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今天忽然在VeryCD上看到这部片子原声的下载。回想起来这是我在北大第一个学期看的一部片子,当时不知道“独立制片”为何物,现在想来其实是个很牛逼的事情,这部片子据说是大陆第一部通过审查,不挂厂标的独立制片,彩色胶片标准长度,好像花了50万(?)。如今只记得十几个场景了,印象里跟《向日葵》的感觉有点像,应该还是可以包含在第六代的脉络里的。
梁晓声那篇原著,一直想找来看却总是忙忙就忘了。那是2002年的冬天嗯,当时我对电影P都不懂。如今终于算是略懂了。想起这部片子不由的一阵“令人愉悦的忧伤”。
好吧我又在说胡话了……

——————————————————————
观众如是说:

——观众的感觉是不同的,但这部影片确实能打动人,因为它表现了人世间的爱。最感人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平淡的爱情。还有他们之间的默契。

——这类片子可能票房价值不大,但它是一种看过之后能留在记忆中的东西,能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引起观众心灵的感动。

——这部片子作为第一部独立电影的价值远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

——你们一定要相信观众的鉴赏能力。在浮躁、矫饰的今天,人们所追求的依然是真实的,美的东西。万事开头难,希望你们能够坚持。

——受感动的电影不一定是好电影。

——独立制片人一般有3种心态,1)玩味。2)时尚。3)个性的抒写。你们是哪种情况?
(答:把电影当作事业干。而不仅仅是玩味或是抒写个性。)

——其实结局的处理不够真实,给人一种虚幻的希望。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其实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

——那也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我们不能说让这个父亲和母亲一起创办一个企业白手起家,这样就能鼓励中国成千上万的下岗职工都去做企业家呀!

——我只想说两点:1)我的父亲是一个厂办主任。2)在我到北京上学前,我的父母在上车前真的拿出了一张存折,就是10万块钱。(全场热烈鼓掌)我希望有机会带着我女朋友来看,我想让她知道也许将来我们的爱情也会象这一样平平淡淡,我想与她一起分享我对父辈的那种爱。第二,我要和父母一起来看。我要让他们明白儿子是懂得他们的。

——在宣传的定位上应当是“百姓生活题材”而不是“首部独立电影”。这样无形中会疏远观众。很多人不会主动花钱看什么所谓的“独立电影”。

——这部电影如果看的浅,他会告诉你知足常乐,告诉你幸福的含义。看的深了就会看到国民性,人的追求等等。如果说雅俗共赏是一部好片子的标准,那这部《我最中意的雪天》就做到了。

导演、编剧如是说:

——(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这部小说很能打动人,小说本身的朴实造就了电影的朴实。我们喜欢这种有根基的东西。虽然影片的商业价值可能不会很大,包括在宣传上的待遇比一般商业片差很多。但我们还要坚持做一种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东西。

——独立制片不能和边缘题材画等号。它仅仅是一个运作形式。我们希望观众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片子上,而不是它的形式上。这种形式在国外很正常,在国内就尤其显眼,很困难。坦率的说,除了拍摄的40天之外,所有的时候都是困难的。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电影我们不应当去教大家怎么做,而是通过我们的镜头把我们喜欢的小说,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至于每个人应当怎样去生活,他自己都应该明白。影视作品其实不应该起到什么说教的作用。

——关于特点的问题,我觉得为什么年轻人拍一部电影观众们影评家们都关心他“有什么突破”,“对经典的手法有什么颠覆”。其实我觉得你的创新你的特点都要适合你所讲述的东西。如果这部片子不适合用新颖的手法而你硬要用的话只会毁掉作品。总之合适的手法要用在合适的地方。


(胤祥 录音并整理)

我最中意的雪天(2001)

又名:What a Snow Day

上映日期:2001(中国大陆)片长:91分钟

主演:马迎春 / 孙秀晨 / 

导演:孟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