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这是一部我个人会给3.5,但因为与心理预期有落差差点打了3星,却最终给了4星的电影。加分项除了加里·奥德曼的完美表演外,就是影片对于描绘战争的角度,无论是《敦刻尔克》还是这部《至暗时刻》都非常克制不在影片中特意煽动仇恨情绪,几乎没有任何血腥画面。整个电影的战争视角从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控诉转变为了对主角内心的一种历练和考验,突出的是一种不会被邪恶压制的人类的真、善、美。这种战争电影语境的变化真的值得我国学习,相比于我国今年大热的战争片,《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在语境上是更加高级的,更加值得尊敬和推崇。
接下来我将从标题中提到的几个关键词阐述下我对这部影片的感受,每一小节都尽力在甩出主观看法前先做些较为理性的分析。与二战相关的人文思考不会出现在本文中。
“准备”——影片的主题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本片那非这个看似平常但实则分量十足的——“准备”莫属。
从宏观视角看,影片描述的是英国即将被德国拖入战争前的最黑暗的时刻,也是留给英国人最后的“准备”时间——是战是和准备着做出这个生死攸关的决定吧。PS:而且片头丘吉尔的第一场戏,在和女秘书就打字做争执的时候,反复争执的一句也是:“备战!”
从丘吉尔个人角度,影片是通过丘吉尔的几次演讲来贯穿的,而对于演讲影片中强调的就是演讲的“准备”。第一次演讲过程中反复的跳切回准备阶段中和女秘书的各种磨合,第二次演讲中又强调因为要说谎言的心虚以及准备不足,在演讲开始前还反复改稿,以至于对妨碍他“准备”的人发怒。前两次如此伤神费力大动肝火的准备,却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倒是第三次,也是实际“准备”时间最短的一次演讲,却因为信念的坚定而最为成功。
这种宏观和个人的准备的相互映照,其实含蓄的表达了影片对于这段历史的观点:“决不投降的信念才是胜过其他一切的最完美准备。”

