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崛起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为香港电影艺术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潮流,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电影生产制度,与电影界日趋保守、不思进取突破的暮年习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香港“新浪潮”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新浪潮”运动的一个显著的不同是,香港导演几乎一致地以娱乐片样式为依托,用以实验电影技术的突破,表达新鲜深刻的生命体验,这一现象是与香港社会典型的消费文化的特质息息相关的。作为香港“新浪潮”重要一员的电影实干家谭家明,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名剑》、《烈火青春》、《爱杀》、《杀手蝴蝶梦》、《最后胜利》等作品,无不善于利用或“武侠片”或“青春片”或“黑帮片”等类型电影模式,既不过分冒犯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习惯,又成功传达了他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思索。
摄制于1982年的影片《烈火青春》,不仅是张国荣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也是导演谭家明的“新浪潮”代表作之一。即使是在今天看来,这部影片也是出人意料的。全剧叙事散漫,缺少中心事件,没有连贯的线索连接剧情,四个主人公分别是两对恋人,夏文汐(饰Kathy)与汤镇业(饰梁龙邦)、叶童(饰Tomato)与张国荣(饰Louis),而夏文汐与张国荣大约是亲戚,互相很熟稔,夏文汐以前的日本男友信介(因明星印象较之所饰演的角色更直接、更鲜明,因而本文中直呼演员名,只是委屈了这位日本人,只能称呼其角色名,因不知其演员何许人也),曾是“赤军”分子,脱离“赤军”后,遭到追杀,以至连累到四人。除开影片开头他们相识的的情节符合戏剧性传统外,此后他们青春奔放的故事便不再受情节的羁绊,导演大有信笔由之的态度,全面渲染他们的欢爱时光。《烈火青春》不同于一般的青春类型片,它不想编造一个曲折离奇、儿女情长的完整故事,却采用了散文式的结构,尽量地铺陈年青人的青春活力。然而在这青春的耗散中却又潜伏着隐忧,他们过分的激情,对生活的虚无,使观众在艳羡他们的青春活力时,又莫名地添加了几许无奈的唏嘘,担心过于激越的东西总是难以到头。然而,影片毕竟缺乏完整的情节,因而在剧情的推进上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力量,影片放映了一大半,完全是散文式的,生活中一件件小事的呈现,乃至堆彻了不少看来与全剧并无多大关系,相当琐碎的事件。不但平坦的影片本文没有准备好陡转的力量,而且更没有提供给观众足够的心理承受来面对青春热血的抛洒。按照一般青春类型片的路数,如果一定要来一个交待的话,再参照该片前面暴露的一些隐忧,结局也应该是四人经过一番危难之后,终于躲过了“赤军”的追杀,最多外来者信介为此丢掉了命,前后照应一下,结构也很自然,观众也心安理得。因此当影片在最后几分钟情节陡转,汤镇业与夏文汐转眼之间就命丧刀下,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丝毫铺垫都没有,观众除了大吃一惊,恐怕不会有其他反应,更何况导演的处理是那样的冷峻,以至于到了冷酷的程度,“赤军”分子手起刀落,丝毫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特写,两位主人公便先后命丧黄泉。传统的观众早已习惯于影片对于主人公之死的强烈渲染,然而在《烈火青春》中这一切都降为零。
自然,别具一格的《烈火青春》也多少保留了些许传统情节剧的元素,例如它对日本军刀和鱼枪的多次表现,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伏笔,观众隐约觉得它们会派上用场,最终日本军刀大开杀戒,而鱼枪救了叶童和张国荣的命。谭家明还很善于捕捉细节,并给以意象化的表现,如夏文汐的歌舞伎表演,浴缸中燃烧的汽油,张国荣苍白的面具以及他们海边的梦幻生活,虚无而美,这一切构成了青春的符号。而在叶童与张国荣之恋中,亦安排了对付叶童的追求者这样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可是完全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局的。这也暴露了谭家明不同风格手法的调和,在对付叶童的追求者这一单元中,镜头是如此的活泼、开心,谭家明调动了各种喜剧元素,而在结尾的陡转中,却又显得极度冷漠。
我们通常把有情节的电影叫做故事片,《烈火青春》是吗?它究竟想表现的是什么?从对它叙事结构的分析,我们知道它是与众不同的。如果是一般的情节剧,恐怕会先交待清楚夏文汐与日本人信介的关系,再叙述她与新男友汤镇业的相爱过程,再加上她的亲戚张国荣的一段恋情,然后再叙述他们四人如何帮助信介躲避“赤军”的追杀。这样就有条不紊,有一条线索将全剧贯穿起来。然而《烈火青春》却明显将重心放在了年青人生命活力的释放和他们的生命隐忧上。
完整的情节,动人的故事本不是它的追求,因而有评论者批评该片“叙事吞吞吐吐,结构尾大不掉”。但该片更像是导演对青春的一首抒情的赞美诗,对青春的献祭,是一则残酷而怅惘的青春寓言。“赤军”分子的出现不是导演要玩恐怖噱头,也不是刻意要谴责恐怖分子的残暴,更不是要挑动中日敌对情绪,而是预示了一种内在的毁灭性力量,更借以渲染“毫无干系的死亡”的惨酷与无奈。在片中,汤镇业不停地变换职业,夏文汐也是野性十足,两人在公车上尽情欢爱,“不可一世”,他们的青春如同烈火般熊熊燃烧,在燃烧中亦渐渐耗散,最终走向毁灭已是必然,“赤军”的屠刀仅是毁灭的一个工具。在海边悲剧之前,导演呈现给观众的是海边别墅那一片田园般详和的景像,画面拍得很唯美,仿佛日子像诗一般缓缓地流逝。在这一段落的最后,导演在银幕中央呈现了一幅蓝色基调的图景,梦境一般,美得很脆弱,轻柔的纱帐,摇曳的树,四位主人公并排躺在一起,平和得如同婴孩躺在母亲的子宫里一般,丝毫不令人产生淫猥的感觉,与后来汤镇业和夏文汐作为两具尸体留在海边形成强烈的对照。也许此时的详和更像是一场献祭仪式,是导演在他们死之前赠送给他们的祭品,甚至让人觉得是躺在坟墓中,正是这平和连接着后来的死亡。夏文汐说:“美的东西是永恒的。”但青春不是永恒的。
然而导演还残酷地不够,青春被带走了一半,又留下了一半。青春烈火熔解在导演悲悯的人类情怀中。片中的张国荣是一富家子弟,母亲已故,父亲不在身边,他的生活很虚无,想念母亲的时候听母亲生前做电台节目的录音,他追赶时髦,吸日本汽油,却又极度害羞,常戴面具,甚至被汤镇业讥为“姐妹”,他与叶童的恋情与汤、夏二人相比,显得平缓。不象夏文汐所说,她和汤镇业之间只有“纯粹的肉体”。在海边别墅,张国荣听着叶童腹中婴儿的心跳。一个新的生命孕育了,而他们的青春也应走向了成熟,他们开始不单纯的考虑自己,叶童突兀地冒出一句:“我们对社会好像都没什么贡献。”张国荣说:“什么社会,我们就是社会。”也许正因为如此,导演留住了他们两人的生命,因为他们的青春留在了过去,他们的青春走向了成熟。影片最后他们乘坐着“NOMAND(游牧者)”号游轮远航去阿拉伯。

烈火青春(1982)

又名:Nomad / 反斗帮

上映日期:1982-11-26(中国香港)片长:96分钟

主演:张国荣 Leslie Cheung/夏文汐 Patricia Ha/汤镇业 Ken Tong/叶童 Cecilia Yip/翁世杰 Sai-Kit Yung

导演:谭家明 Patrick Tam编剧:方令正 Eddie Ling-Ching Fong/邱刚健 Kang Chien Chiu/陈冠中 Koon-Chung Chan/谭家明 Patrick Tam/陈嘉仪 Joyce Chan

烈火青春相关影评

zyx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