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拉斯冯特里尔最近的黑暗中的舞者,狗镇,反基督者再来看这部电影自然就有了前车之鉴,知道拉斯冯特里尔的风格和偏好,拉大师果然是早年就非同凡响,能拍出破浪这样无可挑剔的作品。

电影的剧情不用太多的介绍,一个相信是自己对上帝和爱情的虔诚的信仰才获得丈夫的妻子,突然接到了丈夫因意外事故而即将面临全身瘫痪的噩耗。她却丝毫没有动摇对爱情的信仰和忠贞,甚至当躺在病床上的丈夫为她考虑而说出的谎言——让她去找情人和别人做爱再讲给他听就能让他获得新生——都全盘接受,毫无杂念。

于是,整个故事的悲剧就因此而起,当然了,从新婚到分别时她的疯狂的反应就已初现了悲剧的端倪。她为了她的信仰而不断地搜索她的做爱对象,从照顾她丈夫的医生到公车上的老人,直到最后的船上的黑社会老大。她会因为相信了躺在床上的丈夫的一句气话而穿成妓女的模样,她会把丈夫的一点点好转都看作是自己的努力结果。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她因这种无法被别人理解和接受的行为而付出了代价,直至付出了生命——第一次去黑帮老大的船上当妓女反抗而走,第二次还去,终于被百般蹂躏致死。她被神父视为罪人,被法官和别人视为因丈夫残疾而又过强性欲的精神病人,被孩子当做妓女取笑,被母亲赶出家门。

到了最后,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她死去以后,她的丈夫竟然终于病情好转,站了起来,为她进行了最后的葬礼。在葬礼的第二天,天空中响起了钟声,似乎是在昭示着爱情和信仰的胜利和祷告。

看到此处,绝大多数的人的第一反应会是把这部电影当成一个令人有些许遗憾而又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一个有些神经质有些偏执有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忠诚的妻子的自传。不过稍微拉大师有点理解的人应该知道大师从来就不屑于对什么爱情信仰进行歌颂,更无心去编织什么浪漫幻想,整部电影皆为之前气氛极其压抑和诡异,一开始的婚礼上的人物微妙的举止和表情就已经买下了伏笔。拉大师用了一种最真实的电影语言——晃动的记录风格的镜头,大特写,自然光,无背景音,也就是Dogma95 的规则——颠覆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信仰和信念。
古往今来的宗教教义、道德准则无非是用爱与善来标榜自己自以为是的美德和优越。在剧中一次又一次的教堂内的主教用最正式最严肃的语气讲述着对上帝的忠诚,对信仰的虔诚,最后却一次次地把真正坚贞的人归类为罪人。

更为可怕的是,剧中没有一个坏人,甚至剧中几乎全是善人,从医生、都都、母亲到丈夫,都有他们感性的让人动容的一面。但是,整个电影又隐含了巨大的悲剧与不幸,一个女人因为偏执的无知的爱而最终付出了生命。是啊,人类社会的罪恶究竟渊源于哪里,这是古典主义永远也没有解决甚至都不被触碰的命题,在《悲惨世界》中,我们只会看到善人那内心的与恶的斗争,却无法得知恶人的根深蒂固的恶的源头。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绝对的善与恶吗?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可以看做是近乎纯粹的善,最终却被主教们看作是一个罪人。导演的结尾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慰藉,真正的电影黄金时间应该存在于章与章之间的衔接处,在一种毫无相关的乡村歌曲映衬着风景画的过场中, 观众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去重新审视那些脑中已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观点。真爱真的能战胜一切么?总为他人考虑真的会让世界更好么?拉大师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更多为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感性留下了一个活动空间,用一个悲剧让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这,才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1996)

又名:爱情中不能承受的痛(港) / 破浪而出(台)

上映日期:1996-05-03(戛纳电影节) / 1996-07-05(丹麦)片长:159分钟

主演: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凯特琳·卡特利吉 Katrin Cartlidge/让-马克·巴尔 Jean-Marc Barr/阿德里安·劳林斯 Adrian Rawlins/Jonathan Hackett/Sandra Voe/乌多·奇尔 Udo Kier/Mikkel Gaup/Roef Ragas/Phil McCall/Robert Robertson/Desmond Reilly/Sarah Gudgeon/芬利·威尔士 Finlay Welsh

导演:拉斯·冯·提尔 Lars von Trier编剧:拉斯·冯·提尔 Lars von Trier/彼得·阿斯穆森 Peter Asmussen

破浪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