“5”——影片中的5种视角
①丘吉尔
丘吉尔作为全篇的灵魂是影片的第一个视角,编剧给他安排了一条由“急躁的想证明自己”——“自我怀疑”——“重新确信”的人物弧光,也是一种非常经典而且标准的人物弧光。主角的心路历程可以与《爆裂鼓手》做对照。——一开始得到首相的职位对应《爆裂鼓手》中被导师看上,中期的怀疑对应《爆裂鼓手》中的被退学,然后和国王和女秘书的交谈让他重新面对挑战对应《爆裂鼓手》中和导师在酒吧的对话。
人物的弧光要能够引发观众的移情才算是成功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丘吉尔这一人物的刻画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当然表演是没话说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国王的演讲》中老师跟着国王默念演讲词时的那种担忧紧张我感同身受的,说明此时主角的成败已经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内心。但是本片中女秘书几次跟着丘吉尔默读演讲词说实话我并没有多少感觉...
反应一个真实的历史时刻还是反应一个人物,相信这是最让本片编剧头疼的问题。《国王的演讲》虽然也以迫近的战争作为底色,但是全篇的镜头都集中在国王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战胜自身的缺陷的过程,战争只是背景,因此留出了足够的镜头时间给人物塑造,从而让观众得以在观影过程中实现移情。而如果要真实的反应一个历史时刻势必涉及到很多人物,例如《敦刻尔克》就是一部各方共同用力的群像剧。
由此看本片中编剧想要强调丘吉尔的个人人物弧光的企图和片名《至暗时刻》一开始就隐含着非常危险的宛如走钢丝般的矛盾。如果想着力描绘这个时刻,势必造成留给单一人物表现自己特点和转变的镜头时间的变少,而且影片的进展也必须更多的顾及到客观的时间线,而不能以人物主观的情绪为线索在不同的时间点间跳切(更加加大了单一人物刻画的难度。)
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成片其实是编剧在“丘吉尔”和“至暗时刻”之间的来回取舍的结果,个人觉得这个答卷算不上完美。
②女秘书
你会发现,影片中几次演讲准备,与丘吉尔互动的都是女秘书,这个角色的戏份甚至比首相妻子还多。这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复制贝多芬》,这种视角的好处是观众对主角的了解是和影片中放置的这个观察者同步的,会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而容易在影片的第三幕达到彼此了解的一个高潮。不失为一个用心良苦的设置。
但是影片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像《复制贝多芬》如果你要用这个视角,你就必须要给她足够的重要性(第二主角?)、片长和情节这个点才能出效果,至少要像《国王的演讲》中,加入一场老师去试镜莎翁的角色的落选来让我们对这个人物的内心欲望有所感触。但是本片中这个女秘书一直到中后期才通过她哥哥的照片给我们对她有了除去工作层面的认识,显然是很不够的。
③妻子
妻子这个视角最棒的地方在于给影片增加一种普通观众都能认识的情感价值,让我们对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移情。 同类题材能想到的妻子这个角色设置得最好的就是《国王的演讲》,而且恰恰是当有了本片作为对比之后,才更让人感觉到《国王的演讲》完成得有多好。通过妻子的存在,影片中的这个伟人不再仅仅是伟人而是一个普通的“丈夫”尤其在《国王的演讲》中国王的演讲不再是要能承担起国家的责任这种抽象的普通人不好理解的情绪,而是要能够成为一个妻子能够依赖的丈夫这种能够更好移情的情绪。
总的来说首相夫人的刻画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对丘吉尔的塑造帮助有限,几场该有的对手戏都有了,该表现出的妻子的霸道(管得住老公)、支持、担心并隐忍都表现了,但是讲真不如《国王的演讲》中妻子几个不安的眼神,以及几次无言的依偎来得让我感动。
从《英国病人》开始就是我的女神的永远的“K”,结果是这种戏份,唏嘘。
④同僚/国王
编剧很老实踏实的在每个需要固定的点上都拧上了一个螺丝,但求无功无过的感觉。国王、张伯伦、哈利法克斯子爵,三人分别站上了丘吉尔的不同类型的对手的位置上。国王这个角色在前期反对,然后中后期站在国家高度自动转变了立场。张伯伦是在影片最后被主角在影片高潮的行为感化,突出了高潮场景主角的成果。而哈利则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被感化,成为了大反派。非常标准的设置,而且每个位置都安排了一个。
很程式化,无功无过,并不出彩,虽然有强调主和派的正义,让观众能够理解,但是离让人物立体还差得太远,如果像《莫扎特传》那样强化一个对立面的视角或许也能出彩。
⑤时间
“时间”这个视角对于本片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可能比上面②、③、④点加起来还大!在影片中被非常视觉化的被表现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荧幕的翻动的日历。由于这种强调,其实影片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够采用线性的叙事,(除了开头第一次演讲中为了特殊目的用插叙打断外)而且极大的限制了本片的叙事空间,当然这么做自然有其道理。片名就用了“HOUR”就是为了强调这种不断逼近的紧迫感,之前看过一个拉《闪灵》的视频就提到,这种时间轴不断拉紧的设置会让影片增加一种紧迫感,对于这部大量篇幅靠长独白支撑的电影想必这点是很重要的,估计这也是导演为什么不愿割舍的原因。
所以,总的来说影片展现了5种视点,分别对应了各种经典模式,但是其结果却是每种视角之间相互拖了对方后腿导致没有一种视点能够被深入刻画。
“4”——影片中的4场演说。
其实这个"4"就已经包含了我的主观情绪,本来如果是3场演说的话会是非常完美的,但是现在整个第三幕就是被一次地铁和群众对话(其实严格说也可以算是演说),和一场对外阁的煽动(就是演说啊!)和最后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说之一组成的。
25分钟左右的演说、中间的40分钟左右的演说以及最后的演说分别应对了初期“强烈想要证明自己”,中期“迷失自己”后期“找回自己并坚信自己”,而且均涉及到和女秘书的演说前准备,相映成趣,很有美感。
但是最后就是硬生生的多了一次演说,这次演说和女秘书没什么关系,直接导致编剧千辛万苦插入电影中的符号失效了。编剧不蠢,那为什么还要加这场戏?所到底是效果的一种博弈。整个片子的第三幕要形成最后的高潮而且最后结尾落板要落在议会演讲结束后离开的一瞬间,意欲表示驱散了所有的黑暗,把入侵者挡在了门外,就不可能再依靠后面的时间点和事件点去寻找可供使用的高潮点了(你看又是一个因为框定了时间点而造成的自我设限)。于是乎,只能选择加一场对外阁的煽动的戏来撑起第三幕。但个人觉得效果不佳,不但没有很好地起到铺垫最后演说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最后演说的力道。
拍历史剧是不容易,受制于史实,而剧作者本身又在给自己加各种限制,如履薄冰再所难免。
“3”——影片剧本结构的精准
“3”算是自己让自己做的一个小作业吧。当然不是说只有这部电影才有三幕,而是说这部电影的情节设置上有好莱坞模式的精准。感谢小米手环让我能在不用点亮屏幕影响别人观影的前提下也能大致看了下每个情节点出现的时间。记录如下:
10分钟:前期铺垫、丘吉尔第一场戏完毕,建置了一个足够吸引人看下去的钩子。
25分钟:正式接受认命:承认挑战
35-40分钟:主角的第一个反角色动作,人物开始超出他原本轨迹——对民众说谎。
60分钟(影片1/2):会议,战还是合的高潮冲突,决定征集民用船只。
85分钟(接近第二幕结束):情绪最低点,也是影片的最高压力点。真正的《至暗时刻》
85-95分钟:回升,通过和女秘书、国王等的交流重新鼓起勇气面对挑战从而进入第三幕。

