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尼的第二部长篇拍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如何堕落的故事,但很多人以为这部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我觉得实在是大大的错了。

为什么是理想主义而非女性主义?

确实这部电影可以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解释,女主角被动进入婚姻的牢笼,被丈夫限制拍电影的自由。当她以为这是婚姻的悲剧,重现“娜拉出走”时,却遇上了一个更加轻薄的情场浪子。直到她的自我真正觉醒,不再想要用自己的身体吸引男人时,她却被迫进入更深的漩涡。

这个电影工业原本就是凝视女性者的天堂,她没有更好的文艺片可以出演,只得再次进入以出卖色相为买点的艳俗商业片中。影片最后,女主角凝视要她微笑的照相机,她分明已经觉醒,却只能再度沉沦。

1.

表面上看,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主义电影,用女主角的沉沦抗议男权社会。

可是真这么回事吗?

虽然女主角一直在沉沦,可还有一个更可悲的男演员的遭遇被我们忽略了。他一心追求演技、致力成为真正的演员,可他成功了吗?

他没有,他仍然在艳俗商业片中打转,稍不注意影片剧本完全修改,稍不注意剧组停摆。可他还是要在这逼仄的空间中,实现自己演员的价值,他难道不比女主更加悲怆?

看似这是电影工业期盼女主角的沉沦,其实这种沉沦在男女演员中都在发生,这明显不是因为性别而造成的沉沦。

2.

女主丈夫对女主的安排真的有那么自私吗?

他是第一个让女主拍真正文艺片的导演,而且为她精心制作了一版《圣女贞德》,为这丈夫几乎把他的全部家产都赔进去。导演丈夫的爱虽然带有极强的占有欲,但你不能否认这是爱,不能觉得这是男权对女性的驯化,没有一个人是用全副家产来驯化女主的。

而当他真正要破产的那一刻,他都从不向女主吐露分毫,宁愿自己吞安眠药失去,也不想让女主拍摄必定要大卖的艳俗商业片。从这种意义上讲,男女主是相通的,他们都是爱情中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最后,女主才会说出那句话“也许到现在,只有他才懂我”。

正是因为男女主的爱情不是驯化,所以女主最后才会去向男主要角色。

但男主最后没有给女主角色,这不就意味着,他们的爱还是建立在女主臣服的基础上吗?

同样不是,男主没有给女主角色,同样也没有给小三角色,他给的是另一个美国女演员。男主不是因为女主的性别、婚姻、权力关系而拒绝给角色的,恰恰是根据女主的演技来拒绝的。

他们的爱也不是“煤气灯效应”。

3.

只有男大使和金字塔导演真正站在女主的对立面,他们都是女主从理想主义中受到挫败后选择的沉沦。爱情上,选择了明知是轻浮的情场浪子;事业上,选择了毫无深度的艳俗三级片。

他们的角色不因为都是男性就可理解为男权社会,而是从理想主义到功利主义的对照。

结尾女主面对刺目耀眼的商业闪光灯,不可抑制的哭了起来。

安东尼奥尼虽然同情女主角,但并不认可女主角的沉沦。男导演明显还爱女主,商业片中也还有希望。真正的道路导演早已给出,就是要在即使烂俗的影片中,修炼自己的演技,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导演真正可惜的,是理想主义者受挫后转向功利主义的选择,因为一切都还有机会。



不戴茶花的茶花女La signora senza camelie(1953)

又名:不戴茶花的女子(台) / The Lady Without Camelias

上映日期:1953-02-26(意大利)片长:101分钟

主演:露西娅·波塞 / 吉诺·塞尔维 / 安德烈·切齐 / 伊凡·德斯尼 / Monica Clay / 阿兰·居尼 / 安娜·卡纳 / 恩里科·格洛里 / Laura Tiberti / 奥斯卡·安德里亚尼 / 吉赛拉·索菲约 / 埃利奥·史坦纳 / Luisa Rivelli / Nino Dal Fabbro / 安东尼奥·阿夸 / Rita Giannuzzi / 莱拉·罗科 / 吉诺·罗西 / Xenia Valderi /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编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