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男,是用來形容软弱的男人的。牛蒡是菊科植物,因為根部很细,所以就衍生出“牛蒡男”这个词。)

双面人有很多,但在《重金属摇滚双面人》里主角根岸的双面生活好象是和一般人的想象颠倒过来的。根岸的理想是做清新的流行音乐,但现实却是被迫无奈之下成了死亡重金属音乐的风云人物。大概一些身陷主流平庸却一心想成为另类的人士会无比羡慕和感叹,其实双面何为正何为负的利害关系并不太大,所以两者也算是殊途同归的,只是相比之下更多了一道讽刺罢了。

一面是害羞怯懦规矩的牛蒡男本尊,一面是“杀”气凌人恶魔般的“DMC”(Detroit Metal City)主唱克劳萨,周旋与两者之间自然就会产生不少的趣事。但在恶搞的表面之下,从始至终都有着一个稍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根岸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面呢(或者说为什么他可以处于这样的双面生活之中呢)?这当然不是因为那个凶神恶煞可怕又粗鲁的女社长的存在让根岸不敢反抗。关键还是在主体身上。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让根岸继续下去的一大原因就是美好的“梦想”。不是根岸自己的梦想,而是DMC的歌迷的其他人的梦想。有需求就有存在的价值,有价值虽然为的是别人自己也会有满足感,这是没错,但对主体来说还不完整。梦想其实是延续了“好”的一面,而“恶”的消解还是在于根岸自身。克劳萨的愤怒其实也是根岸的愤怒,恶魔的分身为牛蒡男的不满和压抑提供发泄管道,而后者也成为前者的灵感来源。电影里这一面的表达并不强烈,但在漫画里却比比皆是。另外根岸的不满,多是些琐碎细节而非上纲上线的大问题,本性的压抑和本能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正是牛蒡男和克劳萨的结合点,亲切又邪恶。

电影的情节大都来源于漫画,去掉了一些重口味的东西,虽然还是“Fuck”漫天飞,但电影相较漫画已是温和很多了。另外电影本身的特性和限制,使整个故事都集中在根岸一个人身上,其他人物的刻画很少(特别是“克劳萨”周围的),不仅趣味少了,还失掉了一些对比和呼应,更加温和了。比如漫画中DMC在表演的时候,还有一位重要成员:一头受虐的“猪”(熟悉SM的朋友应该懂,或者看了漫画就会明白)。另外两位乐团的成员贝斯和鼓手,电影有一处简洁的介绍到他们,根岸想如果他不干了,乐团就会解散,而那两个家伙可能就会一个当牛郎一个沦为性犯罪者(大意),于是这也成了他继续的一个崇高理由。这些人物不是主角,但都有着双面的生活。漫画,理论上是没有篇幅限制的,一切都可以慢慢讲,全面且细致。唯一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长篇日系漫画的一个通病,不管题材是什么,剧情的发展都会陷入到“对战-升级(挑战—成长)”的不断循环当中,没有好的情节衬垫很容易无聊。

觉得电影有趣的人,应该找漫画来看一下。然后你会觉得“原来是这么有趣啊”或者“这是什么东西啊”。


另两部类似的电影
《青春摇滚火花》(Iden & Tity)
也是根据漫画改编的追寻音乐梦想的一部电影,主角是一支名为“Speed Way”的乐团吉他手兼灵魂人物,他也面临着音乐理想与现实及商业诉求的矛盾。和《重金属摇滚双面人》的KUSO风格不同,《青春摇滚火花》走比较“写实”的路线。片中音乐部分并不太突出,所以看着更象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经历理想事业爱情的洗练,从莽撞不安变得成熟淡定。

《少年手指虎》
很有趣的电影,宫崎葵真可爱。很多人说电影说的是朋克是什么,好象电影里有说朋克就是做自己,对我来说这并不重要。作为编导的宫藤官九郎,为老人家找青春的故事装上了一个有趣且时髦的框架,当“老年手指虎”们以和二十五年前相同的方式结束表演的时候,不用太计较,尽情享受就好。

重金摇滚双面人デトロイト・メタル・シティ(2008)

又名:爆粗BAND友(港) / Detroit Metal City

上映日期:2008-08-23(日本)片长:104分钟

主演:松山研一 / 加藤罗莎 / 秋山竜次 / 细田善彦 / 大仓孝二 / 冈田义德 / 鈴木一馬 / 高桥一生 / 美波 / 松雪泰子 / Adeyto / 鲇贝健 / 加藤谅 / 宫崎美子 / 

导演:李斗士男 / 编剧:若杉公德/大森美香 Mika Ohmori

重金摇滚双面人相关影评

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