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作啊少作,今天忽然刷到这儿了,贴出丢人现眼一下:


2006-09-18 14:22

片名:寻找保姆 Needing Naynya (2005)
导演:
拉利萨·萨迪洛娃 Larisa Sadilova
主演:
阿里克谢·马卡罗夫 Aleksei Makarov
罗莎·梁赞诺娃 Raisa Ryazanova
玛丽娜·祖巴诺娃 Marina Zubanova

大概是我今年在电影院里看的第五部电影吧。我其实还是喜欢在电脑上看电影,或者叫阅读电影,就像读书一样,随时可以翻回去。当然现在值得我翻回去看的电影越来越少了。所以在影院看确实也不错。不过这部片子看得十分痛苦,字幕不是贴片的而是在屏幕下方,将就着看吧。
胤祥评分:8(10)
从视听语言角度讲,这是一部风格很欧化的作品,导演偏好的长镜头和移动镜头,以及在单镜头内正反打的方式都很像达内兄弟的作品。大量的斯坦尼康的跟移、摇使得影片并不合适在近距离观看,习惯了稳定影像的人必然会头晕,比如我。但是这种风格我却很喜欢,它成功地提供了一个窥视者的角度,而且时刻提醒观众摄影机的存在。仔细想一想就会觉得比较有趣,在这么一个故事中,观众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另外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其中表现性的元素,所有观众记忆深刻的一个标志便是时时起降的飞机,噪音的大小,当时的天光以及云层的厚度都指称着保姆对这个家庭的介入和干扰。而还有一处很具有表现性的元素便是这所房子不停地在施工,这便可以理解成一种秩序的建立和对原有秩序的打破。在这样一种暗示之下,这个故事便看起来有趣了。
那么说文本。看到有评论说这部片子是在反映一种俄罗斯社会中的阶级对立。从这个角度讲当然可以,但我倾向于从控制和反控制这个角度来切入。保姆这个女人出于妒忌也好,出于报复也罢,其目的无非是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介入并控制这个家庭。她让小女孩离不开她,各种威逼利诱;她让女主人觉得她十分靠谱,除了装逼之外还利用小女孩来炫耀;她设计了男主人,拿住了他的把柄;她也设计了外籍劳工让他们被主人不信任,并不得不离开。这个女人真是阴毒,胜似李莫愁啊。难说警察来查护照那次不是她捅出去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动因,被男主人取笑或是妒忌这个家庭都可以,但是我还是觉得,是她本身的权力欲望在作祟。她想要的还是一种自己的秩序。
故事的进行方式是直线式的,没有倒叙插叙,这一点我非常喜欢。对保姆这个人的性格写的真是丰满。相较之下其他的人性格都很扁平。但是这一个人物写好了就够了。这个人物身上集中的符号确实多。比如俄罗斯中年妇女的视觉符号:肥硕的乳房和臀部,金色的短发,连衣裙;以及一个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可以出现的各种表现,还有便是一个外表拘谨却骨子里淫荡的女人应当具有的一些细微动作。导演是刻意地强化这些符号。开头平和的故事走到影片三分之二的地方开始急转直下,保姆的性格阴暗的层面逐渐被揭示,故事的调子开始变得阴郁,飞机的噪音越来越大而天空开始布满乌云。然后这个看来朴实诚恳的劳动妇女开始打扮,开始勾搭男人,直到最后挺着一张死人脸去勒索男主人——注意她的服装变化。这个女人心计太深。
那么是谁需要保姆?如果俄罗斯社会没有信仰危机,没有两级分化,那么这么阴毒的女人有机会么?她能如此行事是因为有土壤。且看看这一家男女两人过的是什么生活,两个人彼此如此的不信任;而另一面,女主人对自己孩子的态度也值得考量,你能把那种叫做爱么?无时无刻不在打电话,对孩子缺乏关心——你可以送到幼儿园去啊,为什么要请保姆?还是一种对于外人的不信任罢了。但是同时,她又轻信了保姆——对人的判断错误。而她请保姆的时候做出决定的却是她的女儿——她的智商和判断力哪里去了?她是一个好人没错,但她缺乏的是耐心和判断力。
看来是俄罗斯这个社会需要保姆。他们太久太久没有获得信任和爱了。于是滥用,于是缺乏思考。但是回头看看中国不也是这样?所以我太理解导演需要这样一个无言的结尾。外籍劳工和小女孩之间的那种爱——那才是应当被珍惜,却被中伤、践踏和遗弃的爱。

寻找保姆(2005)

又名:Needing a Nanny / Babysitter Required(working title) / Needing Nyanya / Trebuetsya Nyanya / 女佣

上映日期:2005

主演:Marina Zubanova Alexei Makarov Victoria Isakova Ira Shipova Raisa Ryazanova 

导演:Larisa Sadilova

寻找保姆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