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闹哄哄的《阿科波罗歌舞团》后在看这个片子犹如一道清风,从而间接扰乱了我对此片的直观感受。单独观看的话,这个片子并没有我昨天的感觉那么好。

连着看俩片挺难受,资料馆灯亮的太猛,我差点儿晕在那儿。实际上我并没有看懂这个片子,今天睡一觉起来也忘得差不多了。如果是根据史实改编,那么基于基础之上导演并不大容易发挥自己的创作意图。同性恋?我看到影片前期的游泳场面是感受如此。但似乎这条线又渐渐淡下去,就算后面德黑兰女人的出现也只是让我觉得同性恋只是很少一部分,很不明确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在谈论旅途的时候不得不触及孤独。

我很期望可以做这样一个旅途,从苏黎世到喀布尔,穿越两个世界,就两个人,没有谎话。当然我是说两个女性,我认为两个女性之间的世界微妙于任何事物。我承认我是个从不说谎却总是意图以言语和动作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我背负了太多东西。我想看看这种旅途于我是否是一个心理上的挑战,我很慢热,我想让我的情绪真实起来,就在那个旅途中间。

怀特说:“自由是唯一你不给予他人,自己便也没有的东西。”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去侵犯他人的领地,再完美的友谊我想也应该存在一个明显的界限。如同片中两个对立的女性,一个女人总是想去侵犯另一个,可另一个总是在压抑掩饰退缩。这其中道理我说不清楚,但我很高兴女性友谊能发生在一个如此纯粹的环境中。友谊在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干扰下,是否能够真实。我们目的不同,但心都是一样的孤独,怎样都交汇不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真心以对。其实我们都知道最好的捷径是回头,可是我们谁都不愿意妥协它。

抒情完毕。

说这个电影。我以前没有接触多少德国片瑞士片,因为我觉得艺术应该为拉丁人种所擅长。我没有查证导演是哪里人,但是我很佩服——这部影片有相当出色的节奏,十分平稳,叙事简洁。公路片一站一站的结构使得观影者保持相当明了的逻辑。镜头的缓慢移动和远景、特写的交替剪接从大环境上凸现了人物情绪及错综情感。这种感觉不是一阵热,而是慢慢显现以至贯通整片,我十分喜欢被情绪推着走而不是被情节,就好比我十分崇拜的《蓝色》。大部分影片拍摄于沙漠,构图很空旷,橘黄色的温暖色调反衬出人物内心孤独。沙漠那么洁净纯粹,我很怀疑友谊之花能否长久不败。我很喜欢那个镜头,从车后窗望去,两头骆驼越拉越远,好像我们丢掉了什么,又好象我们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很好,我还是没看明白,越说越不明白啊。

阿富汗之旅Reise nach Kafiristan, Die(2001)

上映日期:2001-10-21片长:101分钟

主演:Jeanette Hain/Nina Petri

导演:Donatello Dubini/Fosco Dubini编剧:Donatello Dubini/Fosco Dubini