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引用于纪录片里希拉里的顾问对她的评价。我曾想,她是不是生不逢时呢,如果是中年时的她去竞选,是不是真的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后来,我明白了,其实是有远见的她引领构建了现在的新时代。

2016年的大选

Ronny Chieng在他的Netflix special里开玩笑的说,2016年来到美国的他希望看到的是奥巴马的美国,结果看到的是特朗普的美国。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来到美国?仔细想想,诚然是被奥巴马领导下的精英式的理想美国价值观所吸引。我的一个好朋友也因为志愿帮助奥巴马的08年竞选团队而选择离开加州湾区转去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就读。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场历史性的大选,但足见当时奥巴马的理念与千禧一代的契合。

而08年的竞选也其实已经为希拉里16年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大多希拉里的支持者是中老年女性和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大部分的年轻人对于希拉里更多的是不信任。从80年代成为阿肯色州的第一夫人,90年代的美国第一夫人,21世纪初的纽约州参议院到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不伦性别,希拉里代表的是老牌精英政治家。在2016年的美国,因为科技行业的新兴而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因为学生贷款的负重而使得越来越少的美国青年选择继续大学深造,因为奥巴马的平等和平治国理念而积攒了更多的保守右派的不满。这些种种社会问题,在美国民众看来,几十年在政坛打滚的政治家希拉里似乎并不能够给他们带来改变的希望。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看这部记录片时,很多人会更多的敬佩年轻时的希拉里。她其实和年轻时一样,冷静清醒,心智强大,可是青中年时的她,没有政治历史的负担,代表的是那个时代进步的声音。她在纪录片的结尾引用了美国女权主义者Estelle Ramey的名言,"I loved and have been loved. And the rest is background music." 不禁令人唏嘘,不经意间,她所谱写的时代背景音乐已经成为年代金曲,而不被现世人所传唱了。

女权主义

什么是女权主义?去年回国时,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新概念,“田园女权”。当时的我一脸茫然的听着他的不屑。在知乎找到这个概念的解释后,我想这应该叫霸权吧。女权主义的根本是平等,是将女性从第二性的桎梏里解放出来。而从A点走向B点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交杂的思想。社会进步改革的路,本来就不是不是康庄大道,更多的是一条黑色隧道。带领着大家往前走的先驱们也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光亮的终点。面对始料未及的困难,她们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而比尔克林顿的出轨正是一道关卡。全世界的人都看着希拉里,第一夫人,政府关要,女权主义者,会如何处理这次的背叛。她选择了守护家庭。很多女性,尤其是进步年轻女性觉得她做了错误的表率。她容忍了男性对女性的背叛,默认了这个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占有。纪录片里,希拉里的好友说到,如果这两个人不是相爱的,那么一切都很好解决了。那是上世纪90年代,而就算放在三十年后的现如今,我置身处地,也不知道会作何选择。

可是这并不能抹去希拉里为女性做的表率。她是勇敢的,坦诚的,更是坚强的。也许年复一年的政治磨练,让她学会了如何隐藏情绪,让很多人感不到她的恳切。可也许,那是她为了往前走而必须懂得的技能,虽然她也付出了失去个人魅力的代价。回看青中年的她,谁能说感受不到那股强劲的生命力和亲和力呢?



希拉里Hillary(2020)

主演: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 比尔·克林顿 / 

导演:纳内特·波斯特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