯 / 

导演:比尔·沃特森 / 编剧:史蒂文·西尔斯 Steven Sears/比尔·沃特森 Bill Watt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