“2”——两种可以让作品更好的方向
这个最后再说吧。
“1”——一次完美的表演!一个完美的荧幕形象
本片最让人满意也最让人叫好的就是 加里·奥德曼 贡献的大师级的表演,从《LEON》开始迷上他,真是太有魅力了,某种程度上说《LEON》的成功其实是选角的成功,《LEON》中 加里·奥德曼 的角色其实并不是非常立体的,就是一个标准的反派设定,远没有小丑之类的在角色定位上就占据制高点。但是他硬是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这个角色成为了经典的反派。同样在本片中, 加里·奥德曼 用自己的声线,肢体让我们完全忘记了他这个演员的存在,而是复活出了一个丘吉尔,伟大的演出,伟大的表演。
“始终没有到来的0”以及“2”
看完本片给我的感受是有些失望的,总感觉在看到最高潮的时候虽然会被“NEVER”的喊声震慑会被挥舞的白手帕感动但是总觉得少些什么。就像在等待着火箭升空时,专注的等待着倒计时:“准备!5!4!3!2!1!”之后却迟迟等不到“0!”而是顽童般的开始给我数起了“0.9!、0.8!...”我一开始认为是结尾设置上出了问题后来仔细一想,才发现其实还是影片结构决定的。
而这就涉及到我觉得可能会让这部影片更出彩的两种方式当然这是很个人的观点,轻喷:
1.把镜头更多的集中到丘吉尔,毕竟目前来看影片中的情节点Ⅰ和情节点Ⅱ这重要的影响故事走向的点,设计的都是丘吉尔内心的变化。这样就别太去管其他视角了,最好也舍弃或至少削弱女秘书的角色。直接上来第一场戏不要通过女秘书引出“丘吉尔”包括后来战时内阁这个重要的丘吉尔工作场景也用女秘书来引入,又不是《帝国的毁灭》的结构,这么用欠妥,都改为直接切到丘吉尔和他的主观感受上。同时如果叙事集中在丘吉尔上最好也把时间线的限制放弃掉,我觉得其实从中间那次说谎的演讲作为开篇,然后再通过丘吉尔回忆自己获得首相之位,以及获得首相之位后的演讲,这种插叙模式可能会更好。
2.女秘书、首相夫人、国王和对手中挑一个,好好的作为第二主角完成建置,用《复制贝多芬》或者《国王的演讲》这种以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为辅线的模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单纯的以丘吉尔内心的变化为主线。这要求在第二主角建置上给更多的戏份。
ps:最后一场演讲戏为什么没像《国王的演讲》那样切到不同的民众?是为了保证演讲完整性?整个片子民众的形象都汇聚在了女秘书身上?其实民众的出场一直不是很充分,即使有地铁戏也没法弥补。





至暗时刻Darkest Hour(2017)

又名:黑暗对峙(港) / 最黑暗的时刻(台) / 至暗之时 / 黑暗时刻

上映日期:2017-12-01(中国大陆) / 2017-09-01(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8-01-12(英国)片长:125分钟

主演:加里·奥德曼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 莉莉·詹姆斯 / 本·门德尔森 / 斯蒂芬·迪兰 / 萨缪尔·韦斯特 / 汉娜·斯蒂尔 / 罗纳德·皮卡普 / 乔丹·沃勒 / 理查德·拉姆斯登 / 安娜·伯内特 / 尼古拉斯·琼斯 / 查理·帕尔默·罗斯韦尔 / 布赖恩·佩蒂福 / 菲利普·马丁·布朗 / 安杰莉克·琼 / 希尔顿·麦克雷 / 詹姆斯·伊莱斯 / 杰瑞米·查亚德 / 马汀·麦格 / 迈克尔·海登 / 迈克尔·博特 / 皮普·托伦斯 / 

导演:乔·赖特 / 编剧:安东尼·麦卡滕 Anthony McCarten

至暗